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勇装出一副可怜像说:“北明公司业务规模这么大了,管理上也应该走上正轨了。再像以前那样,大家都要坚持不住了。”
陈先生叹了口气说:“节能灯业务做到这个规模,是应该规范经营了。合作节能灯业务,虽然因段先生而起。但是,北明公司从无到有运作到今天这个程度,是你和我们一家一点一点做起来的。
“我没有忘记,第一批两个货柜节能灯差不多是你一个人从车上卸下来的。要说智力,我还有一点点儿。要说体力,我真的已经消耗殆尽了。在我最无力,最无助的时候,是你帮我扛下来的。”
陈先生说得动了感情。贾勇想起这几个月的辛劳和奔波,自己的眼睛也湿润了。
陈先生用有些颤抖的声音说:“我老了,感情的控制力下降了。我跟你说的话都不是做生意的人该说的话。我跟我自己的儿子都没有说过这样的知心话。
“我总觉得,你还年轻,有些事情可能还考虑的不全面。有些话我说得不一定对,供你参考。据我观察,你对留在巴西生活好像没有特别迫切的愿望?”
陈先生询问的目光特别恳切。贾勇实话实说道:“我家里的情况我跟您讲过了。来之前,我一直想就在国内做点儿外贸业务。没有出国工作生活的打算。公司开始外派到巴西的人不是我,我到巴西来工作,有点儿阴差阳错的意思。对于要不要长期留在巴西工作,我确实没有特别明确的想法。”
陈先生说:“巴西这个地方的生活水平比国内应该还是高一些的吧?这两年,巴西虽然面临国家债务危机,通货膨胀也比较严重。但毕竟它有过高速发展的时期,生活水平已经上去了。
“这个国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和国内比起来,这里的自然禀赋好太多了。
“大陆的地貌多山,适宜耕种的土地面积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十,而且自然灾害多。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国土是平原,可耕地面积的比重在世界名列前茅,极少有地质灾害或者气候灾害。
“这个国家的人口在南美洲是最多的,市场规模大。这些自然禀赋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很大。生活水平也是向欧美发达国家看齐的。在这里工作生活对你没有吸引力吗?”
贾勇慢悠悠地说:“我是有点舍不得离开家。我们家经济条件在国内也只能算个一般家庭。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从小就教育我要安贫乐道。
“物质生活对我的吸引力不能说没有,但毕竟有限。我跟您在一起半年多了,您应该了解我对钱的态度。
“我们家是一个传统的家庭。我妈妈给我灌输的理念就是,我父亲是一家之主。家里的事情都听父亲的。在家里的时候,大事小事我都跟父母讲,没什么隐私,凡事父母做主,我也就没有心理负担。
“离开了家,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主,凡事都夹着小心,觉得挺累的。说句没出息的话,我真的想家了。”
陈先生静静地听贾勇讲着。他沉默了。然后,陈先生回忆道:“你的话让我感同身受。你这种恋家的情节我也有啊。
“我父亲是留过洋的,他在日本学的法律。我母亲出身书香门第,也是读过书的。我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是家里的老二。我父母对我哥哥要求很严格,对我则明显的宠溺。所以我比我哥哥更恋家。
“成年后,我离开了年迈的父母,跟着哥哥到巴西来闯荡。从那以后,在我父母的有生之年,我只见过他们几次。
“父母去世以后,长兄为父。我有什么事情都跟我哥哥说。让我哥哥帮我拿主意。按我们中国人的说法,虽然我们离开了父母,离开了祖国,但是我们兄弟没有分家。
“工作,我哥哥给我安排;生活,我嫂子帮我料理。我自己的钱也给他们。直到我成了家。我哥哥给了我一笔钱。让我自己做生意,分门立户。
“我们依然走得很近,仍然是一家人。大事小事我都要问我哥哥,让他定。我哥哥比我大七岁。我哥哥走的时候,我觉得天塌了。再没有人能帮我做主了。天塌了啊。”
贾勇见陈先生越讲越伤心,就赶紧接过话题说:“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两个女同学,算是班里长的比较漂亮的。有不少男同学追求她们。她们都断然拒绝。理由是她们要出国,要去美国,不能谈恋爱,好像在国内谈恋爱,有了感情羁绊会影响她们出国。那个时候,这两个女同学拼命学英语。专业课都不那么上心。”
陈先生包容地笑着问:“那她们去成美国了吗?美国对国内的签证控制是很严格的。”
贾勇说:“去成了。”
陈先生说:“她们有海外亲戚?”
贾勇说:“有。有一个女同学的姐姐在联合国做同声翻译。另外一个女同学也是有哥哥或者姐姐在国外留学。她们从哥哥姐姐那里了解了美国的一些情况,说美国如何如何好。把美国说成了天堂一样。”
陈先生说:“胡闹,哪里有什么天堂。以前国内受到封锁,是封闭的。后来,国内跟美国的关系改善了,人们走出了国门看到了国内外的差距,心理会产生冲击。
“台湾也一样,不过比大陆早一些年发生。台湾人走出来受到的冲击更大。因为台湾地方小。走出来,才见到广阔天地。我就是跟着我哥哥走出台湾的。
“我哥哥做公共事务。到了这里觉得这里不错,就把我带出来了。”
陈先生戏谑地问:“你有没有追求过那个女同学,让她把你带到美国去?”
贾勇说:“主观上没想过去美国,客观上也没条件。人家也看不上我。”
陈先生不以为然地说:“这是哪里话?你贾经理也是一表人才啊。”
贾勇说:“谈不上。大陆人多,人才也多。像清华北大那样的高校,不少毕业生都去美国了。那都是最优秀的人才啊。”
陈先生说:“去美国,看你去干什么。我在美国上的大学。美国的大学很多。教育水平也代表着世界最高水平。美国也把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作为一项国策。
“在美国的科研机构,高技术公司中,有很多中国人。美国的商业环境很发达,但是竞争很激烈。中国人在美国人的公司,你是给人家干活的。想有所发展,是比较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