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三个女人到底谈了些什么,一直到多年后,江南也没弄清楚。
他以为戴雨萌是最容易被攻破的堡垒,没想到不知三人订立了什么盟约,戴大小姐就算是在精神最虚弱的时候,也是咬死了牙关,坚决不肯透露半个字。
江南问了几次,干脆不问了,这三个女人反正不会害他。
进入三月,全国的防疫形势陡然严重起来。
三月六日,京城通报了第一例输入性病例。
三月十日,港岛媒体播报威尔士亲王医院在过去一周内有十多名医务人员感染。
二月底的时候,江南通过李若菲从脚盆鸡进口的二十万只N95口罩和五万套防护服运抵京城,除五万只口罩分给了星辰娱乐、知味、春风十里、白羊座的员工外,其余十五万只N95口罩和防护服均通过李清捐给了京城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
在给李清的电话里,江南开玩笑的告诉李清自己做过一个梦,梦中得知这个病毒是一个高致病性和高传染性的病毒,醒来后心里不踏实,所以才给她们捐这些东西求个心安。
江南的电话自然很是让李清嘲笑了一番,等李清把江南的理由学给了她的导师,自然又是哄笑一番。
但N95口罩和防护服在呼吸道传染病防疫救治中的作用,这些从医几十年的老专家们还是一清二楚的,既然是有人捐来的,又不花医院和科室一分钱,那就用呗。
整个大呼吸科医护一共一百来人,按一个人一天用三个算,十五万口罩能用一年多呢。
这个疾病什么时候能蔓延到京城,什么时候能够结束,现在都是没数儿的事儿,有东西用,自然比没东西用要强得多。
事实也证明了江南的举措并非无效。
四月中旬卫生局统计相关数据时,发现所有接诊过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医院,除第一医院外,全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医护人员感染,只有第一医院毫发无伤。
当然,说毫发无伤也不完全准确,还是有病人的家属和两名护工感染了的,但真正的医生和护士却连一个感染的都没有,卫生局派人调研发现,除了第一医院呼吸科执行了较为严格的接诊消毒隔离程序外,N95口罩和防护服的作用功不可没。
了解到是第一医院一个研究生的同学捐助的相关器具之后,卫生局特事特办,不再查找相关的供货渠道,也不再招标,直接让李清联系江南,先订购两百万套N95口罩和五十万套防护服,以应对京城紧张严峻几临失控的局面。
既然是采购,那就按商业准则来。
本来在大工业化时代,这些东西的价格并不算贵,即便是因为疫情的原因,让相关的商品价格有所波动,江南原来买的那二十万只口罩和防护服也没花三十万块钱。
而通过李若菲打电话汇报来的信息,这次京城卫生局的采购,竟然可以把他前面捐赠所产生的窟窿给平了。
这怎么是江少爷的风格。
江南直接安排李若菲,再捐二十万只口罩和三万套防护服。
在这中间,天王章国融于愚人节那天,在港岛街头因车祸去世,江南接到消息后,在房间里抽了半夜的烟。
他以为经过自己的开导,影响,甚至和唐先生的沟通,已经足以改变章天王的命运了,但章国融的遭遇就仿佛上帝不屑的嘲笑,在他的脸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四月七日,港岛殡仪馆,提前赶到的江南身穿一身黑色的西服,面带墨镜,手捧一束白色马蹄莲,和华仔、张兰兰、Karen、梅虹、苏瑶一起出现在葬礼现场。
前世的互联网上,对于华仔没有参加章天王的葬礼有很多的谣言,但江南没有受到前世影响,来到港岛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华仔,言明就是过来送Leslie最后一程,华仔果然什么都没说,和江南一同出现。
唐唐和章天王的家人对江南等人的到来表示了感谢,但对江南希望扶灵的请求委婉拒绝。
后来经过Karen的解释,江南才知道港岛这边抬棺或扶灵之人,要求必须是已婚男子,这让江南不得不视为终身遗憾。
···
···
回到绿城,从老柴那边儿得到消息,由宣传部,文化部、央妈联合举行的特别节目《我们众志成城》将在五一演出,老柴问江南能不能写首新歌,江南当即答应下来。
前世经历过时间更长,范围更大,情况也更严重的疫情,江南心中记得的应景的歌曲还有很多,但此时这个特别节目,既然是要在疫情最为紧要的关头播出,目的自然是为了提振士气,点燃希望,江南想了想,选了两首,通过邮件发到京城之后,让人亲自送到了老柴手里。
其中一首名为《孤勇者》的歌,自然指定了港岛华兴旗下的陈伊森。
5月1日,《我们众志成城》特别节目在央妈一套播出,除了江南这次送上去的两首歌,之前写的《如愿》也同样在节目中播出。
5月29日,京城新增病例首现零记录···
6月1日,卫生部宣布京城防疫指挥部撤销···
江南从绿城启程前往京城,组织星辰娱乐的编剧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了一篇歌颂疫情期间医疗工作者及其他行业人员全情奉献的剧本,并亲自撰写的主题歌《和你一样》。
其他两首在《我们众志成城》特别节目中出现的歌曲《孤勇者》和《只要平凡》,也作为歌曲的插曲出现在电影之中。
电影在京大医学院第一医院呼吸病区实景拍摄,经历过江南捐助防疫用品一事,第一医院和呼吸病区上下都十分配合,很多医护人员还过了一把客串的瘾。
顾言把江南在京大医学院第一医院拍电影的事儿说给顾教授和张教授,他们俩再转述给黄河医学院二附院的领导后,二附院的领导心中五味杂陈。
从黄河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二附院的优秀实习生,不但拍电影没有份儿,甚至捐的口罩二附院一只也没捞着···
上哪儿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