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皇宫之内,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赵皇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下方的丞相与军师。他眉头微蹙,面露忧虑之色,开口道:“近日世家的动静实在太大,朕不免心慌意乱。”赵皇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尽显内心的不安。
昔日,赵国先皇在世家的鼎力支持与协助下,毅然起兵,赵国先皇历经无数艰难险阻,身经数战,最终成功建立赵国。彼时,世家更是慷慨解囊,拿出半数家产,助力赵皇稳固赵国统治。
自赵国建立,赵皇便向众世家许下承诺,与他们共治天下。时光悠悠,六百年转瞬即逝,赵国皇室与世家始终维持着这一共治模式。只是,有人暗中蓄意挑起世家与皇室的矛盾。
丞相听闻赵皇之言,赶忙上前一步,拱手施礼道:“陛下无需忧虑,世家近期虽有所动作,但微臣等早有防备,亦有应对之策。”
军师亦紧接着说道:“陛下,世家之所以如此张狂,不过是仗着自身底蕴罢了。他们妄图在朝堂争权夺利,扩充势力范围。然陛下只需略施小计,巧妙分化,再以雷霆之势打压为首世家,其余世家自会心生畏惧,不敢再肆意妄为。”军师言语之间,尽显自信,显然是不把世家放在眼里。
赵皇微微颔首,以示认同,可眼神中仍透露出深深的忧虑:“话虽如此,然世家势力错综复杂,宛如盘根错节之大树,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处置不当,恐引发朝堂动荡。”
就在此刻,赵皇身旁的暗卫如鬼魅般骤然现身。暗卫见殿内尚有他人,便迅速闪身退至一旁,保持一定距离。
赵皇见状,说道:“无妨,说吧,他们皆是朕的心腹。如此匆忙,可是查到什么?”
得到赵皇许可,暗卫这才迈步上前,躬身施礼,压低声音道:“启禀陛下,属下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皇城世家正暗中与数位将军勾结。属下担忧,这些世家恐心怀不轨,有谋反之意。”
暗卫此言,如晴天霹雳,在大殿内轰然炸响,原本静谧的氛围瞬间被打破。众人面面相觑,惊愕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赵皇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他紧握双拳,额头上青筋暴起,显然被这消息深深震惊。
丞相与军师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震惊与担忧。丞相率先回过神来,沉声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必须谨慎调查。若情况属实,绝不能姑息,定要严惩以儆效尤。”
一旦世家掌握兵权,对皇朝而言,无疑是巨大威胁。丞相与军师,皆不禁心慌。
赵皇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缓缓道:“朕万万没想到,这些世家动作竟如此之快,已然开始谋划谋反了。”
随即赵皇看向丞相和军师,“传朕旨意,即刻暗中展开调查,务必查清他们的阴谋与计划,切不可打草惊蛇。”
“是,陛下。”丞相与军师齐声应道,而后躬身施礼,缓缓退出大殿。
待二人离去,赵皇面沉似水,冷冽的眼眸凝视窗外,仿佛能透过窗户洞察整个赵国局势。
“哼!”赵皇冷哼一声,语气森冷,“既然你们这些世家如此不安分,就休怪朕无情了。”他声音虽不大,却透着无法撼动的威严与决绝。
然而,这一切实则是赵皇精心策划。就连那隐藏暗处的暗卫,亦是他特意安排,目的便是借机铲除势力庞大的世家。他赵皇若想彻底掌控赵国,唯有让皇城世家失去权利才行。
与此同时,在赵国皇城一处隐蔽宅院里。
“师哥,周家和王家竟各自拉起十万大军,看来他们打算与赵皇一决高下了。”卫庄一脸凝重地说道。
盖聂则显得沉稳许多,他微微皱眉,若有所思道:“赵皇如今手中力量亦不容小觑,这场争斗究竟鹿死谁手,实难预料。”
卫庄闻言,不禁问道:“师哥,那我们是否还要继续出手?”
盖聂沉默片刻,摇头缓声道:“暂时不必,此时我们只需静观其变,等待最佳时机。”说罢,他目光投向窗外,似透过虚空,观察着赵国局势的风云变幻。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燕国,皇宫内气氛同样凝重。
燕皇高坐龙椅之上,脸色阴沉,眼神犀利地扫过下方臣子,最后落在右相身上,沉声道:“从天牢逃脱出来的逃犯,如今躲在何处?”
“回陛下,这些逃犯已至千燕山,石将军已率领十五万大军前去围剿,相信不久之后,石将军便能凯旋而归。”右相恭敬回应,言语中尽显对石将军的信任以及对此次围剿行动的信心。
燕皇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他对千燕山的情况有所了解,虽那里地势复杂,但有石将军这样的猛将率领十五万大军,理应能顺利完成任务,将囚犯捉拿归案。
正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前来禀报:“陛下,石将军归来,正在殿外等候。”
燕皇心中一喜,连忙高声道:“宣!”
不多时,石将军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殿内。他脸色阴沉,似背负着巨大压力。走到殿前,石将军单膝跪地,低头抱拳,声音低沉道:“陛下,末将有罪,还请陛下责罚。”
燕皇见状,脸色骤变,心中涌起不安。他连忙问道:“何事?”
石将军深吸一口气,面露悲色,缓缓道:‘末将率领十五万大军满怀信心奔赴千燕山,本以为那些逃犯插翅难逃。然而,他们狡猾至极,利用千燕山复杂地势,于险要之处设下重重陷阱。”
我军行进途中,突遭伏兵,一时间阵脚大乱。将士们虽拼死抵抗,浴血奋战,无奈敌军占据地利,攻势凶猛。一场激战后,我军伤亡惨重,末将当即下令开始撤军,准备重整大军再次出战,反而再次落入陷阱之中,最终折损过半……’说到此处,石将军声音哽咽,眼中满是自责与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