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5.胡说八道

当青佩拿到了太子送来的两块入场铜牌时,并未多想。在她看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要拿到两面铜牌,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吗?直到青佩进场时方才知道,能得到铜牌十分地不易。

大都的黑市上,一面佛道论辩大会的入场铜牌,价格已经炒到了五千两银子,就算如此,也没听说过谁成功买到了铜牌,因为根本没有多余的铜牌。

朝廷下令由礼部主持这场论辩大会,对佛道两教人员的入场资格严格审查。礼部规定,凡入场的佛道两派的人,必须出自名教大派,不但要有受箓证明和度牒,还必须由本门得高望重的真人和道士的推荐信,佛道两派各有一百个名额,发给铜牌,多一个也不给,入场时要查验铜牌,无牌者一律不得进入会场。

会场选在皇城东边的永固坊,这里原是一座武库,后来经过改建,成为礼部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永固坊长宽各约百十余丈,青石铺就,是一座巨大广场,广场正北面建有高大的承天宫,承天宫虽比不上皇宫的宫殿,但也气势宏伟,三层楼阁建筑,雕龙画凤,极为壮丽。承天宫前面有一个三级石台,名叫鸣玉台,方约十余丈,过去是武库守卫的点将台。承天宫左右两边各有一排房子,称之为东庑、西庑,如同两个护卫,守护着承天宫。

礼部的人早将永固坊用栅栏圈了起来,只留下一个出入口,有兵士守着,礼部官员亲自把门,查验入场铜牌。

论辩大会开始那天,青佩早早带着百里光来到永固坊,却见会场周围早已经挤满了人,等候入场的、看热闹的、趁机做小买卖的,简直将永固坊围得水泄不通,青佩粗略一估计,怕是有上千人之多。

好容易挤过人群,又排队等候了半天,青佩和百里光才进到场里,百里光一脸兴奋,一路走一路东张西望。

对于佛道论辩大会,青佩虽然也有些好奇,但相比较而言百里光的兴趣更大,她向太子索要铜牌,更多还是为了百里光。青依虽然提出要将百里光带走,但青佩看百里光依依不舍的样子,心一软,决定将他留下,她答应青依,过些日子再将百里光送去青依身边。

青佩和百里光正在随意走着,忽然被人喊住,青佩一看,认得那人是禁军统领曾默。

曾默显然认识青佩,他告诉青佩,佛道论辩大会共举行三场,第一场在东庑举行,第二场在西庑进行,最后一场才安排在正面的承天宫内。

青佩听了,点头谢过,和百里光转向东边的那排长房,却见不少人已经等候在那里了。这群人大约有三五十个,自觉地分作两堆,其中一堆里面有十多个光头,显然是佛门弟子,另一堆人除却个别头戴纯阳巾的道士,装束上却是各色各样都有,看不出到底是什么身份。

看到青佩两人过来,那两堆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他们,但只是扫了他们一眼便不再关心,青佩早就知道,能进入会场的人都极不简单,但他们二人显然是看热闹的人,也并没有多少人注意他们了。

百里光见了那几个光头很好奇,刚要过去细看,青佩却将他一把拉到了另一边,因为入场时,有人早就告诉过他们,他们所持的铜牌的一面刻着个“道”字,因此要站在道士一边,不能随便乱站,否则不能保证会出什么意外。

大约等了没多久,东庑一排大房子的门开了,众人一拥而入,青佩等也随在一个道士后边进到里面。

这东庑房子外面看是一间间的房子,到了里面才发现,每间房子都是用木板隔开的,为了容纳更多的人,现在房子间隔的木板已经卸下,整个东庑已成为一大间狭长通透的长方形大房子,道家的人占据了北面,佛家的人便站到南面,南北相隔五丈余远各有一张长条桌子作为分界,桌子后面各摆了几十把椅子,双方的人便自寻坐的地方,佛家那边的人一个挨着一个坐着,形成密密一撮,道家那边却是随随便便,各寻坐处,人数不多却散布半个房间。

一进房间,青佩便觉得耳朵里嗡嗡直响,佛道双方人员一改在外边默不作声的状态,相互讨论起来,起初声音还小,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大,再到后来,却早见有个道士站在桌子前,向佛家那边的人指点着大声说了起来,和尚那边也不甘示弱,同样有人站在桌前,向这边说话。

“不是说辰时才开始么?怎么就先辩论了起来?”百里光有些不解地问道。

青佩也不明白是不是辩论开始了,她看看维持秩序的两个官员模样的人,似乎在竭力劝说双方,可刚刚将两人制止,另外一个道士和一个和尚却又隔着桌子嚷了起来。

“啊,那边的遥月禅师,我有一问题请教。”

“哦,原来是荣青真人,有话请讲。”

“遥月禅师,我太上老君化胡一事,时间、地点确凿无误,为何你们却死不承认?”

“荣青真人所说确凿无误的时间地点出自哪家经典,可否说来听听?你作为真人,可不要学三岁玩童,信口胡说。”

那两个官员无奈,转头又去制止这遥月和荣青真人,但板着脸说了几句,却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那两人根本不听他们的,而且双方的人站起来说话的越来越多,到最后两个官员只好摇摇头,让他们争辩去了。

就这样,东庑里的第一场辩论开始了,具体开始的时间谁也说不清,而大家辩论了些什么青佩也根本听不清,因为所有的人似乎都在说话,一时间人声鼎沸,直要将东庑的屋顶给撞开去。

在一片嘈杂的声音中,青佩感觉脑袋里似乎正被源源不断地灌进豆浆,不到一个时辰,便觉得昏昏沉沉,几乎不知自己处在什么地方,好在旁边有百里光照应着,她才勉强支撑下去。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一个半时辰,这才略微安静了一点,青佩抬起晕眩的脑袋,这才发现,双方大多数人已经闭口不谈了,而是相互怒目而视,唯有两三个道士,与四五个和尚还在隔着桌子吵着,其中尤其以一个满脸胡子的大汉引人注目,因为他嗓门大、气势足,一时倒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目光。

只听得他道:“说到胡字,我老胡最为清楚,胡字,古月也,那是什么意思?也就是古代的月亮,古代的月亮与今天大致相同,也是光而无毛,便似和尚的头,所以讲,老子化胡,不就是化为和尚么?”

“胡释主,方才已经说到,老子化胡本无其事,怎能就谈到胡字上去了?”一个和尚强忍着愤怒道。

“本无其事?不见得吧?我师门流传下来的典籍中便有老子化胡的记载,你怎么会凭空就说什么本无其事?”

“你师门有所流传那能算得了什么?需要官家典籍中所载方可为凭证。”

“和尚,难道就因为我师门并不出名,你们就另眼看待?你们口口声声众生平等,所作所为又哪里是众生平等了?”

那和尚听了,一时语塞。另一个和尚一见,忍不住骂道:“杂毛道,净是一些歪理。”

那满脸胡子的大汉一听和尚出口不逊,精神为之一振,对众人道:“诸位可都听见了,我好心给他们讲道理,这和尚却张口骂人,这就怪不得我了。”说完,转头对那和尚骂道:“你个六根发臭的秃驴,本来就生得不成人样,剃个光头就冒充葫芦,你以为自己可以做瓢啊?我看你这个样子,你别修什么行了,你这鸟样子还是早早轮回重造吧。”

一番话骂完,气得对方那和尚脸色变青,若不是旁边有人拉住,立即就要跳过来与这大汉拳脚相见。

青佩听得面红耳赤,欲要拔脚溜走,却怕别人怪罪,只有掩而不听,不过那大汉的名字她还是听到了,姓胡,名叫胡途。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伏妖诛邪录诸天:从共和国开始综武:授徒返还,开局收徒白狐脸剑仙诗在酒霸天龙帝开局一支烟,我能穿梭万界重生自华山开始综武,我大秦四皇子,镇压六合!青云路之江湖恩仇巫颂大宇微尘一剑天鸣高武:猛练龙象般若功横推一切敌九二洛神赋武周仙缘谁说小书童拔不出君子剑的我穿成了修仙界稀有物种倚天之重建武当女妖当剑仙怎么这么熟练?人欲师兄今天想开了吗神雕杨过,弥补所有遗憾夫君头上有点绿仙门倒爷太上执符女鬼升级系统:拥抱冷面BOSS都市最强仙狱仙子请自重弃宇宙主神你别太离谱全仙门只有我一个魔修大道韶华万妖圣祖无上真仙(校对版)重生之都市修真者暴君的小皇后她超甜的如来必须败轮回修真诀我取灭绝做老婆九天剑神校花的贴身黑猫八卦钥匙重生笑傲,开局获得逆天悟性仙路争锋我有一颗时空珠九仙图怒剑破金刀花痴太监俏寡妇我靠表情包杀成一字并肩王!
骑士书屋搜藏榜:焚天武神邪王宠冥妻方尘的小说免费阅读雾隐六道参天玄人间魔道行洪荒:无敌从跳槽签到开始我,截教大师兄,加入聊天群大理国外传炮灰男配有点难女配来作妖了我在上古牵红线北凉王:从纨绔到天下第一炮灰才是真壕帅[穿书]众世风越沧海刀来启示录封神:我家师尊是火灵圣母明末大宗师正经的公子增加了不死神凰从凡人国君到仙道人皇十方乾坤武帝归来朝天一棍扇舞江湖纵横修仙之无敌傲世无双:绝色女仙要逆天尘炉刘阿生的江湖人生我抢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有一个不靠谱系统江湖神侠夫君头上有点绿开局全点防御,我震惊万人人在射雕,开局救下李莫愁被逐出师门的我才是最强者带着数理化系统去修仙我慾成魔全职修仙高手穿越之女主只想佛系夺嫡太危险,我选择当魔教教主长生仙路嚼龙双果实在异人界的逆天改命洪荒之万界妖帝踹下龙榻:朕的皇后太凶残重生国民男神:吾神万万岁神女傲九天雪山神锋传剑如夕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鬼灭:从炎柱继子开始寒窗十年中秀才,方知此世是神雕穿越之纵意诸天综武:开局胖揍武林神话笑傲之岳不群当主角综武:不正经的是日记,不是我武侠:姐姐们,轻点,轻点啊!不良人残尸败蜕尸祖降臣重生赵志敬,开局学会九阴和九阳穿梭在电视剧里的我五胡烽烟起:北望神州血与火斗战万界莲花楼之天下局斗罗大陆之灵焰武侠:张无忌的修仙签到系统破城雪观影:杨过断手,众人惊呆了张无忌穿越到神雕世界综武:浪荡不成被反推我的短视频震撼了综武金庸世界的幕后黑手神雕:开局剑冢,绝代剑仙神雕:我想看黄蓉穿黑丝有什么错重生鹿鼎记华山留守弟子:西北称王灭鞑靼综武:我的小卖部通万界综武:江家商行满界,综武藏玄机娘子,我真是杀手奇怪,我一宇智波怎么能用木遁?神雕开局,黄蓉送华筝入怀中开局日向,我的功法来自华夏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少年歌行之锁山河星河寥寥香江:从街头到全球之巅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我在六界磕CP倚天屠龙纪晓芙大唐问道:逍遥万界游综武侠:摸鱼系统袖里霜华1莲花楼之渡莲者为药云梦双璧录帝王强制爱,暗卫无法逃武侠:躺平就变强,见证整个江湖杨过:头戴虎头帽,谁来和谁闹两个失忆的百岁老人:门后终极天龙八部后传之风云再起综影视:女配的野心是称帝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