赵旭还没正式管理朝政,官家只是让他说一下自己的想法,赵旭表示要与西夏开战,最好将西夏打服。
官家视线扫向赵旭,赵旭性格坚韧,对文臣、武臣没有过多的看法,主张是平衡之道。
“你的想法有些可取,但西夏兵强马盛,大宋许不是对手,况且要是开战,边疆的百姓生灵涂炭,现不是开战的好时机。”官家不赞同开战。
庆历年间,他不是没打过,但没打赢,又与西夏签订了条约,今又开战,不知能不能打赢?
官家召集了多位朝中重臣,来福宁殿议事,赵旭在一旁听着,听着文臣纷纷不支持开战,只是一味的求和,官家本来也不想开战,如今只能与西夏议和了。
赵旭一回到东宫,皱着小脸,感叹一句,这大宋真是软弱无力,阿娘说得对,朝堂上文臣的数量多过武臣,爹爹又重用文臣,导致武臣的地位降低,能拉出来打仗都没几个。
等他掌权后,一定要文武平衡,手里要握着兵权,一定要将燕云十六州夺回来。
……
日子平平淡淡中度过,赵旭成为太子后,前朝后宫一直有人使绊子,后宫有林意棠的人帮忙,前朝有林景涯帮忙,倒是没出大的纰漏。
倒是林意棠被封为贵妃,为后宫第一人,苗贤妃封为淑妃,荣娘子没有进封,一些为官家诞下过孩子的嫔妃,纷纷被进封,倒突出荣娘子来。
荣娘子当然不服气,她为官家诞下过一个儿子,只可惜她的赵昭去世得早,没想到被官家忘记了。
毕竟官家五十一岁了就这一个儿子,虽后宫这几年,也没人怀有身孕。
官家就算现在再有一个儿子,赵旭的太子之位依旧稳固,毕竟是唯一长成的太子。
嘉佑五年,后宫的周娘子传出怀有一个月的身孕,时隔多年,后宫再一次有嫔妃传出身孕,官家晋周娘子为贤妃。
十一月,周贤妃诞下一位小公主,官家虽可惜不是一个儿子,但后宫多年没子嗣诞生,官家对于小公主的诞生很欢喜,封为庆寿公主。
永宁殿,林意棠与官家一起用午膳,赵旭在东宫用膳,赵徽月年纪不小了,如今在女夫子和嬷嬷的教导下,学习治理内宅的事务,午膳不会回永宁殿吃。
难得的两人时光,官家年纪渐大,前段时间还大病了一场,让赵旭监国,断断续续病了快两个月才好。
“朕让张茂则去查了林家主家的人,前朝,景涯帮了朕大忙,朕要奖赏林家,特赐免林家的罪。”官家徐徐说道。
林意棠脸上的笑意差点维持不住,不雅地翻了一个白眼,但想到自己之前的准备,放心笑了一下。
她发迹后,记得林家当年对原主和林景涯的冷漠,她暗中调查了记忆中的那两个嫡母的哥哥,得知是两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就没有他们不干过的坏事。
林意棠自然内心无负担将两个哥哥送下去了,只有原主的父亲,早就去世了,嫡母不知卖到了哪里。
林意棠拿起手帕擦了擦眼泪,又哽咽:“臣妾多谢官家,臣妾自从诞下两个孩子后,明白了骨肉亲情,暗地里一直偷偷找亲人,但时刻多年,臣妾一直一无所获,要是有官家的帮忙,臣妾也能早一点与亲人相聚。”
好话谁不会说,官家年纪大了,愈发仁慈了,对那些罪臣越发宽仁,导致他们没有了底线,只为自己的利益。
官家又递给林意棠一张干净的手帕,欣慰点点头,意棠一直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女子。
但岐国公主怎么不知体谅他的心,一直和李玮闹笑话,还将一个小太监养在身前,完全没有对李家的尊重。
李家是他的母族,他的生母,生前没享受过荣华富贵,他只是想惠泽李家,惠泽他的生母,有什么错,为什么体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