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相礼等了白灵筠一上午,终于见到老板踏进公司大门。
风风火火的跑过去。
“白先生!”
白灵筠脑子里琢磨着事,被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文相礼吓了一跳。
“咋、咋了?”
文相礼:“您交代我的事情,我都查清楚了。”
白灵筠回想了一会,哦对,前几日他让文相礼去查食肆窃物一事来着。
“那行,你叫上温经理,来我办公室说吧。”
进到办公室,文相礼支支吾吾,半天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温瑞云摇摇头,“算了,还是我来说吧。”
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叠照片交给白灵筠,“这是小文拍到的,您看看。”
白灵筠接过照片一一翻看,里面的场景是某个不知名胡同,漆黑幽深,破败不堪,十几张照片都没凑出一栋完整无缺的房屋来。
“这是瑞禾胡同,车夫、粪工、洗脚、剃头、按摩的职业都在聚集在这。”
瑞禾胡同,比八大胡同还不如的地方,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仅能在这条破败脏污的胡同里支撑起一个小小的窝棚得以栖身。
温瑞云道:“食堂每天晚上将剩余饭菜运送到瑞禾胡同,免费发放给那些工人,与我们之前推测的倒也大差不差。”
“啊?”文相礼惊讶抬头,“原来白先生和温经理都知道啦?”
得知真相的小文助理尴尬挠头,他本以为自己是什么正义之士,可如今探查到这个结果,倒叫他不知如何是好了。
白灵筠放下照片,“小文,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我……我……”
文相礼低下头,应该怎么办呢?
他们公司的福利待遇优厚,工作餐比寻常人家的年节正餐都丰盛。
按理,每日剩余饭菜是要作为垃圾进行处理的,可眼下分发给不相干的人,从性质上就变的不一样了。
尤其,一旦这种事情形成链条,谁能保证运送出去的就一定是剩饭剩菜呢?
文相礼知道自己不该以这样的小人心态揣测他人,但人心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人也是最善变的。
“白先生,我……不知道。”
白灵筠盯着文相礼看了半晌,突然道:“小文,我觉得你不适合做风投。”
文相礼猛的抬起头,眼泪含在眼圈里。
“您、您要辞退我吗?”
白灵筠指尖点着桌面上的照片,“不是我要辞退你,而是我发现了一个更适合你的工作。”
啪嗒,文相礼的眼泪砸在手背上。
那不还是要辞退他么,呜呜┭┮﹏┭┮。
下午,孔令舟接到白灵筠的电话,夜都隔不了,当即开车过来,亲自接人。
他在抢人大战里虽然拿到一血,但也仅限于一血。
别的部室最少都抢到了两个人,只有他经济发展部,就得了虞书砚一根独苗,惨败!
就这,还有人暗戳戳的撬他墙角!
好在他这墙角意志坚定,任对方磨破了嘴皮子都没半点动摇,不愧是他看好的人,天生就是吃他们经济发展部这碗饭的!
“白少爷,人我就先带走了,以后再有什么新鲜血液,您可别忘了咱啊。”
白灵筠无语至极。
“您当我这是人才输送基地呢?要不是小文心思细腻,正直可贵,风投这摊浑水脏了孩子的手,还能白白让给您?”
一早,白灵筠就瞧出文相礼不适合风投行业,干风投的心都脏,小文助理不是那心脏的孩子,硬将他困在不适合的行业里只会误了他。
就像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学习的材料,爱学也认学,一学就是个学霸,那他就适合一路学下去,通过不断学习改变命运。
而有的孩子打小不爱学习,你硬逼他坐在板凳上念书,那眼睛和耳朵都指不定脱离身体飞去了哪,学没学好,玩没玩好,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自古有之,什么样的材料就得放在什么样的器皿里。
孔令舟得了便宜,自然不能再卖乖,笑呵呵的跟白灵筠寒暄几句便带着新血液走了。
文相礼才出门没两步,又折返回来,一把抱住白灵筠哭的可伤心。
“白先生,我舍不得你啊!”
起初他以为自己做错了事,老板不要他了。
可后来经过一番解释,他才知道,原来经济发展部要成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急需正直可靠的人才。
随后,白灵筠又详细同他分析了职业前景和未来规划。
不得不承认,和风投这个复杂的行业相比,监督管理部门更适合文相礼。
白灵筠拍了拍文相礼的肩膀,“政府大楼的伙食也不错,你去吃几天就舍得我了。”
文相礼红着鼻头破涕为笑,“一日先生,终身先生,无论我在哪里,您永远都是我的先生。”
“嗳,这才对……”
白灵筠忽觉一阵冷风袭来,眼皮都没抬,马上丝滑改口。
“……得起温经理对你的栽培!”
文相礼吸了吸鼻子,“温经理是我的上司,但您也栽……”
白灵筠匆匆将文相礼推向孔令舟。
“天色不早,快随孔部长去吧,动作快些还能蹭一顿政府大楼的晚饭。”
文相礼还想再说两句,却被孔令舟大力一扯,塞进车里。
“走走走,时间紧任务重,经济发展部现在就需要你!”
说罢,矮身上车,猛一脚油门将车开出去。
白灵筠呼出一口气,转身奔向立在车门旁的沈啸楼。
“亲爱的!你怎么这么快就来接我了呀?”
让他早去早回,不是一来一回,这才走了俩小时就回来了……
沈啸楼将视线从孔令舟跑出一串青烟的车尾收回来,搂住白灵筠的腰。
“大总统去了誓师大会,不需要我讲话。”
白灵筠失笑摇头,别人都是领导视察时使劲表现,他家这个主打一个反骨,领导视察,直接旷工!
“那……回家?”
沈啸楼笑了一下,“或者你想骑马也行。”
白灵筠:“……”
过不去了?这茬过不去了是吧!!!
中秋前一天,观兵队伍前往约翰牛参加多国大观兵,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国与国之间的观兵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