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涿郡太守府内,一老一小两人坐在茶桌前正喝着茶,茶桌上竟然摆放着一张整个大汉的舆图。

“父亲,为何您还不去南阳上任啊?”

“不急,南阳那边应该也待不了多久的,等那批木材准备好了,咱们再启程也不迟。对了,最近有大哥二哥和四弟的消息嘛?”

“四弟已经到洛阳和大哥二哥汇合了,大哥现在已经升至羽林校尉一职了,四弟在大哥的保荐下,就任了奉车都尉一职,二哥那边也已经御史院,不过具体职位还没有安排下来。”

“瑁儿,你有没有后悔留在为父身边,没有像你的兄长和弟弟那样已经小有成就了?”

“父亲你说笑了,孩儿能够一直侍奉在您左右,才是最大的成就,这样兄长和四弟,也才能放心在外闯荡啊!”

“哈哈哈!瑁儿,为父知道这并不全是你的真心话,但你能这样说,为父还是很高兴的、”

“父亲,孩儿真的是这么想的!”

“无妨!自古好男儿志在四方,当年为父及冠后,也是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家,出门闯荡了,才有幸遇到我的恩师祝公,也是在恩师的照拂下,才进入了仕途。

咱们说是皇室宗亲,可自高祖立汉至今日,已经四百余年,刘姓宗亲起止千人,就咱们祖上,跟光武帝都出了五服了,更何况咱们与当今天子,也就是咱们这一脉在宗谱上还有名可查。

所以瑁儿你要记住,咱们家能有如今的境遇,并不是靠着皇室宗亲的身份,而是靠着我们自己的努力取得的。”

“父亲,孩儿会谨记在心的!”

“我大汉自高祖以来,起起落落,经历过文景之治,也遭遇过王莽篡汉,再到光武复国,这又转眼快两百年了,又将是一个新的轮回了。”

“父亲你的意思是?”

“去年的黄巾之乱,已经是一个预兆了?如今宦官当道,外戚弄权,这才刚刚平息民变,竟然又加田赋,哎!听闻西北那边已经乱起来了,这中原又将不安宁了。

南阳郡虽经去年黄巾之乱后,朝廷更为重视,屯兵和驻防要比其他地方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不过为父还是觉得洛阳会更安全些,想来等这批木材送回洛阳后,为父的事应该也就能办妥了。”

“父亲你是说回洛阳就任宗正一职嘛?”

“嗯!这样我们一家子也可以在洛阳团聚了,不过这也只是个过渡罢了,其实为父并不想过于接近中枢,那里才是是非之地。

目前时局不明的情况下,那里却是相对最安全之所在,瑁儿,如果让你选一州之地,作为以后安身立命,以待时机之处,你会选择哪里?”

老人指向桌上的舆图,对年轻人示意道,年轻人立刻认真的看起了舆图思考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年轻人用手在舆图上的两个地方点了点。

“父亲,孩儿觉得这两州之地都可以考虑。”

“嗯!交州和益州嘛?”

老人看向舆图上的交州和益州所在,陷入了沉思中,年轻人也没再说话,书房顿时变得落针可闻。

这一老一小,正是汉末群雄之一的刘焉和他的三儿子刘瑁。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后裔。东汉时期宗室官员、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这时的刘焉已经五十多岁了,如果不算刘岱的话,刘焉应该汉末群雄中退场最早的人了,194年,刘焉不得已迁州治到成都后,因为伤心死去的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又担忧灾祸,不久便发背疮而死。

相对来说他的儿子刘璋,在汉末三国这段历史中留下的笔墨更多一些,但如果说到影响,刘焉提出的“废史立牧”的建议,才是真正加速了汉朝的灭亡。

其实刘焉在四个儿子里面最喜欢的三儿子刘瑁,一直到入主益州,都将其带在身边。

这可不是凭空猜测的,最好的佐证就是刘焉给刘瑁娶的老婆吴氏,从吴氏这来说,刘瑁和皇叔刘备还能牵扯上关系,刘瑁的老婆吴氏,可是后来的穆皇后。

吴氏,乃是陈留人吴懿的妹妹,吴懿与刘焉有旧交,也是最早跟随刘焉的将领之一,刘焉听相面者说吴氏有大贵之相母仪天下之姿,于是为儿子刘瑁迎娶吴氏,可以看得出刘焉是非常看重这个三儿子刘瑁的。

不得不说这看相的人看得还挺准,就是当时刘焉没让人家给他儿子看看相,老婆是有母仪天下之姿,可惜他儿子刘瑁却没有当皇帝的命,哪怕刘焉死后,刘瑁都没有接替他的益州牧的位子。

至于为什么会是刘璋接任了益州牧的位子,想来应该还是因为刘璋的性格懦弱,比较好掌控,而刘瑁娶了吴氏,那就是和吴懿等外来势力一条心的,益州的本土势力必然不会支持刘瑁上位。

想来如果真的是刘瑁接任了益州牧,这么多年在刘焉身旁的言传身教,后面刘备想入主益州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时的刘焉对局势就应该已经有所判断,不过野心应该还处于萌芽阶段。

…………

安喜县往南的官道上,三匹快马正向南疾驰着。

“大哥,刚才就该宰了那个狗屁督邮,只抽了那两百来鞭子一点都不过瘾,”其中一匹马上,一个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汉子,声若巨雷的说道。

“三弟,某要再说了,为兄也是一时气不过,这抽几鞭子尚可,真要杀了那个督邮,我们兄弟三人真的要亡命天下了!”跑在最前面马上的男子,回首对那汉子说道。

“大哥,那咱们接下来要去往何处?”位于中间马上,身长九尺有余,面如重枣,一双丹凤眼,留着二尺长髯,头戴绿帽的壮汉问道。

“先向南,暂时远离这安喜县再做打算,我们兄弟三人是从涿郡从来的,想来会往北追查我们。”为首的男子说道。

这正在逃亡的三人身份不难猜到,正是刘关张三兄弟。之前朝廷对镇压黄巾有功之人论功行赏,虽然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可惜中山靖王是出了名的子孙后代多,所以刘备三兄弟,并没有受到重视,默认三人皆是白身,最后也只给刘备封了一个安喜县县尉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县公安局长。

听起来还不错,毕竟县公安局长,在后世怎么说也是正科级了,在后世有些人体制内混了一辈子,能混个正科退休也不算太差了。

不过这时候的县里,并不会只有一个县尉,一般要看县的大小,最多时会有四五个县尉,通常也有两个县尉。

刘备三兄弟,虽然多少有些失望,但也算从此步入仕途了,更不要说像关二爷这种之前有官司在身的,也算是洗白上岸了,所以三兄弟在岗位上还是做得兢兢业业的。

可惜这时,往往踏实肯干的没有背景的外来户,会不知不觉间,触动到本地官吏的利益,这不刘关张三兄弟,秉公处理了当地一个乡绅纵奴行凶的案子后,被人家记恨上了。

正好朝廷有令:“如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精选淘汰。”,那乡绅家就给负责此事的郡中督邮使了银钱。

这督邮就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手下人还对刘备极尽嘲讽,嘲讽其总是自称皇室宗亲,臭不要脸,刘备怀恨在心,将督邮捆绑起来鞭打两百下后,与关羽、张飞弃官而逃了。

也许此时的刘备还不会想到,他们三兄弟在这汉末乱世会成为一方霸主,在华夏历史中留下浓重的一笔,当然这是正常的历史进程下,而在这个时空下,刘关张三兄弟又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