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非遗:获鹿丝弦、斗火龙与太极拳的文化传承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获鹿丝弦、斗火龙与太极拳作为三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鹿泉人民的文化记忆与精神追求,是鹿泉区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获鹿丝弦:燕赵大地的戏曲瑰宝
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
获鹿丝弦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40余年历史,是流传于石家庄、鹿泉、平山等地的地方传统戏剧剧种。其声腔为元、明流行于燕赵的小令,分为东路、南路、西路、北路和中路五大派支脉,获鹿丝弦属于中路丝弦,是牌腔与板腔共存的综合体。获鹿丝弦唱腔流畅优美,字音清晰,激越悠扬,时而如怒涛翻滚,时而如瀑布急泻直下,极具燕赵慷慨奔放的人文地方气息。其以真声唱字,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全部音域是两个八度,下方八度用真音,上方八度用假音。唱词最后一字,以六至十二度向上大跳后,用假声下行,级进甩腔,这种尾腔翻高的唱法俗称“炸音”,为获鹿丝弦所独有,达到其他剧种不能达到的高度。
表演风格与剧目传承
获鹿丝弦的表演风格追求热烈、奔放,各行当都有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程式动作。除甩发、水袖与各种台步外,丝弦还有一些特殊技巧,如抖髯口、靴子功、耍帽翅、耍手帕、耍鞭等。生角与旦角崇尚技巧,表演细致;花脸动作富有张力,粗犷豪放;丑角表演诙谐、幽默。获鹿丝弦的剧目丰富多样,以越调为主,至今还保留着中国戏曲的一些原生态成分。经典剧目如《空印盒》等,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曾出国演出,引起全国轰动。
传承现状与保护措施
近年来,随着老一辈丝弦艺人的逐渐退出舞台和年轻演员的流失,获鹿丝弦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为保护和继承这一传统剧种,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全面普查获鹿丝弦,对有关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录音、录像、建档和收藏;深入挖掘获鹿丝弦相关资料,对获鹿丝弦的唱词曲目进行搜集、深入研究;定期举办以获鹿丝弦为主题的群众演唱活动;剧团排演出一台代表剧目,进行专场演出,增强群众认可度;通过媒体与网络,广泛宣传获鹿丝弦,扩大影响力。
二、斗火龙:悬空斗偶的民间奇观
历史渊源与表演形式
斗火龙,又称斗活龙,是一种流传于河北井陉地区一带的民间艺术,在鹿泉区也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始发年代已无据可查,但据老人讲述,最少也有三百余年历史。斗火龙原为山西在获鹿县南关潭沟街铁货栈内几个有钱人取乐而设,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杂耍艺术。表演时,艺人们搭起帆布棚,棚内是滑车、道具和表演人员。棚对面搭有两根高六米左右的木桩支撑的木架,上有滑车,木架到棚内的滑车拉有用白蜡打光的三根绳索,两头固定,作为动物的“跑道”。道具主要是用粗布等材料制作而成,用棉花填满,一般有龙、蟒、蛇、狗、兔、鱼、龟、蜘蛛、猴等动物造型。表演时,操作者根据故事情节扯动绳索,使道具角色做出复杂的动作,类似悬线木偶。
艺术特征与社会影响
斗火龙的艺术特征鲜明,创意独特。动物形象逼真,表演场面宏大。表演时大鼓大镲助威、烟火助兴,号角长鸣,云天雾罩。斗火龙共计有二十多个节目,每个节目自出场到收场因动物大小不同、情节不同、表现故事不同而表演时间长短不一。大多在30分钟至60分钟间。音乐有时优雅欢畅,有时奔腾豪放,十分好听。各种动物口中都能喷火,有的透蛋,有的能放烟,制作工艺精湛,道具景物真实,流光溢彩,动物打斗似真物再现,小巧动物轻飘曼舞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斗火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人们的凝聚力,成为井陉春节期间民俗文化活动的保留节目。
传承现状与未来展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斗火龙这一民间艺术也面临着传承的困境。由于表演一次开支过大且需要多名演职员操作才能完成,近年来斗火龙的表演次数逐渐减少。同时,一些老艺人也相继去世,使得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面临更大的挑战。为抢救这一民间艺术,鹿泉区政府和文化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重新挖掘整理斗火龙的表演技艺和道具制作方法;加强对年轻艺人的培养和传承;通过媒体和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斗火龙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等。
三、太极拳:道家文化的武学传承
历史渊源与流派特色
玄岳三丰太极拳是太极拳鼻祖张三丰真人所创的一种拳术,经数百年一脉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创拳之说在《张三丰全集·拳技派》《王征南墓志铭》等正统图书典籍和金石篇中多有提及。玄岳三丰太极拳过去只传承于道门之中,也使得其不为更多的世人了解和认知。抱犊寨为北岳佐命,唐宋经典中均有记载。抱犊寨金阙宫位于鹿泉西郊,为华北“三丰派”祖庭。据《鹿泉县志》记载,三丰祖师曾书“抱犊福地”于崖。自“三丰派”第十六代高道郭资明道长(号白云)于明崇祯九年主持教务起,传承十四代,历经三百七十余年。
表演风格与技艺特点
玄岳三丰太极拳与其他太极拳种连绵的风格不同,其表演风格较为飘逸,出拳动作速度稍快,整套拳法如行云流水,利落灵动。玄岳三丰太极拳讲求三套功架、三种道理、三层功夫、三阶次第、三种境界、三层劲力、三阶练法。三丰太极拳总谱三十六大势,合天罡混元之数,一势三动,计一百零八式。有五行(进、退、顾、盼、定),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称太极十三势。玄岳三丰太极拳三十六大势之拳谱口诀,一势合三化,计一百零八变。环环相扣,滔滔不绝,真气鼓荡,形神合一,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以虚证实,由实还虚,松静自然,动变无迹。
传承现状与发展成就
自2013年起至今,邓元富道长带领玄岳三丰太极门团队,参加多届“国际武当演武大会”,参赛队员饱满的精神、精湛的技艺惊艳四座,赢得观众的赞叹和评委们的青睐,以优异的成绩载誉归来,共计获得金牌70余枚及银牌、铜牌共计百余枚。邓元富道长在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武林百杰”“武林名家”“名门名派名师”“推广中华武当内家拳的先进个人”,并受聘成为武当拳法研究会副会长。此外,玄岳三丰太极拳还在南海山小学建立传承基地,并登上当年鹿泉春晚等舞台进行展示和推广。
结语
获鹿丝弦、斗火龙与太极拳作为鹿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温度。它们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精神的延续。在当代社会,鹿泉区通过政策支持、教育普及、产业创新等举措,让这些非遗项目焕发新的生机。未来,随着更多人参与非遗保护,这些文化符号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