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空气中总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硝烟味,尤其是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
王仲军和王仲磊兄弟,这对华谊的创始人,此刻正坐在他们那间曾见证无数辉煌决策的办公室里,空气却凝重得如同铅块。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却丝毫照不进他们眼底的疲惫。
桌面上堆积的文件仿佛一座小山,全都是艺人解约的合同。
“哥,这次……是真的扛不住了。”王仲磊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心力交瘁后的无力感。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连日来的失眠和焦虑让他看起来苍老了许多。
王仲军没有立刻回应,只是沉默地望着窗外。
他比弟弟更早感受到这艘巨轮航向的偏移。
所有的离职都不是临时拍脑袋决定的,无非两个方面,一个钱不够,另一个是不开心。
华谊曾经引以为傲的“造星工厂”光环正在褪色。
内部怨声载道。
外部,市场竞争的加剧、新兴势力的崛起、观众口味的变迁,更是让华谊应接不暇。
接连不断的项目失利、投资失误、舆论风波,像一记记重拳,砸得兄弟俩身心俱疲。
王仲军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疲惫,“大厦将倾,蝼蚁先知。我们……难道真的错了?”
他想起那些离开时或决绝、或惋惜、或带着一丝嘲讽的眼神,心头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苦涩。
这种疲惫感,不仅仅是身体的劳累,更是精神上的重压和对未来的迷茫。
思索了许久,王仲军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黎总,是我,仲军。最近……有时间吗?找个地方,碰个面吧。”
…
就在王氏兄弟为内部焦头烂额之际,外界的风暴已然掀起滔天巨浪。
一些关于华谊核心团队动荡、艺人解约、资金链紧张的消息,在公司内部尚处于严格保密或仅在小范围流传的阶段,嗅觉灵敏的媒体却早已闻风而动。
仿佛一夜之间,各大娱乐版块的头条都被“华谊”二字占据。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内容一个比一个劲爆:
【独家:冯裤子确认出走华谊,下一站锁定‘璀璨娱乐’,与葛犹‘再续前缘’新片计划曝光!】
【王仲军罕见发声:与黎总有‘君子协定’,细节不便透露!但强调‘电影市场必须开放,拒绝一家独大’!】
【千禧年‘一哥’终成昙花一现?华谊帝国崩塌进行时!】
【华谊艺人‘大逃亡’名单曝光,谁将成为下一个‘弃船者’?】
流量导向的时代,媒体的天性就是追逐热点,尤其是当这个热点带着浓重的“血腥味”时。
华谊这头曾经的“娱乐大船”如今伤痕累累,奄奄一息,自然引来了无数嗜血的“鲨鱼”围猎。
各种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甚至无中生有的报道层出不穷。它们不再满足于报道事实,而是热衷于扮演“预言家”和“报丧鸟”,迫不及待地为华谊敲响丧钟,描绘其惨淡的结局,仿佛华谊的倒下已是板上钉钉,只等最后盖棺定论。
“华谊还没咽气,各家媒体已经等不及要吃席了。” 圈内一位资深人士如此讽刺道。
这些“报丧鸟”们,正以最大的热情,将华谊的困境渲染成一场全民围观的“葬礼预告”。
观众们乐得看戏:“我们要吃瓜!”
娱乐圈的兴衰荣辱,永远是普罗大众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
而竞争对手们则摩拳擦掌:“我们要吃席!” 对他们而言,华谊的倒下意味着巨大的市场份额、优质的艺人资源和潜在的商业机会将被重新瓜分。
一场无声的饕餮盛宴,已在暗处悄然布局。
…
风暴之中,最先感受到寒意并急于切割的,往往是那些曾经的“盟友”。
周易电视剧公司的蒋雪揉,一个电话直接打到了李琦的手机上,语气中充满了嗔怪和不满:
“李总!李总!咱们之前不是说好的吗?华谊那边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旗下的明星资源,尤其是我们看中的那几个,优先分给我们周易!现在倒好,人全跑你们‘光辉娱乐’那边去了!您这……说话不能不算数啊!”
电话那头的李琦,笑着回道:“哎呀,蒋总,您这话说的可就冤枉我了,这真不是我李琦说了算的,是人家艺人自己,铁了心要往我们‘光辉’这边奔。您说,我还能拦着不成?强扭的瓜不甜嘛!”
“那我不管!”周易的王总急了,“我的新剧马上就要开机了,男二女三的位置现在还空着呢!合同都签了,投资方天天催!您不能让我搁在这儿晾着啊!当初南瓜和你们合作的时候,咱们可是有默契的!”
李琦听着对方近乎气急败坏的声音,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现在是自己占据绝对主动的时候。
不过,考虑到毕竟有过几回,以及未来可能的合作,他也不想把关系彻底搞僵。
李琦故作沉吟,“这样吧,毕竟咱们以前也有过不错的合作。我让李膤看看,从她那边协调几个人,过去支援一下你的新剧,档期嘛,挤一挤总是有的,您看怎么样?”
这看似慷慨的“支援”,实则是用自己旗下艺人去填补空缺,既做了人情,又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对方项目中的影响力。
而此时的华谊,其命运轨迹已彻底脱离了人们记忆中的“前世”时间线。
即便是那位被王仲军寄予厚望的黎总,在评估了华谊当前千疮百孔的现状后,也深感无力回天,不愿再在这个无底洞上浪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
在另一个时空维度里,华谊的衰落是缓慢而渐进的。
它支撑到了2015年之后,才在《西游降魔》的巨大成功与随之而来的龃龉中,显露出难以挽回的败相。
彼时,王氏兄弟刚刚与周星驰合作完成了这部现象级电影。根据协议,若票房超过5亿,星爷将获得高达8000万的分红。
结果众所周知,《西游降魔》以12 亿票房横扫市场。
然而,在分红时,华谊方面却出尔反尔,与星爷对簿公堂。
“由此可见啊,他们在商业决策上的短视和缺乏契约精神。” 这一事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摧毁了华谊在业内的信誉,也加速了其衰落。
而这一世,命运的齿轮发生了剧烈的偏转。 这个被某些人私下称为“吸血鬼”的公司,在2003年这个远早于“前世”的时间节点,便已轰然倒塌。
不过,这时候的王仲军在画界还没有名气,更没有通过 3.77 亿买下梵高的《邹菊和音速花》,2.07 亿买下曾巩的《局事贴》,2.01 亿的毕加索的《盘发髻女子坐像》…想通过卖“画”求生,几乎没有可能。
…
华谊的崩塌,如同多米诺骨牌,牵连甚广。
其中一块沉重的骨牌,不偏不倚地砸在了歌坛大姐大娜英的头上。
此刻,她在京都的豪宅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问题出在一份对赌协议上。前两年,娜英与华谊深度绑定,合作了一档大型音乐综艺节目《蒙面歌王》。
为了获得华谊巨额的投资和资源倾斜,她签下了一份对赌协议:承诺节目收视率必须达到某个惊人的高位。
若成功,娜英将获得远超常规的天价收益;但若失败,她则需要向华谊支付高达1000万的赔偿金。
对赌协议,本就是资本游戏中的双刃剑,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当初的娜英,对节目前景过分乐观,被华谊描绘的蓝图所吸引,低估了市场风险,她签下了这份“卖身契”。
然而事与愿违,《蒙面歌王》的收视率虽然不错,却远未达到对赌协议中设定的那个的目标。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对赌失败的结果即将尘埃落定之际,华谊自身却先一步崩塌了!
濒临破产边缘的华谊,此刻如同输红了眼的赌徒,死死抓住最后一根可能的救命稻草。
一纸诉状将娜英告上法庭,要求她立刻履行协议,支付1000万赔偿金!
“不是,这……这怎么事情就落到我的头上了?”
娜英又气又急,对着那鑫几乎要哭出来,“华谊自己都快没了,还惦记着跟我要钱?当初签协议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节目没达到预期,难道全是我的责任吗?制作、宣传、平台,哪一环他们华谊没插手?”
1000万,即使对娜英来说,也绝非小数目,尤其是在这种行业寒冬,华谊崩塌引发连锁反应的时刻。
这笔钱,真要了她的“老命”。
…
娱乐圈的地震,怎么能少了李琦的犀利点评。
这位以眼光毒辣、言辞刻薄着称的娱乐圈“纪委”,自然不会错过这场大戏。
很快,一篇署名李琦的长文在各大平台刷屏,标题就带着浓浓的看戏意味:《眼见他楼塌了——闲话华谊之死》。
“最近圈子里面很热闹。”文章开篇便定下了基调,
“听说华谊兄弟这座金碧辉煌的大厦,终于要撑不住倒下了。想当年,我与‘华谊’也曾是激烈竞争的对手,彼此没少过招。如今,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临此之际,我这心里啊,竟也忍不住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唏嘘不已。”
紧接着,李琦的笔锋直指核心,毫不留情:
“趁此机会,我也说几句公道话:在我看来,王氏兄弟王仲军、王仲磊,就是华谊走到今天这步田地的最大罪魁祸首! 他们兄弟俩,明知道公司内部山头林立,旗下艺人为了争抢‘一哥’、‘一姐’的虚名,斗得跟乌眼鸡似的,近乎病态!可他们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些争斗只要不影响他们捞钱,就无所谓!艺人不过是赚钱的工具,内耗?只要钱能进他们口袋,耗死几个又何妨?这种短视、贪婪、毫无格局的管理,焉能不败?”
他进一步剖析:
“再看看他们对市场的态度,对合作伙伴的态度,对契约精神的态度!我的建议是——早死早超生! 拖着对谁都没好处。不瞒各位说,之前我还动过念头,想花个一百万买下‘华谊兄弟’这四个字,毕竟还有点历史价值。现在看来?呵,一百万都不值!”
最后,李琦的刀锋转向了娜英的对赌风波:
“还有那个《蒙面歌王》的对赌协议! 华谊现在把责任一推六二五,全甩在娜英一个人头上,让她赔一千万?在我看来,这简直是恬不知耻!就想着从艺人身上刮最后一层油?不如赶紧清算一下,该认的认,该赔的赔,然后利利索索地关门大吉,给自己留点最后的体面!”
这篇文章一出,整个娱乐圈都“乐透”了!
天涯论坛上,帖子满天飞。
“我尼玛!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李琦竟然破天荒地替娜英说话?” 无数人揉着眼睛不敢相信。
要知道,李琦和娜英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对头,互看不顺眼多年。
李琦此举,看似仗义执言,实则用意更深。
“他哪里是真心帮娜英?他这是把娜英和华谊兄弟一起架在火上烤!”
“可不嘛,看似为娜英“鸣不平”,实则点明了娜英签对赌协议的“愚蠢”和“贪婪”,更坐实了华谊在危难时刻还要“榨干艺人最后一滴血。”
网友里面还是有能人的。
没错,李琦呼吁华谊“关门大吉”,其实是彻底断了王氏兄弟任何想要重组、翻盘的念想,在舆论上给华谊钉上了最后一颗棺材钉。
这一刀,快、准、狠! 看似为娜英发声,实则将娜英的窘迫和华谊的无耻同时暴露在聚光灯下,让双方都下不来台。
虾仁猪心!
李琦用最“公道”的姿态,说出了最伤人的话,让娜英和王氏兄弟同时被这把“快刀”刺中要害,难受的肝疼却又无法反驳。
原本娜英虽然很烦,但其实只是钱的问题,还在承受的范围之内,可当看到李琦的文章。
人直接被气倒了,当天就进了医院…
…
ps:这两天有点事儿,明天开始恢复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