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薛宝钗站在蘅芜苑的窗前,望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打湿了院中的海棠。她手中摩挲着那枚金锁,冰凉的金属已被她的体温捂热。“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八个字她早已烂熟于心。

“姑娘,太太请您过去一趟。”莺儿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宝钗微微颔首,将金锁仔细地收进贴身的衣袋里。她知道母亲为何找她。这几日荣国府里暗流涌动,关于宝玉婚事的传言愈演愈烈,就连洒扫的小丫鬟都在窃窃私语。

走在通往母亲住处的回廊上,宝钗的面容平静如水,内心却已百转千回。她想起七年前初入荣国府时的情景,那时她刚随母亲和哥哥从金陵来到京城,暂住在荣国府的梨香院。

那日她第一次见到宝玉,少年眉目如画,项上挂着那块闻名遐迩的通灵宝玉。当宝玉好奇地问起她金锁的事时,她母亲薛姨妈当即笑道:“这金锁是个和尚给的,说必须找个有玉的人配。”

宝钗当时垂眸不语,脸上飞起两朵红云,心中却已了然。从那时起,“金玉良缘”的说法便在荣国府里悄然传开。

“宝丫头,你来了。”薛姨妈见女儿进来,忙招手让她坐到身边。

宝钗行礼后优雅落座,目光平静地望向母亲:“母亲找女儿有何事?”

薛姨妈压低声音:“方才你姨妈来过,说起宝玉的婚事...”她顿了顿,仔细观察女儿的反应。

宝钗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浮沫,动作从容不迫:“宝玉与林妹妹感情深厚,这是府里人人皆知的事。”

“傻孩子!”薛姨妈急道,“那林姑娘病怏怏的,如何能当得起荣国府二奶奶的重任?你姨妈的意思,是想亲上加亲。”

宝钗抿了一口茶,不语。她早知道会有这一天。王夫人近年来对黛玉越发不满,认为她体弱多病又性情乖张,不是宝玉良配。而薛家虽然表面风光,内里却早已败落,哥哥薛蟠不成器,家族复兴的希望全系于她一身。

“你倒是说句话呀!”薛姨妈催促道,“这门亲事,你愿是不愿?”

宝钗放下茶盏,目光清明:“母亲,此事关乎宝玉终身幸福,也关系两府声誉,须得从长计议。”

薛姨妈叹了口气:“我的儿,你总是这般稳重。可你知道吗?老太太虽然疼黛玉,但近日也松了口风,说宝玉的婚事该定了。你姨妈已暗中打点,只等时机成熟。”

宝钗垂眸,长睫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她想起那日在芍药栏边无意听到宝玉对黛玉的誓言:“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当时她手中的团扇险些落地,却还是悄无声息地退开了。

“宝丫头,”薛姨妈握住女儿的手,“你素来最有主意,此事你怎么想?”

宝钗抬起眼,目光坚定:“若真如此,须得妥善安排,免得伤了和气。”

薛姨妈会意,眼中闪过欣慰之色。她知女儿这是同意了。

几日后,园中忽然风波乍起。王夫人下令抄检大观园,一时间人心惶惶。宝钗第一时间向李纨辞行,说要回家照顾母亲。她收拾行装时动作利落,心中明镜似的:这是姨妈在清扫障碍,为宝玉婚事铺路。

离园那日,宝玉来送她。少年眉宇间带着忧色:“宝姐姐这一去,不知何时再回来?”

宝钗温言道:“家中母亲需要照料,哥哥又常不在家,我且回去住些时日。你们好生保重。”

她目光掠过宝玉项上的通灵宝玉,心中微动。那玉上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她金锁上的字恰成一对。这难道不是天意?

回到家中,宝钗并未闲着。她协助母亲打理家事,暗中留意荣国府动静。薛姨妈常去王府与王夫人密谈,回来后总会向女儿透露一二。

“老太太还是偏向林姑娘,但你姨妈说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老太太最终也得让步。”一日,薛姨妈从王府回来,对女儿如是说。

宝钗正在绣一架屏风,闻言针线不停:“林妹妹身子越发不好了,前儿听说又咳了血。”

薛姨妈会意:“正是呢!这般病体,如何能主持中馈?你姨妈忧心得很。”

宝钗不语,心中却明镜似的。王夫人这是铁了心要拆散宝黛二人了。

不久后,紫鹃悄悄来薛家找宝钗。那丫鬟眼睛红肿,一见宝钗就跪下了:“薛姑娘,求您救救我们姑娘吧!府里都在传宝二爷要娶您,我们姑娘听了这话,病得更重了。”

宝钗忙扶起紫鹃,温言道:“快别听那些闲言碎语。宝玉与林妹妹自小一处长大,情分非比寻常。这些传言,必是有人嚼舌根。”

紫鹃泣道:“可是连琏二奶奶屋里的平儿都这么说,说是太太和姨太太已经议定了...”

宝钗心中一凛,面上却不露声色:“好丫头,你且回去好生伺候林姑娘。我这就去和母亲说,定要澄清这些谣言。”

送走紫鹃后,宝钗在窗前立了许久。她知紫鹃所言不虚,婚事确实已经议定。那日母亲给她看过一纸婚书,只等择吉日下聘。

她取出金锁,在手中细细摩挲。这金锁困住的,何止是她的命运?

几日后,薛姨妈带来消息:宝玉得知要娶宝钗,大闹了一场,甚至说要出家当和尚。王夫人无法,只得与薛姨妈商议出一条“掉包计”——对外宣称宝玉要娶的是黛玉,待拜堂时再换新人。

“这...恐怕不妥。”宝钗第一次明确表示反对,“如此一来,岂不是欺瞒了宝玉,也辜负了林妹妹?”

薛姨妈叹道:“我的儿,难道你愿意看这桩姻缘就此作罢?你哥哥前日又惹了祸事,若非你姨父在朝中周旋,只怕又要吃官司。咱们薛家,如今全指望你了。”

宝钗默然。她想起那不成器的哥哥,想起日渐衰落的家业,想起母亲日渐斑白的鬓发。她自幼被教导要以家族为重,如今正是她承担责任的时候。

“况且,”薛姨妈又道,“那林姑娘的病已是油尽灯枯,就算没有这桩婚事,也熬不过这个冬天了。你嫁过去,好生照料宝玉,相夫教子,岂不是两全其美?”

宝钗终是点了点头。

婚期定下后,宝钗开始准备嫁衣。她亲自挑选料子,设计花样,一针一线皆出自她手。莺儿见她日夜赶工,不禁劝道:“姑娘何必亲自动手?这些活儿交给绣娘便是。”

宝钗摇头:“婚姻大事,岂可假手他人?”

她绣的是一对鸳鸯戏水,针脚细密,栩栩如生。只有她自己知道,每绣一针,她心中的忐忑便多一分。她不时听说宝玉为这婚事闹得厉害,甚至病了一场;又听说黛玉病重不起,医药罔效。

大婚前三日,宝钗去探望黛玉。潇湘馆中药气弥漫,黛玉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见宝钗来,强撑着要起身。

宝钗忙按住她:“妹妹快别起来,好生躺着。”

黛玉咳嗽一阵,苦笑道:“宝姐姐大喜了。”

宝钗心中一刺,面上却温婉如常:“妹妹说哪里话。你好好养病,等身子好了,咱们还在一处作诗论画。”

黛玉目光幽幽地看着她:“宝姐姐,你我都明白,不必说这些场面话。我只问你一句:你可知道宝玉的心意?”

宝钗垂眸:“宝玉的心意,我如何不知?只是世事难两全,有些缘分,强求不得。”

黛玉长叹一声,不再说话。

宝钗起身告辞时,黛玉忽然道:“那金锁,终究是锁住了你。”

宝钗怔在原地,回头见黛玉已闭目不语,只得默默退出。

大婚当日,荣国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宝钗凤冠霞帔,端坐镜前由人梳妆。薛姨妈亲自为她戴上那枚金锁,泣道:“我的儿,今日出嫁,便是贾家的人了。往后相夫教子,光耀门楣,全看你的了。”

宝钗看着镜中的自己,面如桃花,眸若秋水,却莫名觉得陌生。

吉时已到,喜乐喧天。宝钗蒙着红盖头,由人搀扶着走向礼堂。她知礼堂那端的新郎以为迎娶的是黛玉,心中不禁一阵抽痛。

拜堂时,宝玉的手冰凉,动作僵硬。宝钗心中五味杂陈,却仍稳稳地行完大礼。礼成那刻,她听见远处隐约传来哭声,心中猛地一沉。

新房中,宝玉颤抖着手掀开盖头,见到宝钗的瞬间,面色骤变:“怎么是你?林妹妹呢?”

宝钗平静地看着他:“二爷莫惊,此事容后细说。”

宝玉踉跄后退,忽地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是夜,荣国府乱作一团。宝玉昏迷不醒,贾母气得病倒,而更坏的消息传来:黛玉在宝玉拜堂时呕血而亡,香消玉殒。

宝钗独坐新房,望着红烛垂泪。莺儿匆匆进来,低声道:“姑娘,林姑娘没了。”

宝钗手中金锁落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她终是得到了这桩姻缘,却也永远地失去了什么。

三个月后,宝玉苏醒过来,却似变了个人。他不再谈诗论画,也不与人说笑,终日对着窗外发呆。

宝钗悉心照料,无微不至。她试图与宝玉谈论诗词,宝玉却总是不应;她亲手熬制参汤,宝玉往往原封不动。

一日,宝玉忽然道:“你那金锁呢?”

宝钗忙取出金锁递给他。宝玉摩挲着上面的字迹,喃喃道:“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可是宝姐姐,我的心已经随林妹妹去了,再也要不回来了。”

宝钗泪如雨下:“我知道。我不求你的心,只求能陪伴你左右。”

宝玉长叹一声,将金锁还给她:“这金锁锁住的,何止你一人?”

翌年春天,宝玉留下一纸书信,出家为僧。信中只写着一句话:“尘缘已尽,各奔前程。”

宝钗握着那纸书信,在窗前坐了一夜。清晨时分,她取出金锁,想要扔掉,终是不舍。

多年后,荣国府败落,众人离散。宝钗独守空房,抚养宝玉留下的遗腹子。每当夜深人静,她便会取出那枚金锁,摩挲着上面的字迹。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她轻声念着,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这金锁锁住的,是她的一生。而她早知道会如此,却还是选择了这条路。

时光荏苒,宝钗的儿子渐渐长大,聪慧懂事,很有当年宝玉的风采。这让宝钗在孤寂的生活中多了几分慰藉。一日,儿子拿着一本破旧的诗集跑过来,兴奋地说:“母亲,我在旧书堆里找到这个,里面的诗写得真好。”

宝钗接过诗集,翻开看到熟悉的字迹,竟是黛玉所写。那些诗句如同一把把利刃,再次刺痛她的心。她想起往昔与黛玉的点点滴滴,那些小摩擦,那些诗酒作乐的日子。夜里,宝钗梦到了黛玉。梦中的黛玉还是那般娇弱,却笑着对她说:“宝姐姐,过去的都过去了,莫要再执着。”醒来后,宝钗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豁然开朗。她明白,人生就像一场梦,该放下的终究要放下。此后,宝钗不再沉浸于过往的悲伤,她用心教导儿子,也开始为自己而活。那枚金锁,她依旧珍藏着,但不再是束缚,而是一段回忆的见证。多年后,儿子科举高中,光宗耀祖。而宝钗,也在平静与释然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在宝钗离世后,那枚金锁随着她的遗物流传了下来。多年后的一个春日,一位年轻的书生偶然间得到了这枚金锁。他对金锁上的字迹十分好奇,四处打听关于它的故事。

终于,在一位老者的口中,他知晓了宝钗、宝玉和黛玉之间那段凄美的爱情悲剧。书生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决定将这段往事写成一本书。他日夜伏案,将自己的感悟与想象融入其中,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荣国府的繁华与衰落,以及三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书成之后,在坊间广为流传,引得无数人唏嘘感叹。而那枚金锁,也成为了这段传奇故事的象征,它仿佛带着宝钗的灵魂,继续向世人诉说着那段被时光尘封的爱恨情仇,让后人在品味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无奈与悲哀。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