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
李承乾和李世民说了赐婚一事。
把李世民给震惊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立即重复了一遍:“你说要朕赐婚?苏氏?”
“回禀父皇,没错,儿臣请父皇赐婚。儿臣与苏氏两情相悦,苏氏也同意与儿臣缔结连理,故请父皇赐婚。”李承乾躬身严肃无比的说道。
从来都没有如此正经过。
李世民心中狂喜,可表面却非常淡定,就这样直勾勾的看着李承乾。
这太子怎么主动要赐婚?
不对劲,非常的不对劲。
按照太子的行事风格,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可李世民想了许久,也想不到苏家到底有什么能够让李承乾想要的。
一个二流世家,说钱财,肯定比不上李承乾。
说地位,苏亶不过是个五品官,完全给不了李承乾助力。
这又是为何?
李承乾看李世民久久不语,有些奇怪。
难道是不同意?
不应该啊,历史上的李承乾不就是娶了苏氏吗?
怎么到了他这里,李世民怎么一点反应没有。
“皇后殿下到。”
忽然外面传来了长孙皇后到的声音。
李世民连忙起身,看着长孙皇后挺着肚子走进来。
“观音婢,你怎么来啦?”
“陛下。”长孙皇后微微行了一礼,便笑看着李承乾道:“臣妾听闻承乾匆匆去了苏府,然后就回宫来见陛下了,想必是谈论婚事吧?”
李世民挑了挑眉,看了眼张阿难。
这么重要的事情,他怎么没听说。
后者缩了缩脑袋,恐怕锦衣卫那边还没来得及汇报,太子就来甘露殿了。
长孙皇后被搀扶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李世民便道:“这逆.......太子正跟朕商量此事呢,求着赐婚呢。”
“哦?”长孙皇后眼前一亮,看向李承乾问道:“承乾,是苏家同意了吗?”
看着帝后二人,李承乾拱手回道:“回禀母后,儿臣已经和苏氏谈过了,而且苏氏也同意了。”
看了眼李世民,他继续道:“所以儿臣来请求父皇赐婚。”
紧接着长孙皇后的眼神看向了李世民。
母子二人的目光,让李世民有些头疼。
本来还在想李承乾的目的,但就是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那就是李承乾真喜欢苏亶的女儿了。
听闻苏亶的女儿天生丽质,容貌绝艳,想必是李承乾这臭小子被人的容貌给迷住了吧。
“咳咳。”李世民咳嗽了两声,询问道:“那你说说,长安城这么多的国公,为何一定要是苏氏?”
长孙皇后瞬间读懂了李世民此刻的表情,也看向了李承乾。
确实,李承乾这孩子和别的孩子不同,从小就是有主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婚姻对一个人而言是最大的助力,也是捷径。
李承乾如此痛快的请求和苏氏赐婚,这其中要说没点算计,恐怕整个朝堂都不会相信。
闻言,李承乾很坦然的说道:“就因为苏氏比那些国公之女更漂亮,落落大方,识大体,能够成为儿臣的太子妃,儿臣脸上有光。”
咳咳~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被这话噎的直接咳嗽了起来。
这小子,需要说的那么直白吗?
谁家男子不想娶个漂亮,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子。
就如同李世民看见长孙皇后的第一眼,就被深深的迷住了。
好好好,李世民算是服气了,果然是朕的嫡长子,跟朕一模一样。
长孙皇后也是偷偷看了眼李世民,发觉这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古人诚不欺我。
被注视的李世民又是一阵尴尬,扯开话题道:“既然如此,那么明日朕就下旨赐婚,如何?”
算是同意了。
不料李承乾却再次拱手道:“父皇,儿臣还有一请求。”
嗯?
李世民闻言,微微蹙眉,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说。”
“父皇,儿臣请求先订婚。”李承乾很诚恳的道。
呵呵。
一旁的长孙皇后捂嘴笑了起来,感觉这一刻的李承乾可爱极了。
就像是一个啥也不懂的毛头小子,急不可耐的就想要洞房一般。
“为何?”李世民明知故问的逗趣道。
李承乾则是很认真的说道:“大唐律,女子十四皆可成婚,如今苏氏才十三,未到年龄。”
“行行行,那就明年成婚。”李世民看李承乾都搬出大唐律了,瞬间觉得无趣。
谁曾想,李承乾还不满意道:“父皇,明年也不行。”
这下长孙皇后的笑容一滞。
李世民脸也黑了下来:“太子,你不要太过分,朕不是答应你了明年,明年你们都十四并不违反大唐律。”
“父皇,女子十四尚未发育完全,如何成婚?”李承乾次毫不退让的说道。
嗯?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
十四尚未发育完全?
那长孙皇后算什么?
长孙皇后来了兴趣,问道:“承乾,你这是何意?”
“回禀母后,经过孙神医的研究,发现女子在十八岁才发育完全,而大唐律写的是十四,可十四的女子并未发育完全,就要生儿育女,对女子身体伤害极大。”李承乾想着,胡编乱造道:“若是女子到十八,难产率就会低许多,若不是胎儿有问题,绝对能够安全生下孩子。”
“可十四的女子生育,哪怕胎儿没有问题,但因为年龄过小,所以难产会大大的增加。”
闻言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蹙起了眉。
他们还未曾听过这样的理论。
十四和十八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四年的时间,区别也不大啊。
但孩子长的快,四年时间确实能够改变许多。
长孙皇后再次问道:“承乾,此话有根据吗?”
没错,哪怕是古人,说话做事也是需要遵循古人做法,若是古人没做,那就要根据才行。
“很简单。”李承乾认为这并不是难事,说道:“母后,儿臣之前就提过,近亲的危害,其实和未满十八也是有关系的。”
“首先,近亲主要的是胎儿的问题,畸形儿,天生缺陷等等问题,而未满十八的女子生育,自己还在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哪还有更多的营养给胎儿?”
“这些都可以让锦衣卫去彻查,全长安城几十万人口,未满十八生育者难产的有多少,生不下孩子的又有多少。”
“找全长安的稳婆一问便知。”
闻言,李世民给了张阿难一个眼神。
后者匆匆的离开了甘露殿。
这事对大唐非常的关键,若真的如同李承乾所说,女子十四不适合生育的话,那对大唐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危害。
身为皇帝,他非常在意的就是人口。
盛世是什么?
第一要素的就是人口增长。
经过隋末乱世之后,大唐户籍人口不如隋朝鼎盛时期的三成。
长孙皇后则是和李承乾聊起了这十四成婚的危害。
而李承乾把知晓的都告知了长孙皇后。
什么年龄太小生育会减少寿命,不止胎儿保不住,甚至有可能女子也有可能大出血丧命,哪怕捡回一条命,也有可能一辈子丧失生育能力。
当然这不是百分之百的。
基本上是五五开。
听后的长孙皇后开始有些庆幸自己是另外五成之中的一个。
同样经过李承乾的讲解,长孙皇后深信不疑,因为她发现自己虽然有气疾,可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要不是有宫内的太医用药撑着,恐怕在寻常人家早已不在人世了。
两个时辰后。
哪怕是用晚膳时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没有胃口吃东西,更多的是想知道调查结果。
在张阿难不断的催促中,调查结果总算出来了。
李世民看着锦衣卫上报的内容,脸色极其的难看。
“真的如此高?”李世民不敢置信的询问向张阿难。
而张阿难早就得知了里面的情况,拱手回复道:“陛下,这是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询问了长安城和宫内的一些稳婆,她们每年接生的孩子都有几十个。”
“锦衣卫询问的时候,就是按照太子殿下所说,十四岁的女子生育能够安全生产的有多少,结果就是不到五成。”
嘶~
长孙皇后听了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到五成?
岂不是一半都没有吗?
张阿难特意还谨慎的提醒道:“陛下,包括官府和户部的记录,光长安县一地,每年难产而死的产妇就三千余人,都是未满十八的产妇。”
三千?
李世民眼睛瞬间红了。
光长安县一地就有三千,那么天下这么多县又该有多少?
李承乾适时的插嘴道:“父皇,其实查验也非常的简单,长安城不说达官显贵,就说平常的农户,随便一问,很少有女子和男子能够携手到老的,基本上都是二娶三娶。”
“有些农户家里贫穷,为了传宗接代,连着娶了三个媳妇都难产而死也不是没有。”
“未满十八怀孕生子,确实是弊端。”
“孙神医曾说过,女子一生能有四百次怀孕的机会,而孩子最多则可以生产二十人。就长安县一地每年难产而死的的女子有三千余人,再等他们四年五年,三千人每人生三个那就是九千呢?”
九千?
嘶~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完全被李承乾这个陷阱给套进去了。
明面上的三千是真实的。
而李承乾却用假设,给了个九千未知的数字。
但听到耳朵里,一进一出就是一万两千人,比打一场仗损耗的人都多。
李世民能不心疼吗?
“传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不等李世民说完,长孙皇后连忙开口道:“陛下,如今夜已深,有事还是明日早朝再说吧?”
“而且,也能让锦衣卫连夜去查找更充分的证据不是?”
想了想,李世民觉得有道理。
便吩咐张阿难道:“让锦衣卫连夜去彻查此事,明日上朝之时,朕要更多的证据。”
要推翻一条政令可不是那么简单,最起码要大臣们支持。
证据也要更加的充分。
“喏。”张阿难拱手应是。
李承乾就像无所事事一般,站在一旁。
不料被李世民直接点名道:“太子早些回去歇息,明日记得来上朝,这事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那么也需要由你跟百官解释清楚。”
“啊?”李承乾傻眼了。
还要上朝?
但赐婚一事李世民都没答应下来,看着对方的眼神,很明显是有威胁的意味,李承乾无奈只能拱手答应下来:“是。”
李世民这才满意,扶着长孙皇后回立政殿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