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皇后的声音再度响起,宛如寒风中的一缕轻烟。
“娘娘,其他的小主们尚能克制,明白事已至此,不宜多言,更知晓自己的身份地位。然而,淑妃娘娘却全然不顾,即便是失望至极,也不该如此失态。皇上未曾带她同行,她却依然口无遮拦。她究竟以为自己是谁?娘娘您是皇上的正妻,而其他人呢,似乎完全不懂得何为教训,一再挑战底线,甚至迁怒于皇上,抱怨连连。若皇上得知此事,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娘娘,您必须与皇上沟通一番。您虽宽容大度,不予计较,但淑妃娘娘……”
嬷嬷与宫女们回想起之前淑妃肆意传言,导致皇上派人上门的情景,如今淑妃又故态复萌。本就被禁足的她,若皇上再得知此事……
皇后静静地注视着她们。
“娘娘……”嬷嬷与宫女们见皇后不语,心中忐忑。
皇后并未遗忘淑妃之事:“本宫心中有数。”她一直铭记于心。
“娘娘……”听到皇后的回应,嬷嬷与宫女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皇后见状,轻声道:“本宫知道你们担心。淑妃此举,不过是因贤妃离开围场心生不满,并非针对本宫。”
“老奴、奴婢明白。”嬷嬷与宫女们纷纷点头。
“贤妃被带走,却未与本宫同行。淑妃虽未提及,但本宫猜想,贤妃或许是跟随在皇上身边,那辆马车中定有她的身影。”皇后回想起派去打探消息的宫人。
然而,宫人尚未归来。
嬷嬷与宫女们也想到了这一点。她们随皇后离开围场,自然心知肚明。
“皇后娘娘,贤妃娘娘……”
“还有贤妃的侄女。”皇后突然打断她们的话,心中似乎想到了什么。
“贤妃娘娘的那位侄女,之前曾与娘娘家有婚约之人,娘娘上次……”嬷嬷欲言又止。
皇后陷入沉思。
不久,宫人归来。皇后一问之下,果然得知贤妃随侍在皇上左右。皇上竟舍弃贺大姑娘,而带贤妃同行。
“皇上对贤妃愈发不同了。”皇后端庄的面容上掠过一丝不悦。
对于那辆马车中的人选,皇后已无需多问。
与此同时,太后在送走宁嫔后,也得知了这一消息。
“这个皇帝……”太后轻叹一声。
“贤妃还带着她的侄女一起?”太后又问。
“是的,太后娘娘。”秦嬷嬷恭敬地回答。
太后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皇帝带的是贤妃,难怪之前无人知晓。那辆马车中的人,想必就是贤妃与她的侄女了。无论这是无意还是有意……”太后不愿再想下去。
秦嬷嬷心中也明了。
“太后娘娘,贤妃的侄女已许配人家了吗?”太后思索片刻,似乎记得那侄女已订婚约,但一时想不起是许配给了谁。
秦嬷嬷知道太后并未太过关注此事,于是提醒道:“贤妃的侄女许配给了翰林院的卫谦。”
“哦?”太后闻言,似乎听出了些许端倪。
秦嬷嬷也想到了其他可能。
当女人们暗自较量之时,慕容硕见到了卫谦等人。他们行了一礼,汇报了情况。
慕容硕询问一番后,又见到了其他信任之人。
同时,他还见到了另一些人。
在巡视完大军后,他随安公公一同接见了王公大臣。围场中的王公大臣们并未参与此事,未被抓捕的皆聚在一起。与后宫女人们一样,他们的家眷也跑去向皇后与太后请安。
见到皇上安然无恙,这些王公大臣们终于明白了过来。原来,皇上设下了一个局。
“皇上!”他们行礼问安,庆幸自己与此事无关,庆幸自己未曾轻举妄动。
慕容硕扫视众人,却未发一言。
而那些被抓之人,在之后也见到了皇上。他们或受伤、或狼狈,在看到毫发无损的皇上后,惊恐万分。再看向安公公,他们终于相信,眼前之人正是皇上。
他们明白,计划已经失败。
皇上无事,皇上在算计他们。这一切都是皇上布下的局,他们与背后之人一同落入了皇上的陷阱,被一网打尽。
或许,这正是皇上所期望的。
太子殿下遇刺、皇上两次遇险,都是为了抓住他们。
想到背后的主谋,众人皆噤若寒蝉,不敢多言。
慕容硕也未曾料到会抓住这么多人。他计划已久,虽然抓住了叛贼、查明了真相,但背后的主谋却依然深藏不露。
王公大臣中有被骗者,边关将领中也有勾结者。甚至还有关外之人参与其中。
若非及时调来大军……
“就只有这些人吗?”慕容硕冷冷地问了一声。
他看向安公公,欲言又止。
“是的,陛下。”安公公看出皇上的不满,他知道皇上对这些被抓之人并不满意。但无奈之下,也只能如此。
只抓到这些人,虽然不够彻底,但也算是有所收获。
他不知该如何向皇上禀报。
起初,他也未曾料到事情会发展至此。
慕容硕没有再问。他转身欲走。
“陛下!”安公公一甩拂尘,欲言又止。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
“陛下,陛下真的没事吗?一点伤都没有,看来根本没有中毒,也没有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更没有被人控制?”
“这一切都只是皇上布下的局,原来如此。”
“我明白了,我懂了。”“臣也明白了。”
“……”
“我们还想着救皇上,想着救驾。皇上,我们都是冤枉的,请您彻查此事,只要查清真相,就知道我们是冤枉的了。”众人纷纷喊道。
“我们听闻皇上正身陷囹圄,有人刻意阻挠,使我们无法面圣,心中忧虑万分,生怕陛下遭遇不测,才做出此举。”
“皇上啊!”
“陛下——”
人群中,有人终于忍不住呼唤出声。
一声接一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这份急切传达至九天之上,期盼着皇上能够听见,让他们得以倾诉冤情。然而,这些人现在才如此呼喊,是否有些为时已晚?他们的呼声,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事已至此,他们却还在白费唇舌,徒劳无功地呼喊。
安公公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
他深知,皇上即将离去,这些呼喊不过是徒劳。
然而,皇上却突然停下了脚步,安公公心中疑惑,不知陛下为何驻足。
他还未及开口询问,皇上便已经转过身,目光如炬地扫视了一圈,随后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
安公公连忙跟上,心中明白,皇上此刻的心情并不美妙。
那些仍在呼喊的人们,似乎并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们见皇上安然无恙,便妄想着皇上能够网开一面,将他们释放。
他们自以为是地以为,只要皇上听见他们的呼喊,便能理解他们的无辜。然而,他们却忘了,这宫墙之内,哪有什么无辜可言?
他们的呼喊声愈发响亮,但皇上和安公公却并未理会,径直离去。
眼见皇上离去,更多的人开始呼喊,他们或后悔,或绝望,或沉默。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呼喊,都无法改变既定的命运。
安公公紧随皇上步出殿外,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他注意到不远处守卫森严,心中暗自揣测着皇上的心思。
皇上也在沉思,他的目光时而远眺,时而近观,最终落在了安公公身上。
“陛下?”安公公察觉到皇上的注视,连忙上前,手中的拂尘轻轻摇曳。
“太子也被围困了?成王被关押了?还有其他人呢?”皇上语气平静,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陛下。”安公公恭敬地回答道。
皇上沉默片刻,再次开口:“太子也关起来吧。”
安公公闻言一愣,他明白皇上的意图,但心中仍有一丝不忍。太子并未参与此事,但因与某些人有所联系,难免受到牵连。然而,皇上的决定,他又岂敢违抗?
“太子殿下……”安公公低声呼唤,目光中满是无奈。
皇上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地说道:“这也是为了保护他。”
安公公闻言,心中一阵唏嘘。他深知皇上的苦心,却也明白,这宫墙之内,哪有真正的保护可言?
“有些人,还是朕曾经看重和信任的。”皇上突然开口,语气中透露出淡淡的哀伤。然而,这些曾经的信任,如今却化作了背叛的利刃,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安公公闻言,心中更加沉重。他明白,皇上的心情已经糟糕到了极点。
还有两位皇子也牵涉其中,这让皇上如何能够心平气和?
“这样看来,朕还是做得不够啊。”皇上自嘲地笑了笑,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决绝,“一知道朕有所不测,便都跳出来,毫无忠诚可言。”
安公公闻言,心中暗自叹息。他明白,皇上的这番话,既是对那些背叛者的谴责,也是对自己的警醒。
皇上不再言语,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安公公紧随其后,心中却仍在思考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与此同时,王公大臣家中的女眷们已经拜见了太后和皇后。她们请安行礼,得知太后和皇后安然无恙,心中稍感宽慰。然而,她们也意识到,这场风暴并未平息,仍有不少人被卷入其中。
有些女眷的亲人被牵连,她们也被关押起来。京城之中,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姻亲关系更是盘根错节。她们想要寻求太后和皇后的帮助,却被告知无法插手此事。
太后和皇后只留下了一些关系亲密的娘家人和女眷,便让她们离开了。她们出来后,相互议论着,却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贤妃的娘家人想要见贤妃一面,贺大姑娘的外祖家也想要见她。然而,在这宫墙之内,又岂是她们想见就能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