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释一路朝着江边疾驰而去,犹如离弦之箭,很快便抵达了牧马河畔。他站在河边,极目远眺,牧马河下游的樱桃沟山峦如巨龙般起伏。
如今他的视力犹如鹰隼般锐利,透过朦胧的晨霭,他清晰地看到了矗立在樱桃沟里的那座镀金铁佛。从距离上看,沿着河边回城,或许是一条捷径,还能顺道去铁佛寺一探究竟。毕竟,昨晚人家可是在危难之际拯救了自己!
虽说自己研修的是道法,但他对佛法也从未有过丝毫的排斥。相反,他认为佛道皆为通往大道的法门,只是路径不同而已!
遥想当年,老子西行化胡,足见佛道并非水火不容,对立的只是那些修行之人!
江边,牧马河水清澈如镜,倒映着两岸翠绿的草丛,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空气中,浓郁的灵气如同一股清泉,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大约走了半个小时,道释就已经来到了铁佛寺。
这座寺庙规模不大,占地不过两亩,四周环绕着一道仿古围墙,几院仿古庙宇错落有致。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座高耸入云、雄伟壮观的铁佛,佛像高达数十米,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岳,显得格外突兀。
佛像的形象与昨晚道释所见的弥勒佛祖如出一辙,然而,不同的是,昨晚的弥勒佛祖身披金色佛光,熠熠生辉,而今日所见的佛像却是漆黑如墨的铸铁颜色,佛像脸上残留的镀金薄膜,犹如风中残烛,更显其破败不堪。
恰在此时,道释听到寺院中传来阵阵嘈杂之声:
“主持,不好了,佛祖身上的金衣被人偷走了!”
“何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在佛祖身上动手脚!”
“现今的歹人简直无法无天,毫无敬畏之心!”
“这可如何是好?我们要不要报警?”
......
道释心中了然,这必定是昨晚佛祖显化法身,耗尽了佛像身上的镀金所致!
这可如何是好?究竟要不要进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呢?
然而,真的能说得明白吗?
在内心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后,道释最终还是鼓起勇气,硬着头皮踏进了寺庙。
道释步履坚定地径直走到铁佛跟前,此时庙里的僧人几乎都聚集在此,他粗略地数了数,大概有十余人。
道释毕恭毕敬地走到那位身穿红色袈裟,看似住持的僧人面前,然后恭恭敬敬地双手合十,行了一个标准的佛礼:
“南无阿弥陀佛!”
主持此刻正在气头上,看到有陌生人前来,而且还是个懂礼数的,便只好强忍着心中的怒火,也双手合十回礼:
“南无阿弥陀佛!敢问施主前来所为何事?”
道释微微躬身,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恳切与敬意,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
“晚辈道释,偶然路过贵地,看到贵寺的佛像气质高雅,庄严肃穆,不禁心生敬仰之情,特来瞻仰。刚才在寺外,听到诸位师傅们谈论佛像金衣被盗一事,晚辈心中不禁为之一震,或许能够为这件事情提供一些线索。”
主持听了这话,眉头微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出于对修行者的尊重,他还是努力克制住内心的怒火,双手合十,回礼道:
“哦?施主有何高见?还请不吝赐教。”
道释微微一笑,神态自若,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昨晚,晚辈在城中有幸遇到一件奇事,竟然亲眼目睹了佛祖显化法身,那光芒耀眼夺目,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四面八方,让人不禁心生敬畏。而后得知贵寺佛像金衣被盗,贫道心中便有了一个猜测,这也许和佛祖显化之事存在某种关联。佛祖心怀慈悲,不惜耗尽金衣的力量来显化法身,拯救苍生,实在是我辈之福。倘若金衣的丢失,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那更能彰显佛祖的伟大。”
众僧人听到这里,都露出惊讶的神色,开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有的僧人面露狐疑之色,如坠云雾之中,有的则若有所思,仿佛在沉思道释话语中的深意,显然已被其深深触动。
主持的目光闪烁如星,恰似在思考道释话语的真实性,心中暗自权衡,犹如在天平两端放置砝码,谨慎无比。
须臾,主持深吸一口气,宛如鲸吞沧海,缓缓开口问道:
“施主所言佛祖显化,实乃奇事一桩。然此事非同小可,犹如泰山之重,施主可有确凿之凭据?还请进大殿详述一二,以便我等仔细参详。”
道释微微颔首,如风吹稻穗,主持做出请的手势,恰似轻拂春风,然后有另外一名僧人如引路人一般,在前方带路,道释亦不矫揉造作,紧随其后,主持则如影随形,一同向大殿徐徐走去。
进入大殿,道释依主持之安排,在一个蒲团上盘膝坐下,其神色平静如水,宛如一池静水,不起丝毫涟漪,然语气中却透出如钢铁般的坚定:
“实不相瞒,晚辈乃道门中人,昨晚于城郊做法事驱魔,偶遇地府黑暗势力鬼王,值此生死存亡之刻,弥勒佛祖显化法相,犹如天降甘霖,助我镇压邪祟。佛祖显化,乃天机所致,非人力所能窥探。贫道所见,亦是机缘巧合,难以用言语形容。然贵寺佛像金衣被盗之事,或许可从此角度思索,或能觅得真正之线索。贫道虽不敢妄言,但愿以此为契机,助贵寺一臂之力。”
主持闻此言语,沉默须臾,眼中闪过如流星般璀璨的赞许,然后缓缓颔首,恰似老树深扎大地:
“施主所言极是。我等修行之人,当以慈悲为怀,切不可心生贪嗔痴念。此事,我等定会详加查探,绝不令那等卑鄙小人得逞。施主此语,犹如为我等点亮一盏明灯,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道释微微一笑,再次双手合十,其神色中透出如翠竹般挺拔的谦逊:
“阿弥陀佛,贫道道释,愿贵寺早日查明真相,恢复佛像之庄严。贫道就此别过,若有需要,随时可来寻我。我先捐助一万元,愿为佛祖装点金身尽绵薄之力!”
言罢,道释从档案袋中取出一沓百元大钞,双手恭敬地奉上。
主持双手接过那叠厚厚的百元大钞,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感激之色,声音中带着几分虔诚,连连道谢:
“阿弥陀佛,施主如此慷慨解囊,实乃我寺之洪福,亦是我等僧众之大幸。贫僧代表全寺上下,衷心感谢施主的大德善举。”
道释轻轻摇头,脸上露出云淡风轻的微笑,神色中透出一丝谦逊与平和:
“阿弥陀佛,此乃贫道分内之事。愿佛祖慈悲,保佑贵寺香火旺盛,众生安乐,福泽绵延。”
话毕,道释缓缓起身,双手合十,向主持行了一礼,然后转身潇洒离去。
主持亦步亦趋,亲自将道释送至寺门,目送他渐行渐远,心中暗自慨叹:
“此人道法高深,心性慈悲,实乃修行界之楷模。”
道释转身离去,步伐稳健,心中却暗自思忖:
道释转身离去,步履轻快,恰似闲云野鹤般自在,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飘逸,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众僧人望着道释离去的背影,心中皆生敬意,仿佛看到了修行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