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皇帝在心里骂骂咧咧地表达不满。
李善长则是轻捋着胡须,说道:“其实,驸马爷在宁阳县和登州府的善政,还要数医学院和药学院为首。”
略微顿了顿,李善长又继续说道:“四小工业奠定了宁阳县和登州府的发展基础,但是臣更看重医学院培养的驻村郎中,还有药学院弄出来的成品药。”
“驻村郎中的水平可能不高,可能会给病人留下一堆的病后症,甚至也有可能治死人,成品药的疗效多半比不过郎中按照病病所开的方子。”
“但是,就像驸马爷说的那样儿,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活下来才有资格去谈病后症的问题。”
“臣琢磨着,是不是趁着州县开始改制,把宁阳县这个驻村郞中也给照搬过来?”
朱皇帝嗯了一声道:“搬,这么好的东西不搬过来,让人知道了都得笑话咱们。”
略微顿了顿,朱皇帝又问道:“登州医学院那边怎么说?”
李善长轻轻哼了一声,说道:“医学院和药学院已经准备拆分,而且准备拆出南京医学院、南京药学院和北平医学院、北平药学院。”
“但是胡惟庸那个老匹夫不知道怎么忽悠的驸马爷,硬是被他弄去一个登州大学医科学院辽东分校和一个药科学院辽东分校。”
“这就是打着分校的幌子,行抢夺院校建设的事实。”
朱皇帝再次伸手捻起一个小土疙瘩,拇指和食指微微用力,恍若老虎钳子一般,将原本坚实的土块捏碎。
胡惟庸想方设法地抢夺院校是对的。
就是其他十几个布政使都来抢,咱老朱才高兴。
最起码证明这些官老爷的心里还想着百姓。
朱皇帝低声喊来二虎,吩咐几句后又笑眯眯地说道:“咋样,州县改制,驻村郎中,这些事儿都说完了,咱们再研究研究那个蒸汽机的事儿?”
李善长捋着胡须斟酌一番,说道:“不瞒上位,臣这心里终究还是有些忐忑——不是说蒸汽机不好,而是蒸汽机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好。”
“臣刚刚想了想,这东西既然能用到耕地上面,以后就能用到纺织上面,影响的就不仅仅只是耕种。”
“说白了,臣总觉得这东西会掀起一场变革。”
“但是臣心里又没有底。”
随着李善长的话音落下,刘伯温也跟着补充道:“上位,臣也略微有些想法,只是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朱皇帝哦了一声,说道:“难道青田先生的想法,会造成大明的动荡?”
刘伯温微微摇头,说道:“上位,州县改制也好,照搬驻村郎中也罢,这些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可以说,只要大都督府那也不出乱子,大明绝不会因为州县改制而产生什么动荡。”
“不过……”
刘伯温话锋一转,捋着胡须说道:“小型化的蒸汽机一旦铺开,动荡几乎就是必然——就像李相刚刚说的那样儿,小型化的蒸汽机可以用在纺车上,也可以用在织机上。”
“原本需要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女工才能干完的活儿,可能只需要几台小型的蒸汽机就能干完。”
“蒸汽机不会嫌累,可以连天累夜地干活。”
“而且不需要工钱。”
“同样的,其他任何有可能用到小型蒸汽机的行当,都有可能面临蒸汽机对人力的冲击。”
“哪怕是农耕——原本没有蒸汽机的时候,一个百姓一头牛,一天能耕出一亩地,而在有了蒸汽机和旋耕犁后,一个百姓一天能耕十亩地。”
“这就有可能会导致许多百姓不需要再去种地为生。”
“臣担心的是,百姓要么会因此而变得游手好闲,又或者因为失去了工坊做活赚工钱的机会,而惹出什么事端。”
自从被朱皇帝拉到南京城外的地头上,刘伯温也不想着什么甩锅不甩锅了。
很明显,上位已经被他那个好女婿折腾怕了。
他这是宁肯折腾李善长和咱老刘,也不想去找他那个好女婿。
既然如此,那咱老刘就拿出几分真本事。
看你下回还敢不敢折腾我刘某人!
刘伯温心里暗暗发狠,随后又捋着胡须说道:“还有之前驸马爷曾经提过的,关于大都督府划分片区的事儿。”
“臣这段时间也想了想,铁路一旦铺开,对于大明现有的卫所制和军制都会有所冲击。”
“只是要划分出片区,还得大都督府那边配合。”
“等到片区划分完成之后,各地都司便可与布政使司彻底切割。”
“都司不再过度依赖布政使司的支持,布政使司也再没有插手都司的机会。”
“……”
刘伯温一点一点地说着心中的谋划和设想,直接拿大都督府和都司改制的事儿来诱惑朱皇帝。
反正这饼是画好了。
上位你要是想吃呢,就得拉着徐达和常遇春他们一块儿头疼。
你要是不想吃呢,那你也不能说咱老刘懈怠。
想到这儿,刘伯温又忍不住伸手捋了捋胡须。
理解驸马爷,成为驸马爷,超越驸马爷。
果然很爽!
只是让刘伯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朱皇帝不仅没有因为这些麻烦事儿挠头,反而哈哈笑了两声。
“青田先生放心,咱刚刚已经让二虎去喊天德和伯仁他们了。”
朱皇帝笑眯眯地说道:“大都督府改制,片区划分这个事儿,咱早就想让天德跟伯仁他们着手推动。”
“只是碍于胡元那边不肯消停,这才一拖再拖。”
“现在好了,蒸汽机小型化的事情要搞,州县改制的事情也要搞,还有御史台、按察使司改制的事情也得提上日程。”
“那咱就干脆点儿,把这些问题都一锅烩了。”
“大都督府改制和片区划分,就是这锅菜的底油和香料。”
说到这儿,朱皇帝又神神秘秘地笑了笑,说道:“当然,也不止是这点事儿,主要还是咱搁宁阳县那边学来的另一个好东西。”
刘伯温愣了愣,望着朱皇帝问道:“宁阳县里还有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