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众人经过深思熟虑后,一致决定前往北鸢北城,探望符明的状况。
在过去的三天里,符明一直坚守在北城,顽强抵御着外界的猛烈进攻,其英勇表现令人赞叹不已,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此同时,在这三天里,符翼顺利地继承了王位,成为北鸢国的新一任国主。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叶寒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留在北鸢城,协助符翼和符颜处理国家事务。
叶寒能力出众,这一点得到了大家的共同认可,而且他的家也恰好位于北鸢城,所以这个决定也是顺理成章的。
就这样,前往北鸢北城拜谢符明的艰巨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明等五人的肩上。
这五人行动迅速,仅用一天时间便抵达了北鸢北城。
然而,当他们刚刚抵达城楼下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几个士兵手持刀剑,气势汹汹地将剑尖对准了他们的头颅,齐声高呼:“站住!来者何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明刚想开口解释,城楼上突然传来一位女子的声音,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语:“让他们进来吧,他们并非外敌。”这道命令简洁而果断,让明等人得以顺利进城。
就在明等人还处于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时,城门却毫无征兆地缓缓打开,仿佛是在迎接他们一般。明和他的同伴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有些发愣,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城门大开的事实摆在眼前,容不得他们有过多的犹豫。于是,明一行人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走进了城中。
进入城中后,明等人的目光被周围的景象所吸引,他们不停地左顾右盼,对这座北鸢北城充满了好奇。虽然这座城市比北鸢主城要小得多,但从街道的整洁程度、建筑的风格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来看,这里的经济状况似乎要比北鸢主城好上不少。
拉尔雅尤其对周围的发展情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并在心中默默地计算着各种数据。突然间,她像是发现了什么惊人的事情一样,不禁失声惊叫起来。
这一声惊叫,在相对安静的街道上显得格外突兀,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事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明等人所在的方向。就连站在一旁的士兵,以及那位带头的人,也都被这声惊叫吸引,转头看向了拉尔雅这边。
面对众人投来的目光,明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连忙解释道:“啊哈哈,各位别介意啊,我这朋友是第一次来北城,她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地方,所以一下子被惊艳到了,才会叫出声来,真是不好意思啊,哈哈……”
明一边说着,一边向众人赔笑,希望能够缓解一下现场的尴尬气氛。周围的人听了明的解释,似乎也觉得情有可原,于是便不再继续关注拉尔雅,而是各自转过头去,继续忙自己的事情了。
而前方带路的人,先是无奈地耸了耸肩,然后把手一摊,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具体情况,接着便继续领着明等五人缓缓向前走去。
明见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原本高悬着的心也总算放了下来。
就在这时,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面带微笑地看着明等人,开口问道:“你们几位,就是之前从外面来到北鸢的人吧?听说你们还帮助北鸢成功地度过了这次危机呢!”
虹秋闻言,不禁有些惊讶,她眨巴着眼睛,疑惑地问道:“嗯?英雄?现在大家都这么说吗?”
那人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是啊!你们可是拯救了整个北鸢呢!这次北鸢能够化险为夷,你们可是居功至伟啊!”
明听了,连忙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哈哈,您过奖啦!我们救了你们,其实也只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而已啦。”
那人显然对明的回答有些意外,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明,说道:“啊?只为了保护自己,然后顺便就保护了一座城,一个国家?你们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说完,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气中回荡着。笑罢,他又转过身去,继续领着明等人朝着北鸢北城的大殿走去。
“哦对,我的名字叫桂莹,是这北鸢北城的副城主。”桂莹面带微笑,声音清脆地对几人介绍着自己。
“副城主,您好。”明赶忙开口,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桂莹满满的敬重之情。
“哈哈~叫我桂莹就好啦。”桂莹豪爽地大笑着,笑声如银铃一般在空气中回荡。她虽然身为女子,但却有着一种不拘小节的豪爽气质,让人不禁心生好感。
石板路在马蹄的踩踏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桂莹身着战靴,步伐稳健地走在前方,她的玄色披风随风飘动,边角处还沾染着一些未洗净的暗红色血渍,那是她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证明。
走着走着,桂莹突然在一处断墙前停下了脚步。她的指尖轻轻抚过那焦黑的木梁,仿佛能感受到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
“这里原本是西城的角楼,”桂莹的声音略微低沉,带着一丝惋惜,“被外族撞破的那一天,三百守兵愣是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城墙的缺口,坚持了整整三个时辰啊。”
明顺着桂莹的目光望去,只见那断墙的缺口处新砌的砖石还泛着潮气,显然是最近才修补好的。而在墙根的青苔里,还嵌着几枚锈迹斑斑的箭镞,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场惨烈的战斗。
虹秋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的目光不经意间瞥见了墙缝里卡着的半片残破的甲片,上面北鸢国的银鹰纹已经被血渍浸染成了紫黑色,看上去触目惊心。
“那会儿蛮族的投石机砸穿了三道防线啊!”桂莹的声音突然低沉了下来,仿佛那沉重的投石机此刻正压在她的心头一般。她的靴底缓缓地碾过地上的碎瓷片,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仿佛是在为那些被砸穿的防线默哀。
“但是,符翼国主亲率三百锐士从侧翼突袭,他的银枪如同闪电一般,挑飞了第七个外族将领!”桂莹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充满了敬佩和惊叹,“他整个人都泡在血里,却愣是没有退后半步!”
明低头看着脚边的断矛,矛尖缠着的布条上,“北鸢”二字依然清晰可辨。他轻轻地踢开断矛,仿佛那上面还沾染着蛮族的鲜血。
“听说当时符翼国主身中三箭,却仍然死守中军帐,这份魄力,实在是少见啊!”明感叹道,他的声音中流露出对符翼国主的钦佩之情。
然而,明却刻意地略过了自己一行人在东门阻击外族先锋的事情。
虽然,这些明并没有参与,毕竟最开始那场大战之后,明就晕倒了。
他的目光缓缓地转向街角处,那里晾晒着一件件铠甲。阳光洒在上面,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这些铠甲刚刚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上面还残留着敌人的血迹和硝烟的味道。
“这些甲胄修补得可真快啊!”明不禁赞叹道,他的声音中流露出对工匠们辛勤工作的认可和钦佩。这些铠甲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每一片甲片都被精心修复,连接处严密无缝,仿佛它们从未被损坏过。
桂莹顺着明的话语,将目光投向那些叠得整整齐齐的铠甲。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这些都是些老兵油子,就算断了胳膊,他们也会继续锤打甲片。”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些工匠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接着,桂莹突然停下脚步,手指向前方十字路口的石碾,说道:“那天蛮族冲进来的时候,就是这二十多个百姓推着这石碾堵住了道路。”她的声音略微低沉,但其中蕴含的力量却让人无法忽视。
明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那石碾静静地矗立在十字路口中央,周围的地面上还残留着一些被碾碎的蛮族骑兵的残骸。他仿佛能想象到当时那惊心动魄的场景:百姓们毫不畏惧地推着石碾,与蛮族骑兵展开殊死搏斗,最终以少胜多,成功地阻止了敌人的进攻。
拉尔雅缓缓地蹲下身子,目光凝视着石碾上的凹痕,仿佛能透过这些痕迹看到当时激烈的撞击场景。她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地叩击着边缘的血迹,感受着那股残留的力量。
“按照这个磨损程度来看,当时这里至少承受了十次以上的剧烈撞击。”拉尔雅的声音低沉而冷静,似乎在分析着一场残酷的战斗。
她忽然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看向桂莹,眼中闪过一丝疑问:“城防布局很特别啊,西北方的箭楼比别处高出两丈,这是符明城主改的吗?”
桂莹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六皇女接手北城那年就改了。她说西北地势较低,蛮族最喜欢从那边偷袭过来。这次果然多亏了那座箭楼,弓箭手们才能射死他们的先锋大将。”
说完,桂莹转身继续前行,路过一间药铺时,她停下脚步,朝着里面喊了一声:“张大夫。”
药铺里传来一声沙哑的回应:“还在熬药呢,伤兵今早又添了五个。”
拉尔雅和明默默地跟在桂莹身后,路过街角时,明瞥见几个孩子正在欢快地滚着铁环,铁环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碎冰的声音。
这声音让明想起了战时他所见到的那些蜷缩在城墙根的孩童,他们惊恐的眼神和瘦弱的身体让他心生怜悯。
“能让百姓这么快就安稳下来,这才是真正的本事啊。”明感慨地说道。
桂莹停下脚步,指着前方巍峨的大殿:“快到了。六皇女这三天只睡了两个时辰,不是在清点伤亡,就是在核查粮草。你们见了她可别劝她休息,她听不得这个。”
穿过雕着银鹰的殿门时,明忽然听见侧廊传来争执声。一个清脆却带着沙哑的女声响起:“把我库房里的珊瑚摆件都熔了,给伤兵打些护心镜!”
桂莹无奈地朝他们摊手:“听见了吧,这就是我们城主。” 她扬声喊道,“六皇女,客人到了。”
殿内的争执声戛然而止,随即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明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玄甲的女子从屏风后走出,眉眼间与符颜有七分相似,只是眼角的红血丝和下颌的青胡茬,透着一股鏖战后的疲惫。
她腰间佩剑的剑穗缠着白布,显然是为阵亡将士戴的孝。
“桂莹说你们要见我?” 符明的目光扫过明五人,落在明身上时微微一顿,“就是你带的队?”
明刚要开口,桂莹已抢先道:“他们一路都在夸咱们的战士英勇呢,说从没见过这么能打的军队。”
符明嘴角扯出个浅淡的笑,抬手示意他们入座:“坐吧。北城的茶不如主城的好,将就着喝。” 她亲自给众人倒茶,手腕上的伤疤在青瓷茶杯映衬下格外显眼,“说说吧,找我何事?”
明端起茶杯的手顿了顿,忽然觉得一路准备好的谢词都显得多余。
他望着窗外正在修补城墙的士兵,朗声道:“我们是来道谢的。谢北城的每一个人,谢你们守住了这片土地。”
符明的动作停了停,随即仰头饮尽杯中茶,茶沫沾在唇角也没擦:“该道谢的是我们。若不是你们在主城拖住外族主力,北城怕是撑不到现在。” 她忽然看向拉尔雅,“你刚才问城防?下次有空,我带你去看箭楼的机关。”
拉尔雅眼睛一亮,刚要应声,就见桂莹朝她使了个眼色。明笑着打圆场:“我们这次来,也是想问问有什么能帮忙的。毕竟北鸢安稳了,我们才能真正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