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大楼的夜景在窗玻璃上铺开,周志高捏着份刚拟好的反腐规划,笔尖悬在“长效机制”四个字上方迟迟未落。
老郑端来的浓茶已经凉透,杯底的茶叶沉得像块铅。
手机在桌面上震动,是洛汐发来的视频,小姑娘举着满分试卷笑:“爸爸,老师说努力就有回报!”
“努力就有回报。”周志高对着空荡的办公室喃喃自语,指尖划过桌面上的案件卷宗,孔家账册里的“红颜录”、张赤翔的媚日言论、尤赛军的排污数据、黄胜球的扶贫款清单,这些纸页边缘的褶皱里,藏着多少被辜负的努力?
技术科的小王抱着平板电脑进来,屏幕上是网友对“绝对公平”的热议。
某条高赞评论说:“凭什么网红跳支舞赚几十万,科学家一辈子买不起房?”
下面跟着万条附和,有人贴出环卫工凌晨扫街的照片,配文“这世界本就不公平”。
“周部长,您看这个。”小王点开段街采视频,外卖小哥对着镜头苦笑:“我每天跑十五小时,不如老板躺赚房租。”
“但要说取消房租,我又怕哪天自己也想当房东,人不都这样吗?”
周志高想起方云德老人的搪瓷缸,想起王桂英磨破的手套,突然抓起车钥匙:“去趟夜市。”
深秋的夜市蒸腾着烟火气,烤红薯的焦香混着炒栗子的甜暖。
周志高站在炸串摊前,看摊主给穿校服的学生多撒了把孜然:“这孩子每天帮我收摊,算我的小徒弟。”
旁边卖袜子的大姐笑着插话:“他上次还帮我看摊呢,现在的孩子懂事。”
穿校服的男孩捧着炸串跑过来,胸前的“进步之星”徽章闪着光:“叔叔,我攒够钱了,明天就能给奶奶买血糖仪。”
他指着不远处的辅导站,“我白天上课,晚上来帮忙,老师说努力就能考重点高中。”
周志高的目光落在辅导站的广告牌上:“凭成绩减免学费”。
玻璃门内,几个留守儿童正借着灯光写作业,墙上贴满“奋斗改变命运”的标语。
这场景突然让他想起黄胜球的话:“扶贫就是养懒人”,此刻想来比地沟油还令人作呕。
回到办公室时,老郑正对着《公务员薪酬改革方案》发愁。
“有人说基层公务员待遇低,容易滋生腐败;有人说高薪养廉是笑话,该用重典。”他指着某条建议,“甚至有人说要取消职级差异,大家拿一样的工资。”
“那谁去守边疆?谁去啃硬骨头?”周志高翻开案头的《史记》,指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批注,“两千年前就有人懂的道理,现在反而糊涂了。当年孔家老太爷觉得生下来就该作威作福,结果呢?”
手机突然震动,是最高检的通报:史中禾死刑执行,黄胜球判无期,张赤翔案牵连出的境外势力被引渡,赛游公司的服务器残骸在展览馆成了“网络安全警示展”的镇馆之宝。
最刺眼的是组数据:三个月来,主动退赃的官员突破万人,基层举报量下降60%。
“您看,这就是威慑的效果。”老郑的声音里带着暖意,“不是说没人想贪了,是知道贪了划不来,就像夜市摊主不会缺斤少两,不是没私心,是怕砸了招牌。”
周志高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某扇亮着的窗里,或许有挑灯夜读的学生。
某辆晚归的车里,或许有刚收工的工人。
某间办公室的灯光下,或许有加班写报告的公务员。
这些平凡的努力,不该被特权碾碎,也不该被“绝对公平”的幻想否定。
第二天的常委会上,有人提出“给科研人员加薪”的议案,立刻有人反对:“那农民怎么办?”
周志高突然想起夜市摊主的话,敲了敲桌子:“我们要的不是所有人拿一样的钱,是让炸串摊的孜然不会被特权抢走,让学生的奖学金不会被蛀虫挪用,让科学家的专利不会被资本窃取,这叫规则公平。”
他举起方云德的军功章复印件:“这位老英雄放弃厅长职位回家种地,不是因为种地赚得多,是因为他相信‘奉献有价’。”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份‘价’能被看见,被尊重——不是用口号,是用制度。”
网络上的讨论渐渐理性。#努力该有回报#的话题盖过了#绝对公平#。
有网友晒出爷爷的奖状:“1958年劳动模范,奖励的搪瓷缸现在还能用”。
有程序员发代码截图:“加班写的程序上线了,用户说好用,这就够了”。
甚至有前贪官家属留言:“我爸说要是当初知道努力工作能被看见,就不会走歪路”。
周志高去养老院看望方云德时,老人正给孩子们讲军功章的故事。
“这枚解放勋章,是全班战友用命换来的。”他指着照片里的年轻士兵,“他们不是为了当官发财,是想让你们能安心读书。”
角落里的王桂英突然说:“我孙子考上公务员了,在扶贫办。他说要像周部长一样,把被克扣的补助全追回来。”
老太太的皱纹里绽开笑意,“这就叫代代相传,对不?”
离开时,周志高在养老院的留言簿上写下:“公平不是均贫富,是让炸串摊的孜然香过特权的铜臭,让军功章的光芒盖过贪腐的珠光。”
放下笔的瞬间,他想起刚当镇长时,老书记说的那句话:“当官就像掌秤,秤砣歪了会失衡,秤杆直了,人心就稳了。”
技术科发来最新数据,全国“群众满意度”调查显示,“公平感”指标同比上升23%。小王兴奋地喊:“周部长,网友说现在敢努力了,不怕被抢功劳!”
他指着条评论:“我要给女儿取名‘周盼’,盼望这世界越来越好。”
周志高望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突然觉得那些熬夜审批的文件、惊心动魄的审讯、辗转难眠的夜晚,都化作了夜市摊前温暖的灯火。
他知道,绝对的公平永远是乌托邦,但只要规则的天平不向特权倾斜,只要每个努力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就有人愿意相信“奋斗有用”,愿意守护这片土地的烟火气。
夕阳透过纪委大楼的玻璃窗,在卷宗上投下金色的光斑。
周志高拿起笔,在“长效机制”下面补了句话:“让努力者有奔头,让守规矩者不吃亏。”
墨迹干透时,窗外的鸽子突然起飞,在蓝天上划出自由的弧线,像在为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铺就通往明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