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周英东说她们两个可以去考个编制的时候,肖佳就稍稍有点动心了。
若是能考上个编制,那可就太好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考编制,那就是终极目标了。
而且,这话还是从一位市局局长嘴里说出来的。
考编制最大的难关在哪里?
不在于考,而在于选。
考过了没用,关键得看人家选不选你。
至于怎么选,那就有说道了。
反正肖佳自认,她就算是考过了,也选不上的。
但是现在,市局局长发话了,这也就意味着,选的这一关,应该能过了。
肖佳自然就有些激动了。
可随后,杨文松就给拒绝了。
肖佳心中有点小失落。
但她也能理解。
运作这种事,杨文松肯定得花费不小的代价,非亲非故的,人家凭什么帮她运作。
何况,就算是选的这一关过了,可还有考的那一关呢。
肖佳一个普通本科出来的,又是毕业好几年了,考的这一关她都不一定能过去。
还是别想太多了,能有个普普通通的工作,就可以了。
薛晓芸也说道:“我们没什么想法,能有个班上就可以了。我跟肖佳都不是什么名牌大学出来的,我也就会做个财务记账,肖佳也只是会做点行政管理之类的,都没有什么大能力,你就是给我们安排个好工作,我们也胜任不了,反倒是耽误事。”
肖佳跟着点头。
杨文松笑了一下,说道:“我肯定得根据你们的情况来给你们安排工作,我要是一上来就给你们安排个经理、老总的岗位,你们也确实胜任不了。现在有这么几个选择,你们两个都考虑一下,一个是去银行,这个不用说了,待遇什么的,也还算凑合吧,以后就是踏踏实实的干着,运气好的话呢,能往上升个一两级,说不定还能升到个支行长的位置。”
肖佳又心动了。
还真能进银行啊?
那可就太好了。
如果将她心目中的完美工作排个次序的话,考编制是第一位,银行、国企这些,绝对是第二位了。
那真的是人人羡慕的工作啊。
家里人要是知道她进了银行,在村里走路都得昂首挺胸的了。
肖佳很想跟杨文松说,不用再说其他的了,银行就挺好的了,我们就去银行。
只是这话真轮不到她说。
肖佳也只能将希冀的目光投向薛晓芸。
但薛晓芸仿佛一点都不为所动,一声不吭,也不表态。
把个肖佳急得啊。
旁边老妈说道:“我觉得去银行挺好的,那个苗行长不止一次的跟我们说,家里要是有亲戚朋友找工作,直接跟他说,他给安排,左儿那个表妹不就是人家安排的吗?”
杨文松一听这话,看向王左儿。
王左儿忙说道:“这事我还没跟你说,是我姨家的表妹,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正好那天苗行长跟我爸妈说起这事,我妈提了一嘴,苗行长就帮我表妹安排进了他们银行。”
杨文松说道:“这事怎么不跟我说呢?你的表妹,就是我的表妹,我得给苗永庆打个招呼,让她好好照顾一下啊。”
王左儿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哪还用得着你亲自打招呼啊。而且,人家苗行长已经很照顾我表妹了,我找个时间还得去谢谢人家苗行长呢。”
杨文松说道:“谢啥,他也算是沾了咱们天大的光了,让他安排几个人,他得麻溜的,而且还得给我照顾好了,照顾不好我都不答应的。”
然后又对薛晓芸和肖佳说道:“你俩去银行呢,就是一句话的事,现在跟我们合作的这家国信银行,我们算是他最大的客户了,光靠我们这一家,他们一个支行的业绩,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我让他安排几个人,根本就不算什么事,你俩可以考虑一下。”
薛晓芸还是不说话。
肖佳都快急死了。
杨文松又继续说道:“还有一个选择,是去大学。”
听了这话,肖佳愣了一下。
去大学?
去大学干什么?
正疑惑着,杨文松说道:“我们下一步呢,准备跟云大、云科大等几所高校,合作建一个大学城,急需人手,现在各个高校呢,也都在积极储备相关的工作人员,你俩要是愿意,我也可以安排你们去云大。”
肖佳简直都不敢相信了。
之前,她心目中的好工作排行,考编制第一位,第二位的就是银行、国企等。
但那是因为她从来就没考虑过大学。
她想当然的就觉得自己没那个资格。
大学,尤其是云大这种全国排名前二十的大学,能进里边工作的,那不都是教授啊?
她一个普通本科,哪有那个资格。
所以她从来就没考虑过大学。
薛晓芸也问了句:“我们两个,还能进大学?大学里不都得是研究生、博士吗?”
杨东笑了,说道:“又不是让你们两个去当教授的,大学里,还有很多普通的工作岗位,像后勤、财务等,工资不算太高,也就七八千到万八千左右吧,但是福利好,工作轻松,假期多,不像银行又那么重的任务压力。我觉得你们两个还是挺合适的,一个做财务,一个做后勤管理。要是愿意,我可以给学校那边说一声,放心,不费多大的事,一个电话搞定,学校那边还得麻溜的,毕竟他们还指望着我出钱给他们建大学城呢。”
肖佳又一次心动了。
若真是能去大学里工作,那可比在银行好多了啊。
银行每年都有各种的任务指标,压力也挺大的。
大学里就轻松多了。
关键是,在大学里上班,说出去比在银行上班还有面子呢。
肖佳又一次看向薛晓芸。
只是,让她失望的是,薛晓芸依旧是无动于衷。
肖佳都快无语了。
薛晓芸到底在想啥啊?
银行,没反应,大学,还没反应。
难道还真想再去找个小公司,每个月拿那三千五千的工资,还得天天挨老板的训才满意?
有点太矫情了吧?
她知道薛晓芸大概是不想欠杨文松太多的人情。
她跟薛晓芸一起住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了解薛晓芸的性格的。
就是不喜欢麻烦人。
很多时候,薛晓芸都是宁可自己吃点亏,也绝不占别人的便宜。
别人要是帮她点什么忙,她会一直记在心里,找机会还回去。
有时候,肖佳也挺无语的。
跟薛晓芸相反,肖佳就觉得,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一下,很正常,也不存在谁欠谁的问题。
谁都有个难的时候,对不对?
自己难的时候,别人搭把手,帮一把,把人情记在心里,等别人有难处了,自己再帮别人。
反正就是互帮互助,也没必要算的那么清楚,别人帮你一次,你就非得帮别人一次?别人帮你两次,你也非得帮别人两次?帮一次就觉得是亏欠?
肖佳就整天说薛晓芸,干财务都干出职业病来了,啥都要记账。
朋友之间,有些账没必要算的太清楚,算的太清楚,反而会有些见外。
但薛晓芸根本不听她的,就是不愿意欠别人人情。
现在看她这个样子,估计也是不愿意欠杨文松的人情。
老妈这时说道:“我觉得去学校挺好的,挣得不少,每年还有假期,比银行好多了。上次苗行长就说,银行那工作啊,太累了,天天早起晚归,周末还得加班,然后还有什么任务指标,反正就是外面看着好,那工作不是人干的,你们别去银行,还是去学校里吧。”
杨文松说道:“反正就是各有利弊吧,在银行的前途要比学校里好,学校基本上是没啥前途的,不是学术岗,顶了天也就干到个后勤主管、财务主管,在银行干得好,好歹能干到个行长啥的,年薪几百万不是事。总之就是呢,你想轻松悠闲,就去学校,你想努力拼博一把,可以去银行。除了这两个之外呢,还有几个选择,一个是去国外。邹薇她们那个华鼎基金,现在正在积极的拓展海外业务,邹薇现在跟着她们老总跑这块业务,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划定海外业务的负责人,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去邹薇那边,办公地点暂定是在南港,未来有可能去欧洲或者是美国。这一块要是做好了,那你们两个将来也有可能成为华鼎的区域老总,年薪千万不叫事,但是呢,风险也很大,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华鼎的这个海外业务能做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准,万一要是干黄了,那你们就只能再找工作了。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去高新区医疗产业中心,现在这个中心项目刚刚开始启动,急缺人手,你们现在去,那就是元老级别的了,而且,你们两个也算是咱们自己人,信得过,很多工作可以放心的交给你们去处理。待遇方面呢,肯定是比银行和学校要好得多,但是同样,由于中心刚刚启动,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处理了,工作任务会很重,你们要好好考虑一下。”
在杨文松说华鼎的时候,肖佳还不是太动心。
她知道华鼎,国内数一数二的基金公司,她还买了点华鼎的基金呢,收益不错。
但是,一听到要去境外工作,肖佳这心里还是有点发怵的。
就她那点可怜的英语水平,去了国外,连句话都说不清楚,还怎么工作?
而且,她也不想去离家太远的地方工作。
所以这个选项,肖佳直接就给排除掉了。
而当杨文松又说到高新区医疗产业中心的时候,肖佳是彻底惊呆了。
在云城,谁不知道高新区的医疗产业中心啊。
据说光投资就上千亿了,也不知道真假。
反正,肖佳从那边路过,那个中心项目,看着倒是很宏伟壮观。
这还不是最让肖佳震惊的。
真正让她震惊的是,她知道杨文松是谁了。
就是那个医疗产业中心项目的幕后大老板,号称云城股神的那位。
说起来,她也是偶然听同事们聊起这事。
在同事们嘴里,杨文松可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白手起家,如火箭般崛起,拿出上千亿来投资建了一座医疗产业中心,只为救治身患绝症的女朋友。
几个女同事在说到这事的时候,眼里都是冒着光的。
只是当时肖佳也没有认真听,没注意到杨文松的名字。
而现在,杨文松说到医疗产业中心的时候,分明就是在说他自己的项目,肖佳一下子就联想起来了。
如果杨文松真的是那位股神,千亿富豪,那可真的是太令人震惊了。
肖佳就这么目瞪口呆的看着杨文松,大脑都一片空白了。
下意识的就问了句:“你不会就是那个股神吧?”
杨文松一怔,继而就明白了,肖佳肯定是还不知道自己是谁,薛晓芸看样子并没有跟她说。
杨文松就微微一笑,说道:“股神谈不上,就是自己胡乱做几笔交易罢了。”
周英东则是说道:“你不会是还不知道杨总是干啥的吧?”
肖佳说道:“晓芸从来没跟我说过,只说是杨东的大哥,跟晓芸也是同学,现在就自己做股票,我哪里能想到,晓芸嘴里的那个自己做股票的大哥,竟然就是名震整个云城的股神,天啊,我不会是在做梦吧?晓芸你也真是的,你认识这样一位大名人,竟然都不跟我说,瞒得我好苦啊。”
薛晓芸说道:“我要是到处跟人说我认识杨文松,那别人还不知道怎么看我呢。”
肖佳说道:“怎么看你?肯定得仰着头看你啊。你要是早说你认识杨文松,不说别的,咱们老板就得把你供起来,哪里还敢骂你啊。”
杨文松说道:“肖佳说得对,晓芸,就算是抛开东子的关系,咱们也是老同学啊,你只要跟人说一声跟我是同学,那别人都得高看你一眼。你倒好,愣是一声不吭,让我说你什么好。在这方面,你真得跟其他同学好好学习,你像邹丽萍她们那几个,生怕别人不知道她们跟我是同学似的,到处跟人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