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七顺利在关城门前进了城,真是托了自家爱驹的福。
回到蒋宅,十一和李墨都在他院子里等着。
“少爷,终于回来了。”
“嗯,过几天你带着十一,通州县衙有六箱子东西,我今天带不回来,你们去拉回来。”
那些东西当然不会留给自家爹,他要拿回来给家里人分分的,他别是干货那些,现在吃正好。
做个佛跳墙什么的,还有涮锅子的时候也能用上,海鲜锅底配麻辣锅底也很绝。
“是,少爷,那我们后日去?”
“嗯,也不用那么急,五六日之后吧,这是那小库房的钥匙,取完了东西,将钥匙还给潘姨娘就行。”
“知道了少爷,您放心吧。”
交代完了琐事,蒋小七随便洗漱了下就躺下了。
现在他睡觉基本都是真的睡觉,前面辛苦了十几年,也该放松放松了,其实主要是最近没有什么他感兴趣的技能点想要点亮。
若是哪天遇到个感兴趣的技能,可能依旧恢复从前那样白天读书上值,晚上空间里进修的生活频率。
只睡了两个时辰就到了上值的时间,蒋小七并没有缺觉的疲惫感,这得益于一个好的身体底子,也得益于这么多年吃的各种药丸。
李墨看起来精神头也不错,早就套好了车等在外面,蒋小七揣着点心,拎着一壶茶上了马车。
早饭就在马车里解决了,李墨赶车很稳当,茶水都不带撒一点儿的。
蒋小七现在是正五品,是需要参加大朝会的。
不过自从他升官之后,皇帝因为身体原因就没有频繁的上朝。
所以蒋小七今日还是头一回参加大朝会,莫名有些激动。
在宫门口碰见了自家叔祖父,蒋小七瞬间心安了很多,后续吴尚书和林尚书也到了,见到相对熟悉的人,蒋小七更放松了些。
蒋小七行了礼,看着吴尚书的背影,感叹这可能是自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大朝会上见吴尚书了。
毕竟那日二皇子说,皇帝陛下将在大朝会上正式宣布吴尚书致仕回乡,当然,也将宣布下一任的工部尚书花落谁家。
最近工部的另一位侍郎大人频繁出入各个官员的府邸,想必就是为了这件事。
蒋小七看向自家叔祖父,叔祖父好像从没走动过关系,在人脉关系这点上貌似落了下风。
察觉到侄孙的目光,蒋长青回以了一个安慰的眼神。
蒋小七会意,叔祖父这是顺其自然了,也算是躺平了。
毕竟叔祖父不想挂靠刘家,凭借刘家的关系上位。
毕竟刘家是皇子的外家,既然已经选定立场,就不能因为官位而轻易变动。
蒋小七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叔祖父不能升官,心里已经在盘算着怎么给叔祖父弥补了。
叔祖父年纪大了,不适合像蒋林蒋宴蒋昊三人那样的安排,而通州码头是邱大人主管,塞叔祖父过去没有更好的职位,也委屈了。
咳咳,当然,最主要是觉得码头上太忙太累了。
要不然,把二皇子师这个位置让出来,让叔祖父镀镀金?
蒋小七的确是如此想的,没有一丝作假。
只不过此事需要经过二皇子的同意,就算不能换一个,那能不能加一个呢?
毕竟二皇子现在还属于冷灶,没人来抢着烧。
思绪一闪而过,蒋小七已经顺着人流进了大殿。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大朝会,但不是他第一次进大殿。
毕竟曾经中状元的时候他还是被在此接见过的,虽然已经是近三年前的事情。
当初站在自己身边的人是榜眼刘鹏和探花肖明,如今,额,好像都不太认识,都很面生。
站在蒋小七周围的都是五品官职的官员,年纪最轻的看着也有三十几岁,是能当蒋小七父亲的年纪。
不过蒋小七适应良好,除了翰林院里面,他还真没见到过多少年轻官员。
少有几个年纪轻的,不是蒋家兄弟就是自己好友。
所谓青年才俊,在哪里都是稀缺资源。
皇帝在御前大太监的搀扶下坐上了龙椅,蒋小七没有抬头看。
眼眸低垂,只看着自己的官靴。
其他人也是如此,不敢直视天颜。
只有丞相和几个尚书稍微放松些,吴尚书更是直接跪地,开门见山地和陛下辞行。
此前皇帝已经批准了他致仕的请求,只不过在没有新的工部尚书到任前,吴尚书还不能走。
工作交接是一方面,主要是怕工部内部出现问题,有吴尚书在,至少还能震一震。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有人还是活跃的很,上蹿下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吴爱卿,你我君臣这一别怕是永别,你还有什么心愿,但说无妨。”
“陛下,臣这些年屡沐圣恩,已经是别无所求,只愿我大周兴旺发达,盛世不衰啊!”
蒋小七不得不佩服这种成了精的老臣,就算有什么要求也不能现在提啊。
要提早就提了,等到回家乡的最后一刻提要求,那纯粹是在买断君臣之情。
这个时候一副大义凛然、别无所求的样子,名声也好听、样子也好看。
以后若是真遇着事儿了,皇帝还真的能不管?能袖手旁观?
那不是坠了明君的名声吗?真的对臣子好还等人家来求吗?
皇帝明显对吴尚书的话很满意,若是朝中都是懂事的官员,他也不至于这么累。
斜眼瞥了一眼仿佛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取吴尚书而代之的工部秦侍郎,皇帝的眉头皱的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