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沈清婉当然不会拒绝。
她始终秉持着一个理念,丈夫对自己的妻子付出的越多,就越会离不开自己的妻子。父亲对孩子付出的越多,对孩子的爱就越深。
怀着承乾的时候如此,此刻亦是如此。
宁煜细心的将燕窝每一口都小心吹到不会烫口,再温柔的喂给沈清婉。
两人柔情蜜意,宁煜甚至有一种这是沈清婉刚入宫那时的错觉。
“朕已经吩咐方进忠,将折子都搬到昭德宫,这段时间,早朝后,朕都过来陪你和孩子,可好?”
宁煜手中的白玉汤匙在碗盏中搅出琥珀色的涟漪。
怕沈清婉担心他受累,又补充了一句:
“左右乾儿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朕也只是批阅部分他拿不定主意的折子,大部分,还是要辛苦他去看。朕也累不到什么。”
他瞧了瞧沈清婉的脸色,又问了一句:
“可好?”
沈清婉莞尔一笑:
“煜郎能陪着臣妾和孩子,自然是好的。”
宁煜轻轻将沈清婉拥入怀里,吻了吻她的额头:
“朕这段时间一直在琢磨公主的名字,想了许多,最后还是觉得,一切浮华都不重要,她的平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朕想给她赐名长宁,愿她一生长安,长宁永岁。
婉儿觉得如何?”
沈清婉对这个名字也甚是喜欢。
一生顺遂,何尝不是沈清婉对这个孩子的期盼呢。
她含笑点了点头,温顺的靠在宁煜的怀里。
当夜,宁煜一直留在昭德宫,生怕沈清婉的身子刚生产完有什么不适。
宋清辞几次送药进来,也都是宁煜亲自喂她喝下,无比细心体贴。
临睡前,宁煜迷迷糊糊的又说了一句:
“朕明日会宣旨,等你身子恢复恢复,便让你母亲进宫来探望你。”
沈清婉没有回应。
她想要的东西,宁煜还没有给她。
虽在意料之中,却也难免让她有些失落。
看来,朝中培养多年的势力,该借些力了。
既然宁煜还有顾虑,自己便少不得要推他一把……
接下来的数日,宁煜每每上朝回来,都心事重重。
像是在纠结着什么事迟迟做不了决定。
沈清婉也都只当没看见,并不多问。
乾阳殿的鎏金蟠龙柱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宁煜惦记着长宁早晨喝完奶总要他这个做父皇的抱着才肯睡觉,急急处理完各个朝臣的上奏,刚刚想开口说既然无事便都退朝吧。
往日沉默寡言、极少有事禀奏的钦天监正史梁安言却突然向前迈了一步站了出来:
“臣有事启奏。”
宁煜蹙了蹙眉,疑惑的看向他:
“梁爱卿有何事要禀?”
梁安言俯首作揖,声如洪钟:
“启禀皇上,臣昨夜夜观天象,紫微星晦暗不明,大凶之相已显。
臣推算一夜,恐降天罚,启祥怕是要有兵戈之祸。”
宁煜闻言,只觉气血上涌,扶着龙椅鎏金螭首的修长手指蓦地收紧。
继而,他又强迫自己放松了下来,指尖轻轻叩着御案。
他目光深邃又带着探究的望向梁安言,声音沉冷:
“朕自问治理天下兢兢业业,太子监国也从无错漏。
如今国泰民安,怎的会突然出现此等大凶之象?”
梁安言看向宁煜的眼神没有丝毫退缩,拱手正色:
“皇上明鉴!先皇后薨逝已将近一载,后位空悬。
恕臣直言,后宫无主则六宫无序。
六宫无序则阴阳失衡。
天象示警,微臣惶恐!”
宁煜听后沉默不语。
此时已是户部侍郎的陈瑞上前一步说道:
“皇上明鉴,民间已有童谣传唱‘金凤折翼,苍龙泣血’。
上月江南水患,北疆马瘟。皆是天谴之兆啊!”
“臣附议!前段时间边疆屡屡来犯,若不是池将军英勇善战,局势还不知该当如何。皇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臣附议!诸位大人所言极是,古云‘男主外,女主内’,后宫安定,乃国之根本。
万万不可再做拖延!望皇上早择贤良,以安民心,顺从天意!”
“是啊!国不可一日无后!臣等知晓皇上与先皇后夫妻情深。
可先皇后已逝,皇上为她守丧一年之约已到。
臣等相信,先皇后在天之灵,也期盼启祥国运昌隆,也会想要皇上以朝廷为重!”
“天象不详,恐百姓也都惶惶难安。
臣请皇上早做筹谋,早日册立新后,以稳民心!”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满朝文武纷纷低声附和,殿内响起一片“臣附议”之声。
宁煜竟不知,他的朝臣,竟还有如此团结一致的时候。
且句句皆为国本,找不出一点私心。
朝臣们前段时间,虽在早朝之时每每暗示,可终究没有言明。
宁煜没有接话,也就都含糊了过去。
但是今日,梁安言一句天象不吉,算是彻底将立后一事拉到了明面上。
宁煜神情微动,将目光扫向了沈如海。
可深如海却避嫌一般,没有多说一句。只安静的站在那里。
垂着头,一副臣服的模样。
他不说话,可其他的臣子却都在喋喋不休的进言着。
所说立后人选,自然全都主张立沈清婉为后。
一心为朝廷前途所担忧的那部分老臣所给出的理由是:
皇室一向最注重尊卑嫡庶。
皇上现在只有两个儿子,承翼和承乾。
承翼虽年长,却是罪妃所出,又做过前皇后的养子。后又给了沈清婉抚养。身份尴尬,当个护国将军还勉强,若是继承大统,自是不能服众的。
所以他一早就失去了机会。
而承乾,才是宁煜昭告天下,册立多年的太子。
无论宁煜之前是否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仓促立了承乾为太子。
他都已经是正经的太子殿下了。
这是拜过祖宗的,绝非儿戏。
更何况这些年,太子监国,兢兢业业,他又聪慧勤勉,从不居功自傲跟朝中大臣摆太子架子,遇事虚心求教,又不刚愎自用。早已应得民心臣意。
而这样一位完美的太子承乾,是沈清婉所生。
倘若沈清婉成了皇后,那她的孩子就是嫡出。
太子来日继承大统,便会更加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