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见过那个困在骊山陵寝、被历史尘埃掩埋的嬴政,而此刻眼前的帝王,却在她的推动下,即将开启前所未有的征程。
“陛下的寿命已延至三十年。”她的声音坚定而清亮,“足以让大秦的旗帜,插遍日月所照之处。”
如今,她终于明白,所谓天命,从来不是阻止历史的车轮,而是让它碾过更广阔的原野。
刹那间,系统提示音如惊雷炸响 ——
【叮咚:恭喜宿主激活全部历史锚点,当前世界线已修改,全球统一进程即将启动】。苏陌茴单膝跪地,脊背挺直如标枪:“臣定当助陛下,让大秦威名传于四海!”
蒙恬的声音自观星台传来时,苏陌茴抬眸望向远方。
玄鸟卫的战旗在咸阳城头猎猎作响,与嬴政腰间的太阿剑、十二旒冕旒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冲破时空桎梏的壮丽画卷。这是凡人改写天命的黎明,是大秦文明迈向新纪元的起点。
一个由凡人改写的,属于大秦的,永不落幕的黎明。
............
半年后的渤海湾,千帆竞发。每艘楼船船头都矗立着昂首的青铜玄鸟,鸟喙衔着大秦最新锻造的司南,指引着未知的方向。
甲板上,堆叠的粮草陶罐印着“休沐”“劝农”“军功”等秦篆徽记,罐底工整刻着工匠姓名,将“物勒工名”的秦律传统带向远洋。
玄鸟卫的战旗以东县鲛绡制成,上面绣着咸阳宫壁画中的统一六国图,边角处的秦隶“凡日月所照,皆为秦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当第一缕晨曦照亮舰队,苏陌茴望着嬴政腰间的太阿剑。剑鞘上新刻的铭文在晨光中闪烁,秦篆笔画间巧妙融入西域粟特文与东瀛片假名的雏形,恰似文明交融的预言。
她知道,前方等待的不只是征服,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文明碰撞与新生。
咸阳城墙上,新刻的“日月所照,皆为秦土;江河所至,俱是王臣”铭文在海风中岿然屹立。
而她,这位穿越三十三次轮回的织梦者,终将与千古帝王并肩,在历史的长卷上,书写下属于大秦的不朽传奇。
玄鸟的羽翼已展开,文明的种子将随着舰队的航迹,在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跨越时空的参天巨树——
.....................
公元前207年,大暑。
西海之畔的流沙在烈日下蒸腾,嬴政的青铜战车碾过月氏人堆砌的玛尼堆,车辕上的玄鸟图腾扫落石堆顶的金箔,惊起盘旋的秃鹫,黑影如乌云遮蔽半边苍穹。
这是他亲征的第五个炎夏,车轼上刻着的征服轨迹已跨越葱岭,直指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柱,似乎,要将那古老的石柱也化作大秦版图上的刻痕!
“报!前方十里发现塞琉古重骑兵!”探马的甲胄上凝结着盐霜,胸前的玄鸟徽记在热浪中泛着微光。
嬴政抬手示意,冕旒下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苏陌茴展开的羊皮舆图骤然泛起蓝光,系统之力构建的三维地形在日光下流转,幼发拉底河蜿蜒成银链,塞琉古银盾军团的阵列化作赤色光点,绿洲边缘的象兵群则投下巨大黑影,如同蛰伏的巨兽。
“传旨五万精兵,引底格里斯河水灌敌营。”他指尖划过舆图上的新月沃地,“两万玄鸟卫火攻粮草,五万玄鸟卫结龟甲阵护粮道。”
话音未落,远处忽然腾起遮天蔽日的黄沙 —— 萨尔玛提亚的游牧骑兵正从侧翼袭来,手中举着的弯刀在阳光下连成银色的浪。
苏陌茴望着嬴政眉间隐现的黑气,那是四年前征讨阿兰国时,她这迷人的老祖宗又强行动用国运之力后留下的暗伤。
她悄悄捏碎袖中玉瓶,从系统空间调取的千年雪参化作白雾,顺着战车的流苏渗入帝王衣甲。
“陛下,暗伤尚未痊愈。”她的声音混着越来越近的战鼓,带着不容辩驳的坚决,“此战让五千精兵先试敌锋芒。”
随着一声令下,战场东侧的沙丘突然裂开。五千身着石棉漆甲胄的精兵如神兵天降,她们手中的喷火器喷出十丈火龙,正是苏陌茴参照《天工开物》改良的机关。
烈焰席卷草原时,塞琉古的战象发出惊恐悲鸣,疯狂踩踏己方阵营。而月氏骑兵望见玄鸟战旗猎猎飘扬,竟纷纷抛下弓箭,跪地献上刻着大秦篆文的降表——
那上面工整的文字,正是三年前“译经计划”播撒的文明种子,如今在战火中结出了臣服的果实。
自挥师西海起,嬴政的玄鸟战旗席卷东亚大陆。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柱覆上秦篆铭文,塞琉古帝国的银盾方阵编入大秦军阵,就连纵横草原的萨尔玛提亚骑兵,也将弯刀系上玄鸟图腾的红绸。
月氏商队驮着刻满秦隶的贝叶经穿行绿洲,阿兰国的巫祝开始用秦式龟甲占卜,这场持续五年的征伐,让数十个邦国的山河尽数纳入大秦版图!
当凯旋的青铜战车碾过函谷关,咸阳城的钟鼓响彻云霄——
嬴政站在章台宫阙,将象征军功的金错刀分赐三军,赦免令如雪片般飞向七十二郡。
整整七日,太液池畔篝火不熄,各国降臣与大秦子民共饮黔中春酒,羌笛与编钟奏出前所未有的和声,连渭水都被河灯映成赤色长河。
休兵的这两年间,苏陌茴在骊山深处筑起九转丹房。她以昆仑雪水为引,取蓬莱鲛人泪调和,在每个月满之夜为嬴政运功驱毒。
当最后一丝黑气从帝王眉间消散时,丹房外的桃林竟逆时绽放,花瓣上凝结的露珠映出北斗倒悬的奇景。
“先生可愿与朕再踏征途?”嬴政抚着腰间重新焕发光芒的太阿剑,目光投向咸阳宫墙上新绘的寰宇舆图。
图中尚未着色的西域诸国、南洋群岛与更遥远的大陆,正等待玄鸟旗的浸染。苏陌茴望着他眼中重燃的星火,将新制的星象罗盘收入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