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要从钢铁价格出现第一次大幅度上涨说起。
随着改革开放,基建发展迅速,钢铁需求量快速增长。
本以为能接着赚大钱的许大茂和刘海中,因为国家限制,和蓝厂长的压力,生意快速萎缩。
小钱有,但是想挣大钱基本已经不太可能。
这对刘海中来说,无所谓,毕竟养老钱已经基本攒够。
可是对许大茂和刘光天、刘光福来说,远远不够。
刘光天、刘光福开始还想凑钱找王铁蛋做生意,结果遭到了刘海中强烈反对。
而许大茂,随着京城越来越多的餐饮店开业,尤其是那些豪华酒店,他的海鲜饭店生意一落千丈。
有钱人不愿意钻他这个装修一般的四合院,档次低。
没有钱的人在海鲜和鸡鸭鱼肉面前,果断选择了后者,实在是海鲜的性价比不高。
当许大茂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
投入那么多钱,总不能舍弃。
有心改成普通饭店,可又担心竞争。
所以,当听说李怀德和尤凤霞的生意做得很大,他就迫不及待地凑了上去。
可是听说,电视来路不明,许大茂又退却了。
不见兔子不撒鹰,一直是许大茂的原则。
走私万一被抓,那就是血本无归。
许大茂拖家带口的,可不想冒这个险。
不过,这也不耽误他挣钱。
和原剧中一样,许大茂和尤凤霞做局,找了刘光天和刘光福,刘光天又找了闫解成,最后找了闫埠贵。
有着开酒店一起庆贺的情分,这次还拉上了95号院不少老住户。
结果,许大茂抽完成,为了报复刘海中,转身来了个举报。
十几万台电视全被海关罚没。
不仅95号院的老住户们血本无归,李怀德和尤凤霞也亏掉了裤衩。
这也是原剧中,李怀德最后做局,让许大茂破产的原因。
同样的,这次许大茂倒打一耙,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让刘家、闫家有苦说不出。
刘海中被气倒,闫埠贵夫妻昏迷。
结果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三大妈身体里直接查出一个肿瘤,手术费就要六千。
这回可没有傻柱这个冤大头,闫家顿时陷入困境。
四兄妹相聚,吵得不可开交,可就是没人愿意拿出这笔钱。
闫埠贵跟三大妈是真感情,差点给四兄妹跪下,可即使这样,也仅仅凑出一半,还要利息。
最后没办法,闫埠贵只能卖房,勉强做了手术。
老两口没了住处,本来想着四兄妹中有一个会收留。
结果,一个个又都打起了他退休金的主意,还要交住宿费和伙食费。
直到此时,闫埠贵才意识到自己教育的失败,算计的回旋镖最终还是落在了自己身上。
最后没办法,闫埠贵靠着退休金,租了刘海中的房子,和刘海中老两口搭伙过日子。
实际上,刘海中也不好受。
有钱之后,他买房、买家电、整天好吃喝好,顿顿六个菜,时不时还光临酒店、饭店。
反正别人有的,他都得有。
几年间,花了小十万。
只是,就因为大吃大喝,还尽是是些油腻,炸鸡嘛,刘海中的最爱。
结果,福还没享受多少,三高全都找了上来。
这不能吃,那不能吃,那药倒是一堆一堆地吃。
这次买卖,刘海中将几乎所有积蓄全投了进去,本想着赚波大的就安心养老,结果,只能再次靠退休金度日。
租房子出去,也是无奈之举。
起码能更好过一点。
刘海中也体验了一把由奢入俭难。
相对于闫、刘两家,95号院的其他老住户们也差不多。
很多都是靠着退休金或者那点死工资过活,好不容易全家攒了点钱,结果一分不剩都搭了进去。
想哭都没地方哭去。
被嫌弃的,被赶出家门的,被迫分家的,都有。
一个个凄惨无比。
当然,也有高兴的,贾家。
秦淮茹收到消息,就非常高兴,也很庆幸。
如果当时找到她,没准也会投钱。
还好没过来找她。
看到那么多邻居倒霉,秦淮茹是喜在脸上,乐在心里。
让你们老说贾家坏话,弄得棒梗那么长时间还单身,活该倒霉!
贾家更高兴的事情还有好几件。
比如今年秦淮茹五十五岁,她准备到八月份生日那天,正式退休,开始享受养老生活。
再有是棒梗马上要娶妻了,虽然是个寡妇,但至少娶了,这为以后给贾家开枝散叶打下了坚实基础。
还有槐花,专科毕业分配了工作,谈了个对象,农村的,好像要倒插门,也不错。
可以说,自从贾家没了贾张氏,生活质量直线上升。
唯一的遗憾就是小当不在,消失了四年,只来过几封信,说是过得很好,就是不知道具体怎么样。
本来事情就这么平安无事的过去。
可是,一个惊爆的消息出现在报纸上,让几乎所有的老住户们都躁动起来。
京城城建部做出规划,大杂院,四合院,包括南锣鼓巷都要拆迁,拆迁价格是每平米五百块钱。
重点,包括院子和空地。
当时,老住户们卖房子,十几平的房子,两千块钱就卖了。
现在看来,是亏到姥姥家了。
这就算了,王铁蛋平白得来的院子,前中后三个院子,还有过道、空地等,至少三百平。
也就是说,一下子多赚至少十几二十万。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房子的钱,你王铁蛋赚就赚了,算你眼光好,算我们目光短浅。
可这院子的钱,必须分一分。
你王铁蛋家大业大,不在乎,可我们这些老住户非常需要。
95号院的老住户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报纸出来当天晚上,各家就开始串联,然后,包括秦淮茹,都一起叫到了刘海中家商量。
如果成功,他们每家能分到大几千块钱。
这对屋里亏掉裤衩的老住户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制定好计策,第二天一早,二十多号老头老太,迈着坚定的步伐,一起来到了95号院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