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花皇朝的第一道防线全面溃败,
李靖、韦睿、苏定方、徐达等人对残兵败将发起追击之时。
中洲乾西南道配合大乾大军,对三圣皇朝的进攻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战果。
但要说最大的战果,还得是包括衍圣、白河王朝在内的八大王朝宣布向大乾投降。
之前张昭和李嗣业,被王忠嗣派去白河城劝降这八大王朝。
为了尽快解决这八大王朝的阻碍,让大乾的大军可以从北方进军三圣皇朝。
王忠嗣给他们考虑的时间是比较短的。
王忠嗣只给这八大王朝五天的考虑时间,
因为他们迁都过后的京都,离白河城的距离都是比较近的。
那点路程对于王忠嗣他们,连一天都不需要,
但还是考虑到了其他使者不可能有他们这样的速度,所以给了五天的时间。
白河王朝第一个向大乾投降。,
连五天都不需要,他们在第三天便给留在白河城的张昭和李嗣业作了答复。
白河王朝愿意投降。
之前张昭和李嗣业给这八大王朝做出了承诺,他们不需要考虑盟友的决定。
只需要按照他们的想法来做决定就可以了,大乾这边会保护他们。
所以他们不需要担心其他王朝的威胁,报复他们,从而影响他们的决定。
而白河皇朝第一个做出了决定。
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并且他们在当天就宣布了这件事,
同时也写了一封急报送往边疆,让边疆放弃防御,让大乾的大军进入。
可以说是非常的果决,很有诚意了。
而李嗣业也向南方的王忠嗣、郭子仪、李光弼、李晟、裴行俭等人传达了这个消息。
事实上是用不到5天时间的,
陆续又有王朝回来告知做的决定。
最终七大王朝都决定向大乾投降,
只剩下最强大的衍圣王朝还没有作出决定,毕竟衍圣帝原本就是比较痴迷于权力的一个人。
而衍圣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
衍圣帝王元景驾崩了。
而杀他的人是自己的儿子,
还有他的弟弟镇北王王元昊。
原本并不需要走上这样一条路。
但是王元景不愿意投降,
不论王元昊如何相劝,摆事实讲道理说明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
王元昊如此苦口婆心地相劝,
并不是为了衍生王朝的百姓着想,
他只是不想死。
毕竟他已经是返虚境了。
而且他才八十几岁,他有很长的时间可活,不像王元景只有天人合一境。
他没有必要为了王元景的这一点欲望,而葬送自己的性命。
但是王元昊还没有做好这个决定,也很难下定这个决心,毕竟王元景是他的兄长。
最终是王元昊的儿子,
也就是太子帮他做出了这个决定。
太子也是摆烂了,反正他也做不上衍圣王朝的这个皇帝,也不想死。
所以便出言相劝王元昊。
在太子的劝告下,王元昊最终做了这个决定,两个人一起背锅将王元景给杀死。
当然,对外宣称是王元景暴毙而亡。
而两个人一起杀,也能够让他们不会泄露消息。
而太子做了一天的皇帝,过了一把衍圣王朝皇帝的瘾,并宣布向大乾投降。
而镇北王王元昊则带着投降文书回到了白河城,将这件事告诉了李嗣业和张昭。
其中有什么蝇营狗苟,
张昭能够看得出来,但他没有点破。
毕竟这件事对于大乾是有利的,
没有必要什么事情都讲得很清楚。
而且王元昊和太子也是要名声的。
就这样,包括衍圣、白河王朝在内的八大王朝宣布向大乾投降。
当然虽然说是八大王朝,实际上只有六个半王朝的疆域。
剩下的一个半原本已经被三圣皇朝占据,其中绝大部分是衍圣王朝的地盘。
也可以说原本的衍圣王朝,就已经离覆灭不远了,是王元景不愿意放弃。
而他也走向了死亡的道路。
六大王朝的投降文书很快被送到边疆,因为是由王元昊还有几大王朝的将领一同送的。
南北方的投降文书同时抵达,并且边疆的城门大开。
北方的班超、杨素、韩擒虎和贺若弼等人负责接手北方的三大王朝。
南方的王忠嗣、郭子仪、李光弼。负责接手南方的三大王朝。
再后来乾西南道的后勤也会陆续北上,接手王忠嗣他们掌管的六大王朝疆域。
而杨素、班超他们也会率军北上,和王中嗣他们一起攻打三圣皇朝的南方。
不过想要接手六大王朝的疆域确实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所以目前攻打三圣皇朝的主力主要还是卫青、霍去病、岳飞、戚继光。
他们也给了三圣皇朝非常大的压力。
而且不论他们这边给的压力多大,
君九思和嬴晟都是不会离开朝圣城,来到前线阻止他们的。
因为项羽、九彩神鹿等人的行踪不明,而大乾已经上演过刺杀季星北的事情了。
君九思他们必须留在朝圣城保护君玄策不失,哪怕君玄策是返虚境也没用。
也正是因为君九思和嬴政没有行动,所以留在朝圣城内的聂政和方杀也没有行动。
原本聂政确实是打算杀入皇宫,去将君玄策给杀死了。
君玄策和君九思可以说是三圣皇朝的定海神针了。
如果能够将君玄策杀死,
将对三圣皇朝是一次重大打击。
对于君九思也是一次重大打击。
君九思对君玄策这个后代兼弟子,是抱有非常大的期望的。
哪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君玄策似乎有一点落后,张元桢、吕布等人。
但依然改变不了君玄策是目前三圣皇朝和百花皇朝内,最有天赋的年轻人。
在君九思看来,三圣皇朝和百花皇朝想要翻盘,君玄策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物。
如果聂政能够将君玄策给杀死的话,也能够彻底打消君九思翻盘的最后一点念想。
这样想要覆灭百花皇室和三圣皇室,也会变得更加的简单。
可以说君玄策就是君九思的最后一口气,君玄策之死便是压垮君九思的最后一根稻草。
聂政正在安静地等待着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