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跟随陈平安的龙辇来到西苑,一进西苑,众人便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
湖面波光粼粼,岸边垂柳依依,远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然而,他们知道,陛下带他们来此,绝非只是欣赏美景。
众人怀揣着好奇与疑惑,跟随陈平安沿着蜿蜒的石子路前行。
一路上,微风拂面,带来湖水的清新气息,可大臣们都无心欣赏这皇家园林的旖旎风光,满心都在猜测皇帝究竟要给他们展示什么“好东西”。
绕过一片繁茂的竹林,一座巨大的木质棚屋映入眼帘。
棚屋前,一条闪着金属光泽的轨道向远方延伸,轨道上静静停放着一个庞大而奇异的“怪物”。
这是由一节节巨大箱子连接在一起的奇怪事物,它浑身由漆黑的钢铁铸造而成,每节箱子上都带着铁轮子。
最前头的那一节庞大的身躯上布满了复杂的管道和机械装置,烟囱高耸,仿佛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
陈平安面带微笑,大步走向那“怪物”,抬手轻轻拍了拍它冰冷的外壳,说道:“诸位爱卿,这便是朕要给你们看的好东西——蒸汽火车。”
此言一出,大臣们顿时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与茫然。
礼部尚书徐阶忍不住向前一步,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这……这蒸汽火车是何物?有何用处?”
陈平安并未立刻回答,而是转头看向工部尚书刘遵宪,说道:“刘爱卿,你是工部尚书,就先由你来猜猜,这蒸汽火车,是为何物?有何用处吧?”
刘遵宪盯着蒸汽火车,眉头紧皱,思忖片刻后恭敬说道:“陛下,臣斗胆猜测,此物既名为火车,又有如此巨大钢铁之躯,还有这向远方延展的轨道,莫不是能在这轨道上行驶的车?”
“只是臣实在难以想象,这钢铁铸造的庞然大物,到底是何用意,又能有何超乎寻常的用处。”
陈平安微微颔首,脸上笑意更浓:“刘爱卿所言不差,这蒸汽火车确实能在轨道上行驶。”
说着,他朝身后的一名太监开口道:“刘全,这西苑的火车,是你负责监造,就由你来给大家讲讲吧。”
“奴才遵旨。”
刘全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才上前说道:“诸位大人,这蒸汽火车乃是利用煤炭燃烧产生的蒸汽为动力,推动车轮在轨道上自行行驶的新型运输工具。它运力强大,速度极快,一旦投入使用,必将大大改变我龙国的交通运输格局。”
众大臣们听闻,纷纷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工部尚书刘遵宪皱着眉头,质疑道:“如此庞然大物,竟能自行在轨道上行驶?这听起来实在是匪夷所思。”
陈平安笑了笑,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日便让诸位爱卿亲自体验一番。”
说罢,他率先登上了蒸汽火车。
大臣们见状,虽心有忐忑,但也不敢违抗圣意,只好硬着头皮依次登上火车。
待众人坐定,司炉工熟练地将煤炭填入炉膛,熊熊烈火瞬间燃起,蒸汽从管道中喷涌而出,发出“嘶嘶”的声响。
太监刘全则是适时的给众大臣又科普了一下火车的工作原理。
随着一声尖锐的汽笛声,蒸汽火车缓缓启动,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哐当哐当”有节奏的声响。
大臣们紧紧抓着座椅扶手,身子不自觉地随着火车的晃动而轻轻摇摆。
一开始,火车速度不快,可那新奇的感觉已经让众人目瞪口呆。
“这……这真的动起来了!”户部尚书周济世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原本梳理得整整齐齐的胡须,此刻也因他激动的神情微微颤动。
火车逐渐加速,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快速向后展开。
湖光山色、亭台楼阁一闪而过,微风从窗口灌进车厢,吹得大臣们的衣袍猎猎作响。
礼部尚书徐阶紧紧攥着衣角,脸色微微发白,强装镇定道:“陛下,这速度,比马车都要快了,实在是……令人惊叹,可如此之快,若是出了意外……”
陈平安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徐爱卿不必担忧,这蒸汽火车早已经过多次调试改良,安全得很,在琉球之地,朕早已经命人建设了一条从基隆至台北,全长近60里地的铁路。”
“琉球那边的铁路已经通车多年,承担了基隆至台北之间的巨量货物以及人员运输工作,非常的节省运力和时间。”
“朕今日让你们来体验,就是要让你们知晓,这世间还有如此神奇的事物。”
众人闻言,都是一脸的默然。
到了如今,朝堂诸公其实也都知道自己这个皇帝,不仅在龙国国内搞事情,而且在国外,也是搞了不少事情的。
就比如,在日本,就有50万龙国大军。
据说前不久,皇太子陈知行还被派去了日本。
虽然知道皇帝一直都在国外搞事情,但大臣们却并不知道皇帝到底是在搞什么事情。
但从皇帝口中所说,琉球之地竟然有一条全长近60里地的铁路,而且还都已经通车多年?
如此新奇的运输工具,琉球之地竟然已经有了好多年了。
朝堂诸公都知道皇帝军队手里的火铳、火炮等各种火器很厉害。
现在又来了一个只需要烧煤就能动的火车。
好吧,自己家这个皇帝,手里到底是隐藏了多少好东西啊!
这时,一直沉默的兵部尚书杨嗣昌开口道:“陛下,若是这蒸汽火车真如陛下所说,那对于我龙国军事运输而言,可真是一场变革。”
“以往粮草、军备运输,耗费人力物力巨大,且速度缓慢,若是有了这火车,岂不是能大大提升军队的机动性?”
陈平安赞许地点点头:“杨爱卿所言极是。这蒸汽火车的运力,才是它最大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