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号,东大开学第一天。
辅导员常威老师照例,是要点一下名字。
“韩一诺!”
班长姐声若洪钟的站起来,大声答应了一句。
这个春节,她家的生活质量不错,班长姐比去年又圆润了一圈。
常老师压了压手,示意她可以坐下。
“安知夏!”
神游物外的少女,似乎没有听到常威辅导员喊自己的名字。
前座的韩一诺用力咳嗽了一声,不动声色的撞了一下桌子。
“老班叫你呢。”
安知夏如梦初醒,站起来神情恹恹的答应了一句:
“到!”
常威叹了口气,目光不着痕迹的在她旁边的空座上扫过。
那里已经空了5个月。
这个混蛋小子,把学校当什么了。
等我逮到他,一定……一定……
常辅导员想了半天,也没能找出能威胁陈卓的东西。
毕业证?
别开玩笑了。
现在是东大求着他给毕业证。
能出一个压住top9的校友,就连调到冰城去的郑东强校长,都跟着面上有光。
“陈卓创业时的总部,是我批的。”
好几百集都没捞到出场机会的郑校长,最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个。
东大要是敢做出开除陈卓的决定,国内其他高校做梦都能笑醒。
就连陈卓去年冬天的期末考试没参加,各科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
不服?
那你也创立一个年利润超过50亿,上缴税收近10亿的大型商业化集团公司。
学校给你各科写100分都成。
没人敢拿陈卓不参加期末考试说事儿。
相反的,过年走亲戚拜年,若是说一句“我在东大读书,陈卓是我师兄”。
那待遇立刻不一般。
“坐,请坐,请上座。”这一类的是常规操作。
说这话的学生,经常会面对一双双羡慕的眼神儿:
“东大好啊,以后毕业了,不愁找不到工作!
那个谁,你表哥xxx是连海理工计算机系毕业,你看能不能跟陈老板说说,帮忙走个后门,去华耀公司上班儿?”
陈卓的名字,已经成了东大一张最令人骄傲的名片。
可以想象得到,今年夏天的高考,报考东大的学生可能会增加好几倍。
校长彭翎雄心勃勃,开会时大声宣布:
“今年的夏季招生,东大要跟top9掰掰手腕。”
至于连海理工,连海医科大,东北大学这几座985,完全不放在女校长眼里。
都是臭弟弟。
你们学校啥时候出了一个陈卓,再来跟我东大抢生源吧。
这种局面,气得几座985的一把手校长肝儿疼。
你说说,陈卓这孩子当初高考,咋就没报咱们学校呢。
堂堂985,被一个211的校长冷嘲热讽,真正是可忍孰不可忍。
陈卓表示:臣妾冤枉啊。
当初我不是不想报,是你们的门槛太高,我报了也进去。
搞不好还得滑档复读。
想到这些,正在教室里点名的常威老师,腰杆比刚才听得更直了些。
要说运气,自己的运气才是真的好。
第一次带班,就带出了陈卓这样的学生。
凭借这个荣誉,只要常老师自己不作死,退休之前混到副校长,是毫无问题的。
“张娜!”
“到!”
“杜小娟!”
“到!”
“………”
“陈卓!”
即使陈卓不在,常老师还是习惯性的念出了他的名字。
老常在用这种方法告诉班里的同学,那个特别有本事的家伙,也是咱们班里的一员。
“到!”早有准备的宋志峰,声音洪亮的回答了一声。
别小看了这个帮忙喊“到”,这可是宋老六历尽千难万险,又是撒泼打滚,又是请客吃饭,才从男同学群中杀出一条血路,抢到的光荣任务。
我替三哥应“到”,那一瞬间我就是陈卓。
宋志峰美滋滋的想着。
咦,不对劲儿。
怎么教室门外,也有人喊“到”?
是我过年吃肉太多上火,耳朵出现幻听?
还是教室太空旷,导致的回音。
正低着头兴致不高的安知夏,俏脸上浮起一抹狂喜,都忘了现在是在上课,直接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教室门口,站着一名吊儿郎当的大男孩,正露出痞痞的笑容,跟大家打招呼。
“兄弟姐妹们,好久不见,我都想死你们了。”
教室里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沉寂,紧接着所有人整齐划一的大笑出声:
“班长,我们也想你。”
陈卓尴尬的抓了抓头发。
靠,差点儿忘了,我好像还是常威老师指定的班长。
只是生性懒散的他,从来没有履行过哪怕一天的责任。
嗯,有韩一诺在,我可以躲在后面统筹全局。
“常老师,你好!”
大步走上讲台,给了自家辅导员一个大大的拥抱。
常威笑呵呵的道:
“陈卓,你再不回来,大家只怕都忘了还有这样一位同学。”
“别呀!”陈卓讪讪一笑:
“这不是觉得逃课太久,有些对不住大家,特意从京城给你们带回来礼物了么。”
班里叫张娜的女生特别活泼,站起来大声道:
“班长,你说的礼物是每位同学都有,还是只有某位特定的同学有,我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轰”的一声,98级汉语言文学二班的教室里,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某个穿着高中校服的女学霸身上。
脸皮薄的安知夏,羞涩的低下了头。
陈卓脸皮厚,打了个哈哈道:
“当然是每位同学都有!”
他将右手提的蛇皮袋子,“咣当”一声放在讲台上。
袋口散开的一瞬间,有眼尖的同学已经看到了里面的东西。
“手机,是手机!”
陈卓哈哈一笑:
“一个朋友是开手机厂的,有一批样机需要市场反馈,所以就找上了我。
没办法,大家也知道,你们班长是个好面子的人,朋友求到头上,这个忙咱们得帮。
那啥,一人领一台回去。
先说好,可不是白用,一个月后得把使用后的感受,写成书面材料给人家交回去。”
手机?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眼睛都直了。
2000年初,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高档货。
班里绝大部分同学还没有。
就算是有了,难道不能拿回去给男朋友,女朋友,或者家里人用么。
“班长威武,班长霸气,礼物都送大几千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