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雨越下越大。
李星辰预感到敌人将会偷袭临海城。
心中极度不安。
要是临海被攻下,留在临海的三千伤兵,以及八千守军,还有大量的辎重,都将遭到灭顶之灾。
心中着急,李星辰下令催促:“传令下去,以急行军速度,返回临海城。快!”
一个参谋不解,问道:“王爷,为什么要返回临海?难道是因为下雨?”
“就是,天雨路滑,又是晚上,很容易摔倒。骑兵很容易摔骨折。”另一个参谋也觉得疑惑。
“要不等到天亮,雨停了,再走?”
李星辰心想,这打仗呢,哪来那么舒服的事情?
但是,都是年轻的参谋,不能总是一味的斥责。
培养年轻人,要用事情来教,不是用严厉的批评。
于是,李星辰耐着性子,一边走,一边解释道:“下雨,对我们的防守在临海的几千士兵来说,那就是灾难。如果,此时,丽水的那些敌军前来攻城,你说会发生什么?”
这几个参谋都是年轻人,自然一听就明白。
其中一个参谋满脸惊恐:“下雨导致大炮无法使用,我们留在临海的军队,将可能全军覆没。”
“完了,要是晚点回去,那三千伤兵,可能要被捅死在病床行了。”
“还有那些辎重,那可是从占城辛辛苦苦运来的。”
果然,刚返回到半路,就接到临海城派来的传令兵。
传令兵浑身是血,背上插满了箭。
无力地趴在马背上。
鲜血,顺着雨水,滴落地上,砸出一个个红色的水坑。
传令兵无力地拿出一封信,交给李星辰:“报告王爷,临海城遭到敌人重兵包围,快......快去救.......援.......”
传令兵说完,永远失去了呼吸。
李星辰悲愤不已。
“踏马的,到底是谁,趁老子刚走,就抄我的后路。传令下去,人衔枚,马裹蹄,用最快的速度,返回临海城,杀敌!”
命令下达之后,全军四万一千多人,用最快的速度,悄无声息地地回师临海城。
此时,攻击临海城的正是之前逃到丽水的兀而台残部。
他们从北部的金华和临安、绍兴抽调了2万多骑兵,会同之前的7万多残兵,集中攻击临海城。
这一次,原本志得意满。
将近十万人,把小小的临海城,围得水泄不通。
兀而台这些士兵,按照之前的工程模式,开始组装回回炮和撞车、冲车。
另一波人,开始布置较为原始的火铳和震天雷。
无而台的副将,是这次的总指挥,代替伤重的兀而台进行指挥。
由于之前在围攻温州的时候,犯了兵力不集中的毛病,四面围攻温州城,都被张世杰的部队挡在城外。
此刻,他决定吸取教训。
于是把大部分的投石机都部署在临海城的北部,准备集中所有重火力,以及其他的精锐力量,从北门打开缺口。
其他三个城门的兵力不多,负责佯攻牵制。
即使如此,负责牵制的部队,也有几万人。
“加快装配进度,把回回炮组装起来,拂晓时分,必须发起攻击。集中轰击北门城墙,一定要砸穿北门,砸倒城墙!”
此时,李星辰的部队,利用夜幕和雨声的宴会,悄悄地行军。
骑兵的速度较快,一路上不断地歼灭兀而台部队的斥候。
如此一来,攻城的队伍,根本没有预料到,临海城以东,有一支四万人的部队,正在悄悄靠近。
本来,骑兵速度快,可以去偷袭敌人的攻城队伍。
但是李星辰觉得不能让骑兵单独发起偷袭。
毕竟,骑兵可是宝贵得很,损失了很难快速补充。
加上骑兵人数有限,攻击敌人,也无法给予敌人最大限度的杀伤。还不如等待和步兵一起冲杀。
如此一来,全军4万人,同时出击,敌人肯定遭到毁灭性打击。
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守城的宋军,惊恐地看着兀而台的部下,把临海城包围的水泄不通。
为首的几个部将,不由得慌乱起来。
“踏马的,兀而台那老小子,不讲武德!居然趁着下雨天,我们的火炮无法使用,就来偷袭我们!”
“还是趁着王爷刚走,就来攻击!简直无耻至极!”
埋怨归埋怨,但是不得不重视眼前的敌人。
“我估计,敌人的兵力不下十万。”
“应该差不多。”
“八千对十万,这回,死定了。”
“不知道突围求援的那十几个传令兵,有没有冲出去。”
“如果没有把求援信送到,这回我们死定了。”
“怕什么?为大宋战死,死得其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守将的话没说完,兀而台的部下已经发起了进攻。
“快,躲避震天雷!”
“敌人发起进攻了,全体迎战!”
雨还在下。
但是,兀而台的副将,指挥着大军,开始不计代价地发起攻击。
北门外,几十台回回炮,不断地把重达百斤的石块砸到城墙上。
城墙开始凹陷。
城楼被砸穿了屋顶,椽子断裂,横梁倾斜。
城头的宋军,用火炮轰击了第一轮,就因为下雨,无法再装填火药。
火枪也一样,发射了第一次,就因为下雨无法使用。
如此一来,只能用复合弩来反击。
守城的宋军开始用复合弩反击,武器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毕竟,蒙古人最擅长的就是射箭。
“轰隆”一声,北门城楼彻底被回回炮砸塌了。
兀而台的副将,下令步兵扛梯子开始进攻。
一时间,敌人从城墙四面开始爬城进攻。
守军人数有限,眼看挡不住了。
“不好,顶不住了。敌人上来了。”
“不好了,北城门要被撞破了。”
“快顶住。野蛮人登城了!快,围剿!”
眼看城破在即,城内的伤兵,还能走的动的,开始拿上武器,登城助战!
一个守将看到缠满绷带的伤兵都登城了,问道:“你们怎么上来了?”
“淋了雨,伤口会感染!这样会死的!”
一个伤兵边登城,边说道:“与其死在病床上,还不如死在城墙上。”
其他伤兵也附和:“对,就是死,也要死在城墙上!”
“死也要死在战斗中!”
就在这时候,越来越多的敌军士兵攻上了城头。
眼看城破了!
就在这时候,李星辰的援兵赶到!
“全军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