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告罄。粮食无多。士卒死伤多。”
李星辰收到了温州城内发出的旗语,不禁忧心忡忡。
“发旗语,询问丞相如何,以及兵力如何。”
得到的答复是:
“丞相受伤,副将指挥。步兵能战者四成。骑兵损失殆尽,军马即将吃完。”
李星辰急忙下令,把粮食弹药快速用绳子吊下去。
可是风速很快,且刚下降高度,就遭到敌人的三弓床弩袭击。
李星辰有点生气了。
于是下令:“直接扔下去了。能剩多少,算多少。扔完返航。”
回到指挥舰,召集了自己的一帮参谋,商议如何突破封锁。
就在这个时候,侦查兵回来报告:“围困温州的是,敌人的浙江平章政事兀儿台。带领12万人,围攻张丞相。温州市舶司的哈珊沙带领本地官员逃出温州城后,募集了三万地方乡勇团练,协助围城。”
李星辰不由得大吃一惊,靠,敌人有15万人。这场仗可不好打。
周围的参谋听到情报之后,也都面露难色。
“15万对6万人,确实难打。需要精准计划才行。”
“城内弹尽粮绝,不能再等了,得赶紧攻城。”
“不能急,急则出错。”
“现在温州港已经被沉船堵住了,舰炮无法有效轰击敌人的营垒。不如,选择其他地方进行登陆。然后把舰炮运上岸,轰敌人的营垒。”
“我赞同。从温州的东边和西边,同时登陆。把敌人的退路切断,把营垒都给包围起来,一举轰灭。”
“计划不错。可是我们只有六万多人。无法完成如此庞大的包围计划。”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要直接去攻打临安?钱塘江水汹涌澎湃,敌人驻防严密,现在去,这不找死?”
.......
作战参谋们经过激烈争吵,还是拿不出能快速救援温州城的有效的计划。
李星辰想到温州城内残存的士兵,面临断粮和被敌军攻破城池的风险,心急如焚。
于是坚定地说道:“既然没有最好的计划了,那就用武力碾压。与其摇摆不定,不如先干起来再说。”
于是在地图上选择了,温州以西二十多里的一处小渔村登陆。
“骑兵先登岸,突袭敌人的团练营地。先打散那些临时募集的乡勇。”
果然,六千骑兵,趁着夜晚,突袭团练的营地,举着马刀,就杀了进去。
遇到敌人就砍,遇到辎重就烧,遇到敌人的营帐,就扔火雷。
由于事发突然,敌人的乡勇根本无法招架,纷纷逃命。
骑兵们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如入无人之境,连续冲杀,把敌人乡勇的几个营地都给烧了。
敌人的统帅兀尔台气得要跳脚。
怒斥市舶司官员哈珊沙无能,饭桶。
调集军队,准备反攻这些骑兵。
此时,一夜的功夫,李星辰已经带领两万多士兵登陆。
同时,带上岸的还有一大批轻便的火炮。
一夜的功夫,就在温州以西二十多里的地方,构造了营垒和防御工事。
此地是个渔村,港口码头虽然简陋,但是水够深,海船能沿着海岸线停靠。
岸上的营地,也能得到舰炮的掩护。
此时,天空阴雨连绵,敌人的反攻还没有来。
趁此机会,李星辰没闲着,而是带领士兵们挖陷阱,修工事。
另一部分士兵,不断地往岸上搬运物资。
骑兵们则被派到瓯江上游,去切断敌人的补给线。
黄衣带领的舰队抵达之后,李星辰给她的任务就是带两三千艘战舰,搭载8千步兵和4千骑兵,到东边去袭击临海、明州(宁波)。
黄衣自从崖山海战开始就参与海战,因此对于海战,那是轻车熟路了。
“黄姑娘,去把临海和明州炸一遍。如果有可能,就派人上岸袭扰一番。动静要闹大一点,越大越好。让敌人不能专注地与我们打仗。”
黄衣提出异议:“本来兵力就不足,这样分兵,是不是有点冒险?”
“不会。敌人的既然能调集了12万部队来温州围攻,肯定后方的兵力空虚。你们闹大一点,机动灵活,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有机会就破城。侦察营给你调过去用。他们擅长打开城门。”
黄衣顿时明白了李星辰的用意。
“好,我定然会闹出一点动静出来的。”
与此同时,兀而台从围城部队中,抽出两万人,气势汹汹地杀向李星辰的扎营地。
李星辰原本很担心阴雨天,火炮发挥不了作用。
但是,此处营地,刚好处于海船舰炮的射程内,可以得到火炮的支援。
为此,李星辰放心大胆地又从舰上调集两万部队上岸。
并且分出最后的两千骑兵,布置在侧翼,准备侧击敌人。
兀尔台的部队冒雨来攻,就是算好李星辰的部队火炮发挥不了作用。
而他自认为在陆战上,他的步骑兵都是宋人无法抗衡的。
因此,出发的时候,甚至派出了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快速从西北,绕到李星辰的背后,想要东西两面夹击,一举击溃包围并消灭眼前的宋军。
李星辰的两千骑兵也恰好部署在营地的西北角。
刚部署到位,就看到从北边黑压压地冲来一群敌人骑兵。
“三线阵列。火枪准备。”
“测算距离,准备瞄准。”
“开火!”
随着密集的子弹射出,敌人的骑兵都被打懵了。
没有进入弓弩的有效射程,骑兵就大把大把地坠马身亡。
甚至连骑兵的将军都阵亡了。
敌人的骑兵纷纷坠马,前面的马匹尸体,堵住了道路。
冲得快的骑兵,连人带马被绊倒。
后边的骑兵,急忙停下来。
“怎么回事?敌人的火枪在下雨天还能用?”
“为什么打得这么准?”
“宋人来了多少人?”
......
攻势被遏止了之后,李星辰的骑兵逐步推进进。
“往前二十步!开火!”
“调整队形!装弹!瞄准!”
“开火!”
又是三轮射击,敌人还没有醒悟过来,又被收割了一波。
一大片一大片的骑兵倒下之后,敌人骑兵的副将,也中了枪。
“快,撤退。”
敌人的骑兵,吹响了撤退的号角,夹着尾巴逃了。
于此同时,敌人步兵,从正面的进攻也已经开始了。
敌人挥舞着武器,喊杀着,从东往西疯狂地发起冲锋。
可是,冲到一半,最前面的士兵,很快掉入了各种陷坑,不见了。
巨大的陷坑,以及奇形怪状,环环相扣的战壕,把敌人步兵的队形分割得混乱不堪。
李星辰等待敌人的步兵混乱之际,下令海船上的舰炮进行轰击。
“轰隆”的炮声响了起来。
炮弹砸在敌人的后续步兵密集的阵型中,效果出奇地好。
每一发炮弹,都能送十来个士兵飞上天空,再狠狠地砸下来。
密集地炮弹,让兀尔台也蒙了。
之前引以为傲的密集阵型,此刻被炮弹撕裂。
大量的士兵,没进入弓弩射程,就被炮火轰炸而死。
进入了弓弩射程的时候,却被气人的壕沟给阻拦,成了敌人弓弩和火枪的靶子。
兀尔台的副将将建议撤退。
“大帅,再这样下去,我们的人就要全军覆没了。”
兀尔台犹豫了片刻,还是拒绝道:“我们的骑兵,应该已经绕到敌人的背后。等骑兵从背后发起突袭,敌人的防线就会撕裂。届时,我们一起冲锋.......”
就在这时候,骑兵队伍被击溃的消息传来。
“什么?怎么可能?”
“我们的大蒙古的骑兵,怎么可能被打败?”
“我们草原的勇士,雄鹰一样的骑兵,怎么可能?”
这时候,骑兵的副将捂着伤口,出现在兀尔台的面前。
“大帅,末将罪该万死。我们的骑兵遭遇到敌人骑兵的伏击,损失惨重。一半的勇士,已经.......”
就在这个时候,舰队的火炮已经往前移动,不断地轰炸敌人的后续部队。
“轰隆”一声,一颗炮弹砸下来,在兀而台身边爆炸。
兀尔台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片黑。
耳边传来急切的呼喊:“快,快救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