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不上战场打扫,李斌搭乘穿梭机,风驰电掣赶往研究站。
重新激活的研究站里,沸腾的船员们正在清点物资,李斌大步流星进入中控室,便见几块屏幕里闪烁着的主要战利品。
完美的纳米锻炉实时监控。
那锻炉中央散发着幽幽的绿光,激活完成自检后,正规律地从中心向外呈波浪形扩散某种不知原理的涟漪,远远看上去,仿佛是某种活物,正在缓慢呼吸。
“九九新,稀罕物。”李斌吹了个口哨。
伏尔甘拿着终端过来:“船长,查清楚了。研究站底下有个空港,这台纳米锻炉定期会被激活,为堡垒级和其他人之领自动化战争机械进行维修。”
他搔着头说:“遗物构件的蓝图都在中控室里,由AI核心分配维修任务,但不涉及机械计算机,仅涉及人之领自动化战争机械的外层结构和装甲。”
李斌摩挲着鼻子,看着战利品清单:“你说……是自动化战争机械保护纳米锻炉,还是为了维持这支舰队,才留下这台纳米锻炉?”
完美的纳米锻炉
“都有。”伏尔甘说着打开研究站日志:
“我查阅了研究站日志,这座研究站,本来是计划实验类地行星改造的,全自动地幔钻机、阿尔法核心、大量合金、挥发物和补给都准备齐全了。”
“不过原计划送到这里的钻机控制单元,被天苑四-乌托邦改造集团调到其他星域,承接紧急改造任务,这里就暂时封存了。人员也一并调走。”
“为了保证研究站和实验用的行星安全,天苑四-乌托邦改造集团向人之领申请了这支舰队和完美的纳米锻炉,纳米锻炉既是维护研究站和人之领自动化战争机械的。同时这么大规模的自动化战争机械,也是用来保护研究站,全自动地幔钻机和纳米锻炉等高价值货物的。”
听到这里,李斌难免有些遗憾:
“那可惜了,没有钻机控制单元,就只能放任全自动地幔钻机随机改造。”
全自动地幔钻机,属于行星改造项目的初期工程,其作用是为浅层矿脉贫瘠的行星进行‘翻土’,将地幔层的岩浆引导到地表,形成地表易开发的高质量矿脉。
全自动地幔钻机
这一过程根据行星大小,地幔钻机数量,可以持续数十到上百年。
对人之领而言,一个星域的改造持续上百年,就相当于花十几年建设一座城市,属于正常工业和商业行为。地幔钻机这玩意儿就跟盾构机之于华夏一样,贵重,但统御银河的人类不是仅有一台。
但麻烦的是控制单元,这玩意儿在英仙座星域,目前尚无任何完整的产品——因为随着速子科技奇袭星域的天苑四-乌托邦集团,仅剩的两台控制单元,都毁于轨道轰炸中了。
速子科技你坏事做尽。
李斌眼馋地看着地幔钻机,要说不遗憾是假的。
地幔钻机可以肆意塑造地形,他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想将其用在格拉纳达星。毕竟格拉纳达星有充沛的移动城市文化氛围,土地被吞得荒芜,大气也污浊,拿来改造成富矿行星再适合不过。
并且地幔钻机具备引导岩浆塑造地形的能力,完全具备构造一座易守难攻的军事行星的潜力。
但没有控制单元,就没法按照设计图塑造行星地貌,只能启动自动模式,让它随机钻了——并且自动模式下,这玩意儿还拒绝对宜居行星进行改造,伊甸星是别想了,正在接受土壤纳米物质改造的坦法星,也被排除在外。
格拉纳达星的李维明不是喜欢挖矿么?想必他会誓死守护这个能源源不断把地幔富矿翻上来的宝贝。
“这玩意儿,巨企的官方收购价只有8万星币,就是因为全自动模式,很容易把已经建成的城市和自动化工厂搞垮。在地幔层搞动作,很容易引发地震。核心星区的巨企盘踞的行星,一般都有不少自动化工厂”李斌指着地幔钻机为伏尔甘科普:
“但寰宇联合殖民的,要么是自己开发的行星,要么就是格拉纳达这种到处是移动城市的行星,没有自动化工厂,改造起来反而便捷,检测到地震,提前跑路就行了。”
说着李斌点燃一颗烟唏嘘:“如果是跟控制单元一起出售的话,这玩意儿的价格,恐怕至少得翻50倍,一百倍都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那可是一颗定制化行星的机会,满山矿石,平整的平原,蓄水的洼地,优良的深水港,甚至能改变行星气象——前提是有控制单元,如果再配合其他人之领遗物,就能把一颗资质还过得去的行星,改造成地上天国。”
这一通说,说得伏尔甘哈喇子都要流下来了。
李斌努嘴示意伏尔甘继续,于是伏尔甘连忙看着清单汇报:
“遗物构件生产技术8份,算上次级低温休眠仓的那部分,我司基本掌控了自动化战争机械所有巡洋舰及以下的船体遗物构件的建造技术,以改造自动化战争机械为有人船的布莱顿联盟,一定会加强与我司的合作。”
“另外,阿尔法核心1枚,日志显示这原本是要装在控制单元上的,贝塔核心2枚,伽马核心4枚,这些都是要配合控制单元监控全球的。现在都收归我司。”
“除此之外,合金……”
“诶,合金这些小头就别算了。”李斌抬手,“研究站、巨大废墟、战场打捞,这三样加起来,公司往后几十年的合金和稀有金属产能都能空出来。”
李斌轻轻拍大腿,边思考边慢慢说:
“公司以前最缺的,就是合金、有机物的产能生产需要时间。现在公司有这三个进项,配合自主开采和全自动地幔钻机,再加上生物化工厂胚胎,产能已经足够了。”
“这样伏尔甘,你记一下,我作如下部署。”
伏尔甘闻言,趁着李斌思考的功夫,立刻拉了俩人一起记录,录音、录像、文字一起上,生怕出了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