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昭宁三年 十一月初二
一大早,各文武百官天没亮就各自乘轿入宫,在乾阳宫乾阳殿的偏殿等候,准备开始今天的朝会议事!
锦绣殿内,杨起穿着明黄色里衣,躺在榻上,旁边的云妃苏涵儿,轻声唤着,“陛下、陛下,陛下快醒醒!还有一刻就要早朝了,别误了时辰!”
杨起听到苏涵儿的话,脸上露出笑容,慢慢的睁开眼,“爱妃,朕一点都不想起,就想抱着你,再睡一会儿!”说着,
一把将坐着的苏涵儿拉下来抱着,梳妆打扮完成的苏涵儿一下子就倒在杨起怀里,一同躺在榻上,苏涵儿头上的淡蓝色步摇也因为主人的动作,而动来动去!
“哎呀!陛下别闹了!国事要紧,臣妾等着陛下就是了!臣妾又跑不了!”苏涵儿娇嗔道。
这一幕要是让小辣椒刘梦琪看到,肯定会大吃一惊,肯定会感叹,曾经的冰山美人也融化了,爱情的力量真伟大!
言归正传,杨起听到这话,也放开了苏涵儿,“一言为定!爱妃等着朕,朕先去上朝,免得那些老古董喋喋不休!”
说完,杨起从榻上来到床前,苏涵儿开始伺候着杨起穿衣,洗漱,
杨起看着镜中的自己,很是满意,就见镜中男子,身形魁梧,头戴明黄色翼善冠、新蓄的络腮胡更显威武(参考电视剧隋唐演义杨广胡子造型,富大龙老师版本YYdS),一身明黄色龙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帅!不愧是我!”杨起小声的臭美着。
苏涵儿离得远,没听清,“陛下,您说什么?”
“没什么?爱妃有什么吃的,朕饿了!”杨起转移话题的问着。
苏涵儿温柔一笑,“刚好宫女们上完早膳,陛下,来这边!”
苏涵儿轻移莲步,引着杨起来到,右边的一处偏厅,厅内中间放着一张够十人合坐的紫褐色圆桌,
杨起和苏涵儿携手走进偏厅,只见那紫褐色圆桌上早已摆满了各式各样精致的早膳,
金器银器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奢华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大秦的富足与昌盛。
苏涵儿轻笑着,伸手示意杨起入座,“陛下,今日的早膳都是精心为您准备的,您尝尝合不合口味!”
杨起饶有兴致地看着一桌美食,搓了搓手,“朕今日可要大饱口福了!”
首当其冲的是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蟹黄粥,粥熬得浓稠绵密,颗颗米粒都吸饱了蟹黄的鲜香,上面还撒着一层碧绿的葱花,卖相极佳。
杨起舀了一勺放入口中,鲜美的味道瞬间在味蕾上炸开,“嗯,这蟹黄粥味道鲜美,火候也恰到好处,不错不错。”
紧接着,苏涵儿又为他端上两笼水晶虾饺。
虾饺的外皮晶莹剔透,隐隐能看到里面饱满的虾仁,咬上一口,鲜美软弹的虾仁混合着鲜美的汤汁,让人回味无穷。
“这虾饺,虾肉紧实,味道清甜,爱妃,这厨子的手艺越发精湛了。”杨起赞道。
一旁的羊肉汤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奶白色的汤汁上漂浮着一层翠绿的香菜和葱花,点缀着些许辣椒油,色泽诱人。
杨起端起碗,轻抿一口,羊肉的醇厚与汤汁的鲜美在口中交融,暖意瞬间传遍全身,“这羊肉汤,鲜香暖胃,正适合这寒冷的天气。”
还有那一笼翡翠白菜包,外皮是用菠菜汁揉面制成,呈现出清新的绿色,里面包裹着鲜嫩的白菜肉馅,咬下去,汁水四溢,白菜的清甜与肉馅的鲜香完美结合。
“这白菜包,清爽可口,别有一番风味。”杨起一边吃一边说道。
除了这些,桌上还有一大碗豆腐脑,杨起眼前一亮,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他都喜欢,连忙舀了一碗,呼噜呼噜炫了起来!
五彩蒸糕,用不同颜色的果蔬汁制作而成,造型精美,口感软糯香甜;
桂花糖藕,藕片裹着一层晶莹的糖浆,散发着淡淡的桂花香,甜而不腻;
皮蛋瘦肉粥,皮蛋的独特风味与瘦肉的鲜美相互搭配,让人食欲大增;还有那精致的枣泥酥,外皮层层酥脆,里面的枣泥馅香甜细腻。
杨起吃得不亦乐乎,一边吃一边和苏涵儿闲聊着,“爱妃,这早膳如此丰盛,朕真是享受啊!”
苏涵儿微笑着为他斟了一杯茶,“陛下日理万机,自然要吃得好一些,这样才有精力处理国事。”
两人用完早膳后,杨起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龙袍,“爱妃,朕这就去上朝了,你等着朕回来。”
苏涵儿温柔地看着他,“陛下,您放心去吧,臣妾会等您的。”
……
朝阳初绽,紫禁城在晨曦中渐次苏醒,庄严而肃穆。
乾阳殿外,禁军如松柏般挺立,盔甲在微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他们目光如炬,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守护着这皇权的核心。
“摆驾乾阳殿!”一声尖细悠长的呼喊,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身着明黄龙袍的皇帝杨起,在一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缓缓从后宫步出。
皇帝步伐沉稳,神情威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臣子们的心头,彰显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皇帝摆驾的同时,文武百官早已在乾阳殿内等候多时。
他们按照品级高低,文东武西,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文官们身着蓝色长袍,头戴乌纱帽,手持象牙笏板;武将们则身披铠甲,腰悬宝剑,英姿飒爽。每个人都表情庄重,不敢有丝毫懈怠。
当皇帝的銮驾临近乾阳殿时,殿外的太监高声唱道:“陛下驾到——”这声音如洪钟般在殿宇间回荡。文武百官立刻齐刷刷地躬身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整齐而洪亮的呼声在乾阳殿内久久不散,彰显着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
杨起缓缓步入乾阳殿,端坐在龙椅之上。待皇帝坐稳,司礼太监高声说道:“平身!”百官这才缓缓起身,依然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垂手而立。
早朝正式开始。首先是奏事环节。品级较低的官员站在殿外,由通政使司的官员将他们的奏章呈递给皇帝。
通政使司犹如朝廷的信息枢纽,负责筛选和传递各类政务信息。
杨起扫视了一眼下面的大臣们,“今日朝会,主要商议一下三天后冬至祭天祀祖仪式的相关事宜。
朕要率着各位爱卿前往南郊天坛举行祭天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礼部尚书刘晨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此次祭天仪式意义重大,臣以为需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天坛进行全面的清扫和修缮,确保祭祀场地干净整洁、庄严神圣。
其次,祭祀所用的祭品要严格按照规制准备,牛、羊、猪三牲要挑选肥壮健康的,各类果蔬也要新鲜优质。
再者,参与祭祀的人员要提前进行斋戒,以示对天地祖先的敬畏。”
杨起点了点头,“礼部尚书所言甚是,这些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还有其他方面的呢?”
户部尚书秦业站出来说道:“陛下,祭祀所需的各项费用,臣会安排妥当。保证资金充足,不会影响祭祀仪式的顺利进行。
同时,臣也建议在祭祀期间,对百姓进行一定的安抚和救济,让百姓感受到陛下对他们的关怀。”
杨起满意地看着户部尚书,“好,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一定要让百姓们感受到朕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