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非昨夜
第一章 春风过门
江南的雨,总带着三分缠绵,七分诗意。
沈清辞第一次见到顾星河,便是在这样一个落着细雨的春日午后。她撑着一把油纸伞,伞面是上好的烟青色,边角绣着几枝疏朗的兰草,一如她本人,清雅中带着几分疏离。她刚从城西的书画铺出来,怀里抱着一卷新得的《春江晚景图》,正沿着青石板路往回走,冷不防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得侧身闪躲。
马蹄溅起的泥水弄脏了她的裙角,那卷宝贝字画也险些脱手。她皱了皱眉,抬眼望去,只见一匹神骏的白马在不远处停下,马上的人翻身跃下,动作利落得像一阵风。
“姑娘,抱歉。”
男子的声音清润,像山涧里的泉水流过玉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歉意。沈清辞抬眸,撞进一双格外明亮的眼睛里。那眼睛很深,像是盛着夏夜的星空,此刻映着雨丝,更显得璀璨。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锦袍,腰间系着玉带,身姿挺拔如松,只是眉宇间带着几分风尘仆仆的倦意,却丝毫不减其俊朗。
“无妨。”沈清辞收回目光,低头看了看被弄脏的裙角,声音清淡,“公子下次赶路,还需留意些。”
男子似乎愣了一下,大概是没料到会得到这样不软不硬的回应。他看了眼她怀里的画,又看了看她裙角的泥渍,从怀里掏出一方干净的手帕递过来:“这点小事,还是我的不是。这帕子……”
沈清辞没有接,只是摇了摇头:“不必了。公子赶路要紧。”
她说完,便重新撑起伞,抱着画,绕开他往前走。走过他身边时,她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松木气息,像极了雨后山林的味道。
顾星河看着她的背影,烟青色的伞,素色的裙,在蒙蒙雨雾中,像一幅移动的水墨画。他忽然觉得,这江南的雨,似乎因这抹身影,又多了几分值得回味的意趣。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手帕,上面绣着一颗小小的星子,是他母亲生前为他绣的。
“姑娘留步!”他鬼使神差地喊了一声。
沈清辞脚步微顿,却没有回头。
顾星河快步上前,将那方手帕塞进她空着的手里,声音里带了点不容拒绝的坚持:“就当赔礼。在下顾星河,敢问姑娘芳名?”
手帕的触感细腻,带着男子掌心的温度。沈清辞捏着那方绣着星子的帕子,指尖微微发烫。她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加快了脚步,很快便消失在雨巷的尽头。
顾星河站在原地,看着她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沈清辞……他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像是要将这两个字嚼出些味道来。他刚刚从她转身的瞬间,瞥见了她发间别着的一支玉簪,簪头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玉兰,雅致得很。
这一年,沈清辞十七岁,顾星河二十岁。春风穿过江南的雨巷,将一个名字吹进了她的心湖,漾起圈圈涟漪。她以为,这不过是萍水相逢的一段插曲,却没料到,这阵春风,会在她此后的岁月里,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
第二章 星河入怀
自那日雨巷一别,沈清辞有好几日都没再见到顾星河。她将那方绣着星子的手帕洗干净,叠得整整齐齐,收在了妆奁的最底层,像是藏起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她是沈知府的独女,自幼饱读诗书,性子娴静,平日里除了随母亲参加一些必要的应酬,大多时候都待在府里的“听风小筑”里,读书作画,抚琴弄箫。日子过得平静无波,直到顾星河的再次出现。
那是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沈清辞正在小筑的窗前抚琴。她弹的是一首《平沙落雁》,琴声悠扬,带着几分寂寥。忽然,琴弦断了一根,发出一声刺耳的声响。她微微一怔,抬头便看到窗外站着一个人。
是顾星河。
他不知何时来的,就那样静静地站在月光下,白衣胜雪,身影被月色拉长,显得有些不真实。他手里提着一个食盒,看到她望过来,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在下唐突了,听闻沈姑娘琴艺精湛,便忍不住过来听了一曲,没想到惊扰了姑娘。”
沈清辞脸颊微红,放下手中的琴,起身走到窗边:“顾公子客气了。”
“方才路过街角的点心铺,见他家的桂花糕做得不错,便想着送些过来,算是补上上次的赔礼。”顾星河将食盒递过来,“姑娘尝尝?”
沈清辞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侍女接过了食盒。“多谢顾公子。”
“姑娘不必总叫我顾公子,叫我星河便好。”他看着她,眼神真诚,“我已在府中住下,家父与沈知府是旧识,此次前来江南,便是特意来拜访的。”
原来如此。沈清辞恍然大悟,心中却莫名地松了口气。
自那以后,顾星河便成了沈府的常客。他时常来找沈知府谈论些诗词歌赋,或是朝堂见闻,偶尔也会绕到听风小筑来,与沈清辞说说话。
他会给她带城东那家最有名的糖葫芦,会跟她讲他在北方游历的见闻,讲塞北的风沙,讲大漠的孤烟,讲那些她从未见过的壮丽景色。他的声音很好听,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总能让沈清辞听得入迷。
而沈清辞,则会给他看她新画的画,弹她新学的曲子。他总是看得很认真,听得很专注,偶尔提出的见解,也总能说到点子上。
他们一起在庭院里看初开的桃花,一起在月下讨论诗句,一起在雨后的花园里寻找彩虹。日子像被春风拂过的湖面,温柔而惬意。沈清辞的心,也在这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渐渐被那个叫顾星河的男子填满。
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看他笑,喜欢听他说话,喜欢他看向自己时,那双盛满了星光的眼睛。她开始期待每天的见面,会因为他一句无心的夸赞而开心一整天,也会因为他偶尔的晚到而暗自失落。
她知道,自己是动了心。
那日,顾星河带她去了城外的云栖山。山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后的山坡上种满了茶树。正是春茶采摘的时节,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他们沿着山路慢慢走着,顾星河给她讲茶叶的种类,讲泡茶的技巧。沈清辞安静地听着,偶尔应和几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
走到一处观景台,顾星河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她。他的眼神很深,像是有漩涡,要将她吸进去。
“清辞,”他叫她的名字,声音低沉而认真,“我心悦你。”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跳,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撞了一下。她抬起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那里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她的脸颊瞬间变得滚烫,心跳如鼓,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顾星河看着她娇羞的模样,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他伸出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软,带着点微凉的温度,微微颤抖着。
“我知道,这或许有些唐突。”他的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但我还是想告诉你,自那日雨巷初见,你便住进了我心里。与你相处的这些日子,是我这二十年来最开心的时光。清辞,你愿意……给我一个机会吗?”
山间的风轻轻吹过,带着茶香和花香,拂过他们的发梢。沈清辞看着他眼中的星光,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点了点头,声音细若蚊吟:“嗯。”
顾星河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点燃了整片星空。他紧紧握住她的手,仿佛握住了全世界。
那一刻,沈清辞觉得,整个春天的风,都吹进了她的心里。
第三章 步步是你
顾星河与沈清辞心意相通后,相处得愈发融洽。他们不再避讳旁人的目光,时常一同出游。
有时,他们会去城南的湖边泛舟。顾星河撑着船,沈清辞坐在船头,手里拿着一本书,却大多时候是在看他。他专注的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风吹起他的衣袂,像一只即将展翅的白鹤。她会忍不住拿起画笔,将这一幕定格在纸上。
有时,他们会去城西的书铺。顾星河会给她讲那些古籍的典故,沈清辞则会给他推荐一些新出的诗集。他们并肩站在书架前,指尖偶尔相触,都会引来一阵心跳加速。
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在沈府的听风小筑里待着。顾星河看书,沈清辞作画,偶尔相视一笑,便觉得岁月静好。
顾星河说,他喜欢看她作画时的样子,安静而专注,像一幅流动的画。沈清辞说,她喜欢听他说话,他的声音里有她从未听过的远方。
江南的春天很长,长到足够他们将每一条青石板路都走遍,将每一朵花开的样子都记清。顾星河陪着沈清辞走过了三里亭,走过了杏花巷,走过了每一个有风景的地方。
沈清辞常常觉得,那三里路的清风里,每一步都带着他的气息。她走得很慢,因为想让这段路长一点,再长一点。
那日,他们又去了云栖山。还是那条山路,还是那片茶园,只是茶树已经开始吐露新芽。他们手牵着手,慢慢走着,像一对寻常的恋人。
“星河,”沈清辞忽然停下脚步,抬头看着他,“你说,我们会一直这样吗?”
顾星河低头,在她额头上轻轻印下一个吻,声音温柔而坚定:“会的。清辞,我会一直陪着你。”
沈清辞笑了,笑得眉眼弯弯,像雨后初晴的月亮。她靠在他的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觉得无比安心。
她以为,他们会像所有童话故事里的结局一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她以为,这春风会一直吹下去,这星河会永远为她而亮。
却不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聚散离合,本就是常态。
第四章 秋水渐凉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夏末。顾星河接到了家里的来信,说是家中有急事,让他即刻启程回京。
收到信的那天,顾星河沉默了很久。他找到沈清辞,将信递给她看,眼神里满是愧疚和不舍。
沈清辞看完信,手指微微颤抖。她知道,顾星河是京城望族顾家的嫡长子,他不可能一直留在江南。只是,她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什么时候走?”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
“明日一早。”顾星河握住她的手,“清辞,对不起,我……”
“没关系。”沈清辞打断他,挤出一个笑容,“家里有事,自然是要回去的。”
她的笑容里带着苦涩,顾星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将她紧紧拥入怀中,下巴抵在她的发顶:“清辞,等我。等我处理完家里的事,一定会回来找你。到时候,我便向沈知府提亲,娶你为妻。”
沈清辞靠在他的怀里,泪水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用力点了点头:“我等你。”
那一晚,他们没有说太多话,只是静静地依偎着。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彼此眼中的不舍。
第二天一早,沈清辞去了码头送顾星河。
码头上人来人往,水汽氤氲。顾星河站在船头,穿着一身青色的长衫,更显得身姿挺拔。他看着岸边的沈清辞,眼神里的不舍几乎要溢出来。
“清辞,照顾好自己。”
“你也是。”沈清辞的声音带着哽咽,“我等你回来。”
船开了,顾星河站在船头,一直挥手,直到再也看不见沈清辞的身影。
沈清辞站在码头上,看着船渐渐远去,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秋风吹起她的裙角,带着一丝凉意。她知道,这个夏天结束了,她的春风,也要离开了。
顾星河走后,沈清辞的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那份平静里,多了一份牵挂和等待。她每天都会去听风小筑,坐在他们曾经一起坐过的位置上,看着他曾经看过的书,画着他曾经喜欢的画。
她会收到顾星河的来信,信里他会跟她说京城的趣事,说他处理事情的进展,说他有多想念她。每一封信,她都会读很多遍,直到能背下来为止。她也会给他回信,跟他说江南的近况,说她新画的画,说她有多等他回来。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顾星河的信越来越少,间隔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沈清辞的心,像被秋风吹过的湖面,渐渐泛起了凉意。
第五章 星河万里
冬天来了,江南下起了雪。这是沈清辞见过的最大的一场雪,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白色。
她收到了顾星河的最后一封信。信很短,只有几句话。他说,他不能回来了。他说,他要娶别人了,是皇上指婚的,他不能违抗。他说,对不起。
沈清辞拿着信,站在雪地里,浑身冰冷。雪花落在她的头发上、肩膀上,融化成水,顺着脸颊滑落,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泪水。
原来,他说的一直陪着她,只是一句空话。原来,他说的会回来娶她,只是一场梦。
那场梦,开始于春风拂面的江南,结束于大雪纷飞的寒冬。
她没有回信。她将那封信烧了,连同那方绣着星子的手帕,一起埋在了听风小筑的玉兰树下。
从那以后,沈清辞再也没有提起过顾星河。她像往常一样读书、作画、抚琴,只是眉宇间的那份疏离,又深了几分。
转眼又是一年春天。江南的雨依旧缠绵,杏花依旧盛开。沈清辞偶尔还是会走过那些他们曾经一起走过的路,只是身边再也没有那个身影。
她会想起顾星河,想起他的笑容,想起他的声音,想起他说过的话。心里还是会疼,只是那份疼,已经被时间磨平了棱角,变得淡淡的。
她终于明白,有些人,就像春风一样,来了又走,只是生命中的一段过客。而有些人,却像秋水一样,带着星河,走向了更远的地方。
她与春风皆过客,他携秋水揽星河。
三里清风三里路,步步风里步步你。
那些曾经的美好,那些步步是你的时光,终究是回不去了。
沈清辞站在桥上,看着桥下缓缓流淌的河水,河水倒映着她的身影,也倒映着远处的天空。天空很蓝,像他曾经眼中的星河。
她微微一笑,转身离去。她的背影依旧清雅,只是多了一份历经世事的从容。
她知道,她的人生,还要继续。没有了春风,没有了星河,她还有自己的岁月。
只是在某个落雨的午后,或是某个有月光的夜晚,她还是会想起那个叫顾星河的男子,想起那段短暂却深刻的时光。
然后,轻轻叹一口气,继续往前走。
毕竟,人生的路还很长,她不能总停留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