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身为禁卫军统领,乃是这支皇家嫡系部队的灵魂所在。
如今,却被栖霞军斩落头颅,扔到了金銮大殿之上,无疑是对仍坚守在皇甫英雄身边禁卫的一种沉重打击。
毫无疑问,当吴凤人头被扔进来的瞬间,大梁禁卫的军心产生了决定性的涣散。
自家主帅都死了,皇帝也被困在自己的金銮殿上,犹如困兽,进退无路。
那站在那些禁卫士兵的角度,抵抗还有任何意义吗?
如此情形之下。
没等仍处绝望中的皇甫英雄回过神来,殿中与殿外的千余禁卫就已露出怯战投降的迹象,甚至有人主动丢掉了手中的兵器。
栖霞军仅靠区区数万人,就击破了这座号称大梁永不陷落的百年古都,三千火铳手直入皇宫,如入无人之境,就连禁卫统领都已阵亡。
这在任何人看来,皇甫英雄都已是大势已去,皇权将更迭。
负隅顽抗,再无意义。
还不如弃械投降,兴许还能苟活。
而当皇甫英雄听见殿外的喊声时,内心已然破防。
只因他听得出来说话的三人是谁,而这三人若已经在一起,那他便等同失去了所有力挽狂澜的希望。
殿外。
皇甫萱骑着马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与仅剩的千余禁卫军对峙着,丝毫不惧对方会突然袭击。
到了现在,禁卫军已是穷途末路,再难有取胜固守金銮大殿的可能。
若非此时皇甫萱叫停攻势,只怕面前已是满地死尸,又有谁敢轻举妄动?
身侧,皇甫俊与丽妃并肩而立,同样将目光投向殿内,神色各异。
如果是当初皇甫萱起反心,只是为了能够掌控自己命运,不愿再做皇帝手中的棋子。
那么在回朝之后,惊悉皇甫神奇返京,自己的兄长和母妃惨遭软禁,便更加坚信了她的决心。
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兄长与母妃,她都别无选择。
要么自暴自弃,甘愿充当皇帝的棋子与皇甫神奇重新上位的垫脚石,要么殊死一搏,起兵夺位!
而她既然选择了后者,又怎会想不到夺位之战开始后,自己的父皇可能会用兄长和母妃做筹码?
早在她从栖霞潜行至梁京时,就已暗中传信给云峰夫妇,让二人设法在宫城大乱时设法救出皇甫俊母子。
宫城一旦陷落,又失去了皇甫俊母子这两个人质,皇甫英雄将再无底牌。
皇甫萱若没有这点觉悟,便不可能起得了兵。
火器营炮轰宫门之时,昆仑族留在宫中的细作就已潜入东宫,带走了皇甫俊母子。
这点,倒是出乎皇甫英雄的意料之外。
当他从朝臣口中得知造反之人是皇甫萱,并且宫门已经失守,想要拿皇甫俊母子做挡箭牌时,已然晚了一步。
“禁卫军听着,栖霞军为清君侧而来,不以屠戮为目的。眼下强弱已现,胜负已分,尔等若愿弃甲,可留下性命。反之,就别怪本公主无情!你们有三分之一炷香的时间考虑,过时不候!”
“栖霞军听令,燃香烧尽之时,覆灭眼前一切阻挡!”
见到殿内的皇甫英雄不曾回应,皇甫萱冷笑着,转而对殿前的禁卫军震慑道。
“得令!”
“禁卫军,缴械不杀!”
皇甫萱身后的一众将士齐声喊道,满是肃杀之意。
声音洪亮幽远,令禁卫军闻之色变。
话刚说完不久。
一名负伤的禁卫首领排众而出,黯然道:“禁卫军也和普通人一样,家中有妻儿老母要照顾,希望九殿下能坚守承诺,饶过这些将士性命!”
“禁卫第三营,全部人放下武器!”
说完,便当先丢下了战刀,并下令部下全员投降。
这倒不是说在皇甫英雄的统治下,大梁朝廷已无忠臣。
而是因为...此时逼入皇宫的是皇帝的第九女,当朝九公主,在大梁极受敬重的女战神,北域军主帅皇甫萱!
皇甫萱起兵造反逼宫,虽然与禁卫军形成了对立局面,但归根结底都是皇家自己内部的矛盾,并不涉及外部势力的干扰。
若此时是李宣旗下的虎威军带头,那估计这群禁卫并不会轻易投降。
不论如何腐朽的古代政权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忠臣,存在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
不过当只是涉及皇室内部权斗,没有外部势力入侵时,这种“气节”便不会表现得那么强烈。
在这群禁卫看来,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就算他们负隅顽抗到最后,亦无法改变什么。
甚至连个忠肝义胆的名头都没有,那又何须执着?
皇甫萱一旦夺得大权,必然会丑化所有反对她的人,忠臣之名只会留给助她夺位之人,而不是那些最终为保护皇甫英雄而死的将士!
这点毋容置疑。
自古往今,话语权永远都在胜利者身上!
再怎么忠勇,若败了,都只能是臭名!
横竖都是皇甫家自己内部的战争,皇甫英雄败局已定,继续跟着他死守到底,后世也不会流传这群禁卫如何忠勇。
因为皇甫萱这个新帝,会美化自己的造反,撰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而她素有贤明之名,爱民如子,既开口扬言要放过投降的士兵,那大概率就不是说谎。
她本可直接下令强攻,却愿意给这些禁卫一个机会,又何至于食言?
这个禁卫首领的选择,无疑是明智的。
片刻后。
大殿前的禁卫大部分已经放下武器投降,仅剩百余人退入殿中,仍守在皇甫英雄前面。
皇甫萱见此,倒也信守承诺,摆手示意栖霞军让开一条道,给这群禁卫一条生路,并沉声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尔等将暂且关押在皇宫大牢,容后处置。死罪可免,但再无执戟之可能。”
她深知,即使要尽量减少杀戮,放过这群禁卫,却也不能现在就让他们离开。
否则,他们若是重新武装起来,便是养虎为患。
唯有先行关押,之后再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逆子,逆女,一群乱臣贼子,竟然谋逆作乱,简直罪该万死!”
“是朕一时心软,让尔等有机可乘...果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朕早该将你们一家三口赐死,不,就不该让你们这两个孽种出世!”
“当年和亲之时,朕就该一剑杀了丽妃这个贱人...”
正在这时,殿中传出皇甫英雄悲愤的怒吼声。
皇甫萱听了,却是脸色平静,缓步走向大殿。
对于皇甫英雄的辱骂,似乎早有预料。
殿中。
皇甫英雄在百余禁卫的保护下,倒坐在龙椅上,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十岁,两眼无神,空余愤怒。
那顶曾经代表着他无上地位的皇冠,被他扔在地上,宛如敝履。
那一头乱发,气得胸口不断起伏,狼狈的样子,再无昔日大梁国君的半点威严和架势。
皇甫萱走到殿中央,当众跪下,朝皇甫英雄行了个标准的跪拜礼:“儿臣叩见父皇!”
皇甫英雄却转过一边,怒斥道:“畜生,朕没有你这样的女儿!你谋逆逼宫,还有脸唤朕父皇?”
皇甫萱起身轻笑,“父皇息怒,可莫要气坏了身子。你可不认我这个女儿,但萱儿却不能不认你。”
“哼!乱臣贼子!你和你那卑贱的母亲一样,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朕自幼对你宠爱有加,如今你翅膀硬了,竟要抢夺朕的皇位?当真该死!”
“呵呵,宠爱有加?”
皇甫萱语气骤然变冷道:“亏父皇说得出口!你若对我们母子三人宠爱有加,当年便不会在得知母妃怀有身孕后,避而不见,充耳未闻,乃至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来过母妃的韶华宫!”
“同住在这偌大的宫中,阿兄九岁才见你第一面,萱儿十一岁生辰时回宫,你路过韶华宫,见小有喧闹,入内方才第一次正眼看我!而我...也是那时才第一次见到父皇本人。要不然,你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个第九女吧?难道父皇口中的宠爱有加,就是这般?”
“阿兄自幼聪颖,才学冠绝宫中一众皇子,这才引来你些许关注。萱儿八岁出宫跟随皇叔从军,可以说是在军中长大。若非小有战功,承蒙皇叔数次举荐,你岂会对我另眼相看?”
“而皇甫神奇霸道专治,仗着自己是皇后所生,从未将我们这些弟弟妹妹放在眼中,更别谈什么兄慈弟恭!你对他百般容忍,肆意纵容,乃至他曾趁你中毒昏迷,企图夺位,你都可以原谅!相比之下,你对我们一家三口何来的疼爱?这一切是为什么?”
“是因为母妃是外邦和亲秀女,非你族类。我和阿兄有一半的西楚血统,所以就该被你忽视,任人欺凌?母妃虽有贵妃之名,但这些年在宫中的待遇连一介才人都比不上。就连宫中内侍太监都敢明着克扣韶华宫的月钱,并盗取母妃的饰物卖到宫外!”
“而当年皇甫神奇造反失败被贬,你提拔阿兄担任少君之位,恐怕并非看重他的才华吧?是觉得阿兄心性纯良,没什么城府与野心,且对你愚忠敬重,不会有异心,更不敢忤逆的意愿,更加容易控制吧?”
“阿兄这个少君之位从来都不是你真心想给的,你不过是想让他帮皇甫神奇占住位置!皇甫神奇才是你心目中最好的儿子,从他一出生,你就将他当成未来的皇帝在养!不论他犯了怎样的过错,你都可以原谅,只因你在他身上看到了你年轻时的影子...他和你一样冷血无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纵然牺牲整个天下也在所不惜!”
“你的野心很大,得到大梁天下仍不知足,还想谋夺整个中原!为此,你不惜与倭族人合作,与赵亦凡合谋,只为等待一个契机,引起五国混战,坐收渔利,完成你心目中的千秋大业!十几年前,西楚的那个人联合赵亦凡、坂田共同制造了平洲虎威军的谋逆事件,便是你撮合的吧?”
“你一面与那人暗中合奏,一面又怂恿赵亦凡和坂田参与其中,除去李仕泯,是想引起西楚内乱,好让你有机可乘!当年赵彻刚刚问鼎楚京,根基未稳,若虎威军暴动,战火再次烧遍整个西楚,你岂非就有了出兵帮助友邦平乱的借口?而你只要能名正言顺进军西楚,就不会再撤兵了吧?”
“但你万万想不到的是,你心思缜密,西楚的那个人却比你更加深邃!因为那个人的原因,李仕泯死后,西楚并没有如你所愿那般发生内乱。反而是你鼎力支持的盟友赵亦凡,被彻底赶出了西楚国境!你失策了...”
“你本来只是想除去李仕泯一人而已,留下满是怒火,急于复仇的虎威军。如此一来,虎威军必然立马举旗造反,西楚内乱,你再借口出兵帮助赵彻平乱,实则是想挥师楚京之后,就夺了西楚的社稷!”
“可那人洞悉了你的两面奸计,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整个虎威军都给杀光了,让你企图借虎威军制造西楚内乱的阴谋无法得逞。当年的虎威军主力覆灭,已无力替李仕泯报仇,赵彻也就不必再向你求援!”
“在父皇你的字典中,对我母子三人根本就不存在“疼爱有加”这个字眼!有的只是谋局与利用,乃至是杀机!此番萱儿若不反,待你彻底根除蛮夷人这个后顾之忧后,是不是就该对我们下手了?”
“你下旨训斥阿兄与母妃,将他们禁足宫中,又任命皇甫神奇为监军,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而你对我例外,并非良心发现,只是想让我死在大漠,死得其所,死前再为你尽最后一份力,对吗?”
“这就是你给女儿的疼爱有加!”
她声色俱厉地质问道,一口气将平生的怨气都给撒了出来。
说到最后,已是眼眶通红。
外人眼中,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梁九公主,北域军女战神,风光无限。
实则,生在这冷血的深宫之中,背后承受了怎样的痛苦与委屈,却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而令人难以想到的是,梁帝皇甫神奇居然也参与了十几年前对平洲虎威军的屠杀事件,而且...还是幕后推手,乃至企图将另外的三方势力玩弄于鼓掌之间。
这位在五国邦交之中,极显低调,素有温善之名的大梁皇帝,私底下内心竟藏着谋夺整个天下的野心。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此时的皇甫萱竟似乎完全洞悉了他的阴谋计划。
皇甫英雄脸色变干,震惊道:“你...你...你怎会知道这些...”
皇甫萱冷笑,张口欲言。
却被另一道声音蓦然打断:“陛下很惊讶?是我告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