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你看这个改进方案行不行?”一天,年轻的质检员小芳拿着几张图纸找到江桃,“我想在筛分工序加个除尘装置……”
江桃仔细看完,惊喜地发现这个改进确实能提高效率:“太好了!就按你说的办。小芳,你很有想法啊!”
随着生产步入正轨,“红山椒”的产品线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干花椒、干辣椒,还开发了花椒油、辣椒酱、复合调料等系列产品。江桃亲自设计了新包装——简洁大方的红色调,配上家乡山水的水墨画,既传统又现代。
销售方面,江桃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继续供应沪市等地的餐饮企业,另一方面通过百货商场和供销社系统拓展零售渠道。她还别出心裁地在产品包装上印上了村子的简介,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源头。
“这是品牌故事。”江桃向不解的村民们解释,“现在城里人买东西,不光看质量,还看背后的文化和情怀。”
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带有乡村故事的“红山椒”产品很快在城里掀起一股“寻根”热,销量节节攀升。工厂不得不增加班次,又招了一批工人。
然而,就在一切顺风顺水时,新的挑战出现了。一天,江桃接到沪市客户的电话,说最近一批花椒油有沉淀现象,要求退货。
江桃立刻检查了留样,果然发现瓶底有细微的悬浮物。她连夜召集技术人员排查原因,最终发现是过滤工序存在缺陷。
“全部召回!”江桃毫不犹豫地决定,“已经发货的,全部补发新货!在途的,全部退回。”
张德海心疼得直搓手:“这得损失多少钱啊……”
“信誉比钱重要。”江桃坚定地说,“宁可亏本,也不能砸了招牌。”
她亲自带队改进工艺,增加了离心过滤和微孔过滤两道工序,彻底解决了沉淀问题。更难得的是,她主动向客户说明了原因和改进措施,赢得了广泛赞誉。
这场危机反而成了转机。“红山椒”负责任的态度在业内传开,订单不降反增。连之前持观望态度的几家大超市都主动抛来橄榄枝。
盛夏时节,江桃站在工厂后的山坡上,俯瞰着忙碌的厂区和远处郁郁葱葱的花椒林。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寂静,如今机器轰鸣,人来人往,充满了生机。
“桃子,”父亲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想什么呢?”
“爸,我在想……”江桃摘下一片花椒叶,在指间轻轻揉搓,“咱们的路才刚开始。等秋天新花椒下来,我打算再引进一套精油提取设备……”
江父望着女儿晒黑的脸庞和明亮的眼睛,既心疼又自豪:“别太累着自己。你现在是全村人的主心骨,身体垮了可不行。”
“我知道。”江桃挽住父亲的手臂,“但我停不下来。看到乡亲们领工资时高兴的样子,看到咱们的产品走进大城市,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风吹过花椒林,掀起层层绿浪。更远处,几个村民正在技术员指导下栽种新品种的辣椒苗。他们的笑声随风传来,清脆悦耳。
江桃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花椒特有的辛香。
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摊位上,“红山椒”三个烫金大字在展板上熠熠生辉。江桃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这是她第一次以厂商身份参加全国食品博览会。身旁的展台上,各式“红山椒”产品排列得整整齐齐,从传统的干花椒、辣椒粉到新开发的花椒油、辣椒酱,琳琅满目。
“江厂长,都准备好了。”厂里新招聘的销售员小林小声提醒,“评委组马上就到。”
江桃点点头,深吸一口气。为了这次博览会,她准备了许久,改进包装、优化配方、训练讲解员。此刻她的掌心微微出汗,不是紧张,而是期待。
“各位评委,这边请。”引导员的声音由远及近。
江桃挺直腰背,脸上露出专业的微笑。评委组在她的展位前停下,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胸前的名牌写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郑学民”。
“红山椒?”郑会长拿起一瓶花椒油端详,“没听说过这个品牌啊。”
“郑会长好,我们是新品牌。”江桃双手递上产品资料,“我们的原料来自海拔800米的优质产区,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
她侃侃而谈,从种植环境讲到加工工艺,从质量控制讲到品牌理念。评委们的表情从漫不经心逐渐变为专注,有人开始认真做笔记,有人反复查看产品标签。
“有意思。”郑会长拧开一瓶花椒油,滴在手背上闻了闻,“香气纯正,没有杂味。”他又用指尖蘸了一点品尝,眼睛微微眯起,“麻而不苦,回味甘甜,确实是上等货。”
其他评委也纷纷取样品尝,赞叹声此起彼伏。
“这个麻辣酱层次感很强!”
“花椒粉的细度很均匀啊。”
“包装设计也很有特色……”
江桃悬着的心渐渐放下。她趁机介绍了村里的合作社模式和带动农户增收的情况,更引起了评委们的兴趣。
“小江同志,你们这个一村一品的模式很有示范意义。”
郑会长临走时握着她的手说,“明天颁奖典礼,一定要来参加。”
送走评委组,江桃刚松了口气,展位前又涌来一批客商。有连锁超市的采购经理,有餐饮集团的负责人,还有外贸公司的代表……她和小林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江厂长,我们的花椒油能签年供货协议吗?”
“这个辣椒酱可以定制大包装吗?”
“产品出口资质齐全吗?”
直到闭馆广播响起,人流才逐渐散去。江桃揉了揉笑僵的脸颊,发现带来的样品几乎被拿空,名片盒也见了底。
“江厂长,咱们火了!”小林兴奋地翻着记事本,“光今天就有二十多家有意向的客户!”
江桃却盯着笔记本上的数字皱起眉头:“问题是,以我们现在的产能,根本接不了这么多订单……”
回到宾馆,江桃连夜给厂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值班的技术员小芳。
“小芳,立刻通知张支书和我爸明天早上开会。”江桃语速飞快,“还有,把咱们的产能报表和原料库存都准备好。”
刘婶挤到最前面,摸了摸光洁的设备表面,突然转身抓住江桃的手:“桃啊,婶之前说话不中听,你别往心里去。这厂子……真好!”
江桃反握住她粗糙的手:“刘婶,咱们一起努力,日子会越来越好。”
试生产选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第一筐新鲜花椒被倒入清洗槽,经过多道工序后,变成了色泽鲜艳、香气扑鼻的成品。当第一瓶“红山椒”牌花椒油下线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江桃却顾不上庆祝。她仔细检查着每一道工序,记录需要改进的地方:烘干温度需要微调、灌装精度不够、标签贴歪了……她的笔记本很快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别太苛求了,”张德海递给她一杯水,“第一次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江桃摇摇头:“张叔,产品代表咱们村的形象,一点马虎不得。”
正式投产后,江桃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库,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记录可查。她还设立了实验室,每批产品都要经过理化指标检测。
最让村民们惊喜的是工厂的用工政策。江桃不仅提供稳定的工资,还安排技术培训,表现优秀的还能去省城进修。村里几个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很快成长为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