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技术保障中心,服务器的嗡鸣像无数只蝉在振翅。
周志高盯着监控屏上跳动的数据流,“无痕举报系统”上线三天,后台已经累积了7342条举报信息。
其中条来自西北某县的匿名举报,加密标签显示“涉及县级班子的腐败”,保护等级被自动标为“红色”最高级。
“这是系统遇到的第一个硬仗。”老郑捧着刚打印的分析报告,纸页上的关键词被红笔圈得密密麻麻:“煤矿私挖滥采”“扶贫款挪用”“人员失踪”。”
“最触目惊心的是段自动识别的语音转写:“他们把举报信贴在我家大门上,还画了棺材……”
周志高的指尖在“红色保护”按钮上悬停。
按照系统设定,这会触发跨省军警联合行动,最近的驻军基地在三百公里外,需要调动直升机才能在两小时内抵达。
“启动一级响应。”他突然想起那位抱着孩子求助的母亲,“告诉前线,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举报人安全。”
直播画面的回放正在环形屏上循环。
周志高讲解“无痕系统”的片段被网友剪辑成“反诈式反腐”合集,弹幕里的“保护发声者”成了新热梗。
有个Id叫“陈勇的战友”的用户连续三天刷屏:“希望系统能记住那些没能等到它的人”,下面跟着上万条“泪目”的表情。
技术科突然发出警报,某境外Ip试图破解系统防火墙。小王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的攻防动画像科幻电影:红色的攻击代码如潮水般涌来,蓝色的防御程序化作盾牌层层阻隔。
“是上次赛游公司的境外后台!”小伙子额头冒汗,“他们想瘫痪系统,给腐败分子报信!”
周志高盯着防御矩阵的薄弱点,突然想起方云德老人讲的上甘岭战役:“把最硬的骨头留给最能打的部队。”
他拨通部队机房的电话:“启用备用服务器,把攻击流量引向模拟靶场,让他们以为破解成功,其实在打空靶。”
三小时后,境外攻击突然停止。
小王调出后台日志,忍不住笑出声:“他们真以为拿到了举报数据,其实下载的是《反腐警示教育片》全集。”
屏幕上的下载记录显示,对方还认真看完了《孔家案庭审实录》,Ip地址最后定位在某国驻华使馆。
“这叫请君入瓮。”周志高指着自动生成的“钓鱼报告”,系统给境外势力推送了条假举报,内容是“某贪官挪用防汛款”,实际上是个追踪程序。“现在我们知道他们在盯着哪个案子了。”
西北的保护行动传来捷报。
驻军战士乔装成牧羊人,在举报人家的羊圈里安装了微型监控。
画面里,几个穿黑西装的人正在砸门,嘴里喊着“再不撤回举报就烧房子”,而举报人全家早已被转移到安全屋,战士们正用无人机记录下这伙人的嚣张行径。
“这就是系统的意义。”老郑指着监控里的黑西装,“以前他们敢明目张胆报复,是料定举报人孤立无援。现在有了跨省保护,等于给正义装了‘金钟罩’。”
中午的舆情分析会上,新出现的问题摆在桌前。有农村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有人担心系统被孩子误操作,还有偏远地区信号不好。
周志高突然想起养老院的方云德,老人连微信都不会用,更别说复杂的加密系统。
“开发‘代举报’功能。”他拍板决定,“允许用户找信任的人代操作,但代举报人也看不到具体内容,就像寄匿名信,代收人只负责投邮。”
小王立刻演示新功能:代举报人输入验证码后,屏幕上只显示“举报已提交”,看不到任何细节。
“还能语音举报。”他点开语音识别,“老人说方言也能自动转写,系统里存了全国108种方言数据库。”
直播回放的弹幕里,有位山区教师留言:“我们村的老人把举报内容写在烟盒上,我能帮他们提交吗?”
周志高让小王置顶这条留言,亲自回复:“系统支持拍照上传,烟盒、作业本、甚至树皮上的字都能识别,只要你敢写,我们就敢接。”
傍晚时分,首例“代举报”案件有了进展。
某村医帮五保户举报村支书克扣养老金,系统自动匹配了邻省的调查组。
当工作人员带着养老金上门时,老人摸着崭新的存折哭了:“以为这辈子都要不回来了……”
村医在旁边笑:“我就是用老人的老花镜当支架拍的烟盒,没想到真管用。”
系统后台突然收到条特殊举报,来自监狱Ip:“我是黄胜球案的从犯,想举报当年的同伙,但怕减刑申请被驳回。”
周志高点开“特殊通道”,这个专为在押人员设计的入口,能直接对接监狱检察室,举报属实可作为减刑依据。“给他发《立功赎罪指南》。”
夜幕降临时,技术科在系统里加了个新功能,“正义回声”。举报处理完毕后,举报人会收到条匿名短信:“您反映的问题已解决,感谢您的勇敢。”
没有具体内容,却能让人心安。
“就像投进湖面的石子,总要听到回声才踏实。”周志高望着屏幕上的发送记录,第一条回声发给了那位山区教师。
西北的案子传来突破性进展。根据举报线索,调查组在煤矿深处找到了被掩埋的账本,牵扯出五名县级干部。
黑西装团伙的成员全部落网,带头的正是县公安局副局长,他以为能像当年迫害举报人那样一手遮天,却没想到举报信息早已飞到千里之外。
“这系统就像阳光。”周志高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城市渐次亮起的灯火,“黑暗里的龌龊见了光,自然会消散。”
他想起刚当镇长时,老书记说的“为官一任,要让老百姓敢说话、有处说”,现在这句话终于有了技术支撑。
手机里弹出洛汐的视频,小姑娘举着画:“爸爸,老师说我画的‘反腐铠甲’能参展。”
画上的小朋友穿着由盾牌组成的衣服,背后是闪烁的警灯和军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