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君的身边,有功夫的人有几个,但真正能打的也就只有司徒庄和溢中人,指着他们两个,要杀退这三百多的大夏军,显然是做不到的。
更不要说,还有更多的大夏军怕是已经向这里赶了过来。
“马上放下武器,束手就擒,不然,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百夫长骑于马上,右手已经高高举起,在他的身后,几十名弓箭手已经做好了准备。
“来呀,我们今天就杀一个痛快。”杨敏君状如发疯般地说着。
她似乎是看不到希望,彻底的要自暴自弃。
但她想死,其它人可不会看着她死。
这位是她们的主子,忠心的下人是不能看着主子有事的。
“你们不要妄动,这位是苗国长公主殿下,更是秦王的生母,谁敢伤她?”于洛离跳了出来,用身体挡在杨敏君的面前,高声喝着。
于洛离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是有些底气的。
这个底气自然就是贾平安给她的。
原本已经要准备动手,想着先用乱箭伤人,跟着一对一重点照顾,尤其是那两个持剑的男子,一看就不简单,必须要先重创了他们再说的大夏百夫长,闻听此言,马上就高喝道:“都住手,都住手。”
如果对方真是苗国的长公主,那还真不是他可以动的。
怎么说也是皇族之人,落难的皇族也是皇族,可不是他一个百夫长说收拾就可以收拾的。
大夏军停止进攻,只是围了上来,控制杨敏君一行人无法逃走。
庆都。
皇宫之中的夏光帝,正站在一幅地图之前,看着眼前的局势有些头疼。
六国中,竟然有五国成为了大夏的敌人,形势之不妙,实在是让人不忍直视。
纵然夏光帝选择与大统停战,对大凉开战的时候,想过以后可能局势会不好,却也没有想到会是如此的不妙。
以一打五,纵然大夏底蕴强大,也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此战过后,就算是能赢,大夏的实力也会因此而一蹶不振,失去最强上国的位置。
最好的结果,都无法让人欣喜,夏光帝的脸色能好看才是怪事。
“如果,如果可以动摇五国的联盟,让他们也背刺大统,又或是能有更强援军的话,局面或许可以得到改变吧。”夏光帝盯着地图喃喃自语着。
“皇上,丞相来了。”南宫法的突然出声,打断了夏光帝的沉思。
“宣。”夏光帝整理了一下衣襟,在龙椅上坐定。
“臣诸葛成叩见皇上。”
“请起。”
“皇上,我这里刚收到一个消息,荆州来报,他们找到了前苗国的长公主杨敏君。”
“苗国长公主?”夏光帝只是一愣,跟着就想到了这个人的身份,随即点了点头道:“她这是无路可走,竟然逃到了荆州吗?”
“是的,她的三万大军被齐军包围所灭,他的确算是败军之将,可又并非是走投无路。”
“何意?”夏光帝听出了对方话中有话,出声询问。
“皇上,您忘记了,这位长公主可有一个好儿子的。”诸葛成脸现微笑。
“你是说...那个占领了北州的秦王?”夏光帝被提醒之后,马上就想到了什么。
只占领了一州之地,还是最为苦寒的北地,贾平安秦王这个称呼是不被外人所承认的。
也就难怪夏光帝一时间并没有想起这些。
“对,就是那个秦王。皇上,现在的形势对我们不是太好,虽然有凉永帝与我们缔结了盟约,但他最多也就是可以牵制到凉世宗的精力而已,接下来我们还要面对大统、越国、齐国和宣国。但若是可以说动秦王也与我们联盟的话,至少宣国那边是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样一来,我们又可以少一个对手,压力就会减少很多呀。”
夏光帝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之前只是因为没有在意秦军,就没有想到那么多。
既然诸葛成都提醒了,脑海中,一条清晰的计划很快成形。
是呀,他是可以说动秦军与他们联盟,用以来牵制宣国。
至于说贾平安是不是会答应,以前他还不敢确定,但现在,对方的老娘在自己手中,还怕他会不同意吗?
“哈哈哈,诸葛丞相之意令朕茅塞顿开,很好,这样,你马上安排合适人员,快速去往北州。”
“臣遵旨。”诸葛成呵呵笑着,一口应下。
......
宣国,昌都。
大统的命令传了过来,要求他们出兵助阵,一起对付大夏。
看到命令的时候,宣明宗有些头疼。
按说他已经加入到了大统的阵营,那此时出兵是他的本分之事,是不应该拒绝的。
可...时机不对呀。
现在的大宣可不是自己刚接手的时候。
那时,大宣是完整的,是君主一道命令,就可以传达四方。即便是大家心中不支持,但也不会有谁明着反对。
现在却是不同。
北州已失,宣国现在还在龙山卫陈有重兵。这个时候,他怎么可能放心带主力出宣国,与大夏一战呢?
大夏是那么好对付的吗?
如果容易对付,大统又何必命令他们出兵相助?
万一,这场仗一打就是好几年,贾平安在突然发难,要如何是好?
你帮助别人时,总要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你有一定的能力吧。
像是现在这般,老家随时可能被偷,你还敢出去浪?
这得多大的心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宣明宗把自己的苦楚写成了密信,交由亲信之人送往大统。
很快,大统的回信就到了。
“皇上,那边怎么说?”首辅毛宇寰站在殿中,好奇般地问着。
杜文渊并非是宣明宗的人,眼看着对方上位之后,他便以身体不好为由,辞官回家。
实则却是在养精蓄锐,等待机会看看是不是能东山再起。
杜氏可是宣国的第一世家,影响力依然还是很强的。
毛宇寰却是借着这个机会,主动投靠了宣明宗,当上了如今的首辅。
“他们让我们与贾平安那厮和谈。还说,只要灭了大夏,大统就会派军队帮我们灭了秦军。”宣明宗放下了手头的信件,脸色不是太好。
这是要自己向贾平安低头呀。
只是,凭什么?
自己可是堂堂的大宣皇帝。
虽然这是自封的大宣,但宣明宗就是这样认定的。
贾平安又算什么?
自封的秦王而已,到现在你见谁承认了?
说到底,自己就是官,对方才是贼。
如今倒好,官要向贼低头,那天下间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嘛。
“和谈?这个怕是不太容易。”毛宇寰听闻,想到了一些的事情,很快就摇了摇头。
“是呀,怕是满朝的文武官员都不会同意这样做的。”宣明宗还在感叹着,却不知道,自己会错了对方的意思。
毛宇寰的态度是,和谈可不是哪一方想就可以达成,是需要双方都接受的。
那就算是宣国想谈,贾平安会愿意吗?
北州,可是天下最冷的地方,谁又愿意成天呆在那里呢?
说不准,人家早就做好了杀出北州的准备。而这个时候,宣国想要和谈,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眼见宣明宗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毛宇寰也没有打算去提醒。
有些话,说出来就等于是在打皇帝的脸面,那自己会有好果子吃?
算了,皇上愿意怎么想,就怎么想,自己不再插嘴就是。反正这样的差事是不会落在自己头上。无它,派自己这个首辅去,就是太给贾平安的面子,凭他对宣明宗的了解,他是不会做这样的决定。
果然,毛宇寰还是了解这位前贤王的。“毛爱卿,你去找吉中直说一声,这件事情由他去办吧。但不要忘记告诉他,不要失了我们宣国的体统。最好,可以让对方付出一些的代价,面子才能好看一些呀。”
“这...臣遵旨。”
一句想屁吃呢,差一点就从毛宇寰的口中说出去。
想什么呢?
现在是你想和谈,对方同不同意还要两说。
你倒好,还想着人家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只是差事是落在礼部尚书吉中直的头上,与他并没有什么干系,毛宇寰才不会去多这个嘴。
很快,吉中直就接到了差事,跟着他就从头上抓下了一把的头发。
这个差事难度太大了。
大到吉中直一点完成的信心都没有。
要说贾平安这个人,他不是没有见过,以前在昌都的时候,可是打过交道的。
那时,对方还只是一个三品侯,就敢不把大夏与大统的使者放在眼中,敢软禁人于驿站之中。
那时就有这样的胆量,现在成为了秦王,那脾气小得了吗?
还要对方付出代价?
你是打败了他还是怎么着?
战事上一败再败,还有什么脸面去命令人家做事?
完不成,根本就完不成。
吉中直心中这样想着,也和前来传达旨意的毛宇寰说了,换来的却是,你有想法去和皇上直接讲吧。信不信,你不想去,你这个礼部尚书的位置就不用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