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通交代完,谢志南便回到国子监。
有些话张治通虽未明说,但会试策论题目已经很明显,答题方向他也告诉了谢志南,今日谢志南的种种表现,都让他十分满意。
……
距离会试还有几日,京都已经十分热闹,全国各地的考生齐聚京都。
像范志远刘鸿飞等人,通过自身实力就读国子监的,自然免受路上奔波之苦。
大部分外地考生,则要在路上奔波许久,甚至两三个月,耗费许多金钱,进京都赶考,进京之后,还有吃住的花销,根本不是普通农家子承受的起的。
自古以来,读书科举都是有钱人的特权。
京都各个客栈已经住满了进京都赶考的学子,有钱的住上等中等客栈,没钱的住下等客栈,一些农家子甚至住大通铺。
还有些住京都当地人的房子,京都普通百姓因为这场会试,也跟着赚了不少钱。
与此同时,京都赌场对于谁是会元也开了盘口。
元盛和谢志南两个人的赔率都很低,都是二比三的赔率,比如押注元盛获得案首二两银子,获赔三两银子。
刘鸿飞兴冲冲来找元盛。
前几次他都押了元盛夺得第一名,跟着赢了些钱,多了活钱,手头宽裕了许多。
“元盛,快别看书了,我有要事!”
元盛放下手中的书,“啥事?”看他贼兮兮那样,准没好事。
“你快跟哥哥说说,这次你有没有把握夺得会元?赌场的盘口已经开了,我下注去。”刘鸿飞一边说,一边给元盛按摩。
虽然有时候元盛会尊称刘鸿飞为刘兄,但是这小子贱兮兮说什么哥哥,元盛是不答应的,“又来找你义父探听消息来了。”
“快说快说,这次我准备把手头的余钱都押上,中了天天请义父吃涮羊肉。”刘鸿飞一边说,给元盛按得更加卖力了。
“千万别,我看过谢志南的策论文章,与我的文章各有千秋,更何况这次会试的主考官同考官都是两湖人,我觉得他得案首几率更大些。”元盛表情平静,“我虽然在诗赋方面强于他,但诗赋占比很小,最重要的还是策论。”
刘鸿飞听到元盛这么说,有些气愤,元盛如果能夺得会元,剩下殿试,皇帝一定会钦点元盛为状元,而如今就让那张治通搅合了。
如果谢志南凭自己的真本事,赢了元盛,夺得会元,他刘鸿飞当然心服口服,但如果凭借这些夺得会元,他刘鸿飞不服!
刘鸿飞咬牙切齿,按元盛的肩膀越来越用力,“都这样了,你不生气?”
“我又不是谢志南,你那么大手劲作甚?生气也没用,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元盛平静地说,他毕竟不是少年人。
上一世同样坐公交车,付同样的车票钱,有些人有座位,有些人需要站着。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
刘鸿飞看不得元盛这一副被现实打败的样子,“我不管,反正我要押二百两!在我心中,你就是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