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胡流英不是多听话的小孩。
胡流英的亲爸是个叛逆分子,娶了她妈,两人是村里出了名的懒人,所以生孩子也懒得生,只生了一个。
就一个姑娘,夫妻俩本来也不是什么正经人,自然也不用什么常规办法教孩子什么东西,就一个字:宠。
往死里宠!
那是要星星不给月亮,今天就算是身上仅剩下最后几块钱,要花一个月,夫妻俩也会因为孩子一句想吃就把钱全买了肉。
但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胡流英一边被宠得任性娇蛮,一边因为条件不好,整个人瘦巴巴的,瞧着又倔强又可怜。
胡二叔孩子生得晚多了,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胡奶奶就只有胡流英这么一个孙辈,就算不是孙子,也疼爱得不得了。
即便是后来一场大火烧掉了屋子,胡流英的亲爸亲妈都死在火灾里,她失去了双亲,但有着奶奶在宠,也丝毫没能收敛性子。
胡奶奶去世后,胡流英知道没人再会惯着她,但她也绝对不想委屈自己,所以整个人沉默又倔强,只要对她没好处的通通不理,有好处一个劲硬要。
一度让胡二叔很头疼。
胡二婶更是不喜欢这个叛逆又不听话的孩子。
虽然胡流英家里的房子被火烧过,后来又被她奶妈重新建起来,胡奶奶死后,谁抚养胡流英谁就可以住在那房子里。
亲戚们争先恐后想养这个孩子,但胡二叔知道,他们根本就不是想养孩子,只是想要房子。
他毕竟是亲叔叔,心疼侄女,所以亲自养了。
胡二婶也不是什么刁钻刻薄的人,她自问对胡流英是不差的,自己小孩有的,胡流英都会有,胡流英上学要交书本费,胡二婶二话不多就拿出来。
但小时候的胡流英实在倔强,她知道那些亲戚都不怀好意,也不相信自己的二叔二婶,索性我行我素,把胡二叔和胡二婶气个够呛。
尽管并不喜欢这个孩子,但还是养下来了,把胡流英养大了,供上了大学,本着那份亲情和责任,胡二叔还想继续供胡流英读书,直到她毕业后能自力更生。
胡流英渐渐懂事了不少,可她终究和二婶没能亲近起来,始终留了那么一丝隔阂,一半源于血缘,一半源于她幼年时的不懂事。
胡二叔突然去世,如果没有那群亲戚捣乱,胡二婶本来是想着按照原来的计划把胡流英供下去的,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最终,她决定各自保全自己就算了。
她毕竟也不是胡流英的亲妈。
本着养了那么多年的情分,她把胡流英救出来,给她买了一张火车票。
现在,看见胡流英为了她四处忙碌奔走,胡二婶总算有了一些欣慰,她养了这孩子这么多年,没有把她养坏。这孩子根子上还是个好的。
所以,她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把胡流英划为了“我家的妮儿”。
她亲手养大的孩子,和她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吃着水果,胡二婶突然想,她来京市的这些天,路边水果卖得可真贵,吃起来又不新鲜。
去地里收水果,果农只要给钱就能卖,价格压得很低,种地的人根本卖不上价。
假如她能健康地从医院走出去,她想试试去卖水果。
胡二婶看着辛苦疲惫的胡流英,心突然很酸楚,她知道孩子很不容易。
如果她自己能赚到钱,一定要完完全全供孩子读完大学,叫她上学的时候不再有其他压力。
胡二婶叹了口气,“俺要是能好多好,俺给英子挣钱读书,也不叫两个孩子拖累英子。”
花晚迟看着也很心酸,胡二婶一家也太惨了。
但她能帮的都帮了,总不能硬拿着钱塞给人家,只要她想,可以遇见无穷无尽的可怜人,难道都要塞钱帮她们吗?
治标不治本。
花晚迟只能安慰道:“二婶,你别难过,我们国家现在的医学技术已经很发达了,说不定现在就在已经研究出治疗你这种病的方法,只是研究出来之后还有一段时间才会应用,你再等等,说不定就等来希望了呢。”
胡二婶无奈一笑,这话说怪有道理,但是她哪里有那么好的运气碰上这么好的事?
这妮儿怪会安慰人嘞。
“谢谢你安慰俺,俺也希望俺能等到。”
回去之后,花晚迟拨通一个号码,得到那边的答复后,她当即欣喜。
“真的吗?好!谢谢!”
第二天,一个医生来到了胡二婶的病房。
“叶芬花,现在有一个研究团队针对你患上的这种疾病研究出一种特效药,但药效还需要实验,我们这边有一个试药名额。
“如果试药成功,你就能痊愈,不需要你的医药费,但如果失败,后果可能难以预测,这个后果需要您自己承担。
“这件事完全是自愿的,您愿意来参加吗?”
叶芬花愣了一下,“你说的这是啥意思?俺咋没听明白?”
医生又耐心解释一遍,然后叶芬花听懂了,她陷入茫然。
“俺不知道啊,这玩意对俺有啥好处,有啥坏处,俺这也不懂,等俺家妮儿来了决定吧。”
乍一听这个消息,叶芬花大概知道,只要自己吃了那个药吃好了,实验就成功了,她也好了,还不用花钱。
可是她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做这个实验,因为医生的后半段还说可能会失败。
她到底是该期盼成功还是害怕失败呢?
她拿不准,胡流英考上了京大,是个聪明的娃儿,一定能帮她做出明智的决定。
胡流英来了之后,听见医生这么说,立马问:“你们这药成功的几率是多少。失败的几率会不会很大?如果失败了,会致残吗?”
医生说:“药效其实在实验里已经证明过,治愈的概率比较大才会推出,但人体毕竟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在实验室里结果很好,应用时可能就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
“所以,治愈的把握还是挺大的,如果失败,致残的风险很低。因为药里并没有作用于神经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