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你别闹别扭了,陆团长已经开车来接我们了,我们赶紧走吧。”
江晚宁再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破旧的小床上,身上的衣服也是补丁摞补丁。
原主的记忆也随之涌来。
她目前所处的时间是1976年,地点是一个叫光明大队的偏僻小山村。
而她,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
母亲刘玉琴是父母为了换二百块彩礼,卖到了江家。
原主父亲是江家小儿子,是一个低能儿。
他倒是不疯,也爱干净,就是只有三岁孩子的智商。
刘玉琴嫁给他后,发现他其实人还不错,渐渐和他有了夫妻之实,怀孕生下了原主。
原主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疾病暴毙了。
这个时候,公婆嫌弃原主是女孩,对儿媳妇开始各种挑剔。
让她干又苦又累的活,却不给她吃饱。
原主也跟着受罪,五岁了,个子还跟三岁孩子差不多。
转机在一个月前。
因为大队所在县城突降暴雨,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部队官兵来这里抗洪救灾。
刘玉琴看到很多士兵在现场用身体抗洪,还吃不到一口热饭,便带着一口大锅去现场,搭了一个简易的灶台,给他们熬粥熬汤喝,还做了很多包子给他们吃。
原主当时就跟着妈妈,一起给士兵们发东西。
士兵见到原主,都夸她可爱。
团长陆明哲知道后,亲自召见她表示感谢。
警卫员张晓峰知道团长的情况,三十多岁,带着三个儿子,妻子在小儿子出生的时候难产去世,已经八年了,至今没有再娶。
他发现,团长很少主动和女人说话,却对刘玉琴不排斥。
他也打听了刘玉琴的情况,丈夫也去世了,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现在守寡状态。
最重要的是,刘玉琴其实读过高中,学历不低,而且长得十分漂亮,如果不是她自己提孩子,都看不出她生过孩子。
她因为营养不良,皮肤有些暗沉,但五官长得精致小巧,在人堆里特别扎眼。
不少士兵都打听过她的情况,说要跟她处对象。
张晓峰刚开始也不敢跟团长提这方面的事情,只找机会让两个人独处。
眼看着洪水退去,他们部队该撤离的时候,他才跟团长提议,问他想要媳妇不要?
“我现在带着三个兔崽子,一个比一个皮,哪有人愿意嫁给我啊!”
陆明哲自嘲。
其实,家属院不少大婶给她介绍对象,他都看不上。
陆明哲本身长得高大威猛,英俊不凡,对妻子的长相也是有很高要求的。
他之前的妻子,虽然是奉父母之命结的,那也是门当户对的结合,对方家世和长相都不错。
两人算得上相敬如宾。
他再娶一个的话,不说家世多好,只要相貌要出众一点。
张晓峰赶紧指了指正在忙碌的刘玉琴,
“我看琴姐不错,漂亮能干,肯定能把孩子们照顾好。”
陆明哲琢磨着,孩子们还是得找个人管着点,便同意了他的提议,主动找到刘玉琴商量结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