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的事情,倒是简单了。
步练师也好,孙权其他的后宫女眷也好,直接被带走了。
任凭孙权的子女如何哭喊,只能看着这些嫡母姨娘之类的女眷,被拖走。
而后,士颂收了孙权的印绶,接受了孙权的投降。
不过,他也只是保证自己现在不杀孙权,而是将孙权软禁起来。
顺便给了孙权一个任务,让他亲自去写投降公告,而后传檄江东。
“报。”
等到士颂走进吴王宫内,倒是有新的消息传来。
“季汉使者简雍,已经入城,前来求见,说是有要紧之事。”
按照士颂的打算,本来是准备在孙权的宫殿里面,召见一下“东吴群臣”,尤其是那些已经“临阵起义”,或者明确投降的人。
在楚军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要么投降要么死的情况下,这些人宣布“起义”,士颂一直想不明白,这种“起义”,和投降有什么区别。
老老实实说投降不好吗,非要给自己脸上贴金。
但简雍急匆匆跑来见他,他倒是没有预料到。
“简雍此来,是来讨要地盘的。”贾诩不等士颂询问,直接开口。
“料他季汉军队,此刻已到大江北岸,若是刘备动作快,广陵郡那边也出兵策应的话,吴郡在北面的几座重镇,想来也都已落入刘备手中。”
这话说完,旁边的杨修立刻急道:“难道又要和季汉开战?太尉大人不是说,我军可占据长江以南,江东各州郡吗?”
“若是吴郡北面诸城都被季汉占据,我们如何隔断长江?”
士颂笑道:“所以简雍此来,是想要以吴郡北面的那几城,和我换江北庐江郡的半个郡吗?”
贾诩点头,而后轻声道:“只怕,还想要孙权的命。”
等到士颂坐在了孙权的王座上,贾诩,杨修等人分立左右,简雍也被传召进来。
“季汉简雍,拜见楚王。”
士颂忽然调侃道:“在这吴王宫殿内,拜见我这个楚王,简大人感觉如何?”
简雍却神态自若,拱手道:“吴王孙权,反叛朝廷,袭杀汉寿亭侯关羽,为朝廷所讨伐。”
“如今楚王响应朝廷,灭了东吴,朝廷上下,多有嘉奖。”
“听闻孙权已经缴械,不知楚王何时,献俘阙下?”
士颂看了贾诩一眼,心说还真被贾诩说中了,对于刘备而言,孙权这个人,是一定要拿到手上的。
“简大人说笑了,这孙权既然已经投降于我,自然是我的俘虏,我自会处理,就不劳烦季汉皇帝陛下操心了。”
简雍知道士颂这是在提条件。
他也实话实说,直接道:“我家陛下,已经灭了吕蒙,收复淮南,三将军提领一军,就在长江北岸。”
“广陵那边,也有安排,想来丹徒,曲阿等城,也已入手。”
“我家陛下之意。楚王平叛有功,南面沿海的故会稽郡,以及故豫章郡诸地,可分封给楚王。”
“至于吴郡,丹阳郡,九江郡,庐江郡,自然是收回朝廷统领。”
他口中的故会稽郡,和故豫章郡,便是以东汉朝廷对于扬州的划分中,那两个大板块的会稽郡和豫章郡。
这两个郡在东吴手上都被划分成为了七八个郡了。
“不对吧!”
杨修这时候站了出来。
“当日季汉让出虎牢关,向我西楚求和之时,可不是这么说的。”
“当时你们邀请我们一起出兵江东,说好了各凭本事,如今长江以南,你们除了趁乱偷占了吴郡的几个城池外,又有什么作为?”
说到此处,杨修眼里闪过一丝寒光。
“莫不是你们季汉的奸相诸葛亮,又在耍什么阴谋诡计?想要空口无凭的一句话,就要我家让出两郡之地?”
“呵呵。”
不喜主动出声的郑度,此刻也冷笑一声,说道:“庐江郡有一大半都在我楚国手上,难道也需要让给你们季汉吗?”
“若是如此,季汉皇帝陛下,是想要继续逼迫我楚国开战了吗?”
郑度话音落下,周围文武,一个个都盯着简雍,目光中,满是敌意。
简雍环视周围,继而哈哈一笑,心中有了自己的盘算。
“果然啊,就和元龙说的一样,这士颂也好,楚国文武也好,早就存了隔断江南的打算。”
他看向士颂,说道:“楚王,不如这样,若是楚王将孙权交出,我季汉可以将长江以南的丹阳郡和吴郡,也一并分封给楚王。”
“但北面庐江郡,我们还是以寻阳为界,交给朝廷管理的好,楚王以为如何?”
其实这个条件,已经是楚国可以接受的了。
但士颂依旧摇头,他还想要更多。
“孙权现在,我还需要他为我安抚江东降臣,若是交出去,我怕江东会出乱子。”
“至于你家想要庐江郡,就拿丹徒,曲阿这些地方,换我大半个庐江郡,我怎么看也是自己吃亏。”
见士颂不愿接受季汉的条件,很可能让季汉西楚,再次陷入全面战争,简雍心里,有些急了。
去年和士颂鏖战于河南尹,季汉失去了洛阳地区,让出了虎牢关。
今年又和吕蒙鏖战于寿春,合肥。
即便是中间有过几个月的休整,但季汉的军队也好,国力也好,早就承受不住了。
更别说关羽兵败,把淮南军团损失殆尽。
季汉现在,需要时间来恢复。
他的脑海里,忽然想到一个点,而后露出了笑容。
“楚王说笑了,听闻楚王东征,这江东文武,地方世家,哪个不是望风而降。孙家的嫡系部队,早就死得死,散得散。”
“没有这个孙权,这些江东门阀,归顺的反而更加迅速。楚王和这些江东大族之间,对接起来,更加的方便。”
是啊,若是没有了孙权,江东那些投降的文武,本来就和孙权关系微妙的江东世家,士颂反而更好治理。
这些人一般都是些不要脸的东西,他们会扯着喉咙说他们本来就和孙权不对付,本来就心向楚国,不过是因为孙权,而被压制了而已。
反正没有了孙权,也没有人可以和他们对峙。
此外,把孙权交给刘备处置了,这些人为士颂效力起来,也没有心理负担。
他们的主公孙权,都的下达投降命令了,他们的投降,又算得了什么。
即便是刘备把孙权怎么样了,也不妨碍他们继续心安理得的给士颂效力。
“对于楚王而言,把孙权交给我们,反而是为楚王省下了一个大麻烦。”
简雍拱手道:“我们带走孙权,免去楚王的麻烦,同时让出吴郡北面,楚王则将庐江郡西面,交给朝廷。”
士颂本来想要直接拒绝,在他看来,东吴已灭,按照贾诩的大战略安排,现在是可以灭季汉的了,也应该要灭季汉的了。
但他不经意间看了看贾诩,却见贾诩微微点头,示意他同意。
几乎在一瞬间,士颂明白了贾诩的意思。
是的,季汉这两年损失不小,现在需要恢复。
但我们西楚,同样损失不小。
虽然洛阳那边开战损失的人手不多,江东这边也算是顺利。只是这两年打下来,还是有损失的。
另外,占据了洛阳,占据了江东,这些地盘需要治理,胜利的成果需要转化。
“我最多,只会把孙权一人交出去。”
士颂话到了嘴边,在拒绝和同意之间,决定折中一下。
季汉不是要孙权嘛,那行,就把孙权一个人给出去,但是孙家满门,包括孙权的儿子女儿,继续留在江东。
后面,他还把孙策的遗腹子孙绍推出来,用“孙策之子”的名头,在这种情况下,安抚人心的作用,不会比孙权差多少。
“可以,我家陛下,只要押着孙权活祭汉寿亭侯即可。”
简雍也是刘备原从派系,更是刘备同乡,刘备起兵开始,他就跟着刘备了,知道刘备和关羽之间的情谊。
更是明白拿孙权祭奠关羽这事,对于刘备有多么的重要。
“今日我新定秣陵,许多事物还需时间安排。”
“简大人还请稍等几日,后面我自会安排人,与你对接。”
士颂同意了简雍的请求后,几句话把他打发,继续在这吴王宫殿等待着。
很快。
先是蒋干,带着“江东二张”为首的秣陵城内,东吴众臣前来。
后是徐庶,在甘宁的护卫下,押着他们那一路部队的俘虏和归顺之人,也来到了吴王宫殿。
最后,是收到了孙权投降的诏书后,心不甘情不愿,来到此间的“东吴忠义”。
“拜见楚王。”
这些人里面,自然还是张昭最有眼力劲,第一个上前,带头给士颂行礼。
跟在他身后的东吴文臣,见他领头,也都跟上前来,一一给士颂行礼。
在寻阳就投降了的吕范,秣陵城内的张纮,吾粲,胡综。
还有在南面被俘虏后,现在才归顺的骆统。
这些“东吴降臣”的谋士的派系,多半还是会以张昭领头,后面逐步和江东四姓中早早就跟随自己的顾雍合流。
名义上是东吴派系,但实际上和西凉派系依附于贾诩的荆北派系一样。
这些人都会依附于荆南派系中的清远派系代表顾雍那一条线上。
士颂为了安抚他们,笑嘻嘻地走到张昭这里。
“子布先生,乃是江东大才,这日后如何安定江东,还需要先生出来牵头啊。”
只是士颂后面的话,让张昭等人的心,凉了半截。
“我的新法,想来诸位还有些不理解,对于一些细节,还不清楚。”
“不过,不要紧。我会让人好好给诸位介绍讲解一番,到时候,还请诸位帮我落实到位啊。”
张纮和吕范对视一眼,心说在自家院子里,蒋干就和自己说清楚了,自己归顺后,想要活下来,唯一的存在价值就是帮助士颂推行新法。
而士颂的新法,便是均土地,兴教育,行科举,打断门阀世家对于田产,对于知识的垄断。
更是为底层百姓,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晋升体系。
他们这些人,将没有走后门的机会,只能老老实实地跟所有的底层百姓,去公平竞争,去参加科举。
当然,士颂也留了一条路给他们,那就是所谓的“散官”体系,一种虚职的头衔类官职。虽然是官,但无法参与到实际的军政事务中。
若是不愿意接受,也行,士颂还有最后一条底线。
那就是:没有你们这些世家大族,对他很重要!
你们不接受,那你们就去死!
杀光你们全族,挖了你家祖坟,你们家的田地,你们家收藏的典籍不就成为无主之物了,是不是那时候,就可以分开普通大众了。
“喏,我等一定尽心竭力,帮助楚王,不,帮助大王,在扬州完成新法的执行。”
张昭应该是早有心理准备,又或者是被人暗示了什么。
此刻,为了能活下去,什么条件都答应下来先。
士颂对张昭,对江东这些怕死的世家代表们,还是很放心的,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后,他们都会老实把资产交出来。
“大王,江东之新法推行,可能和其余地方不同,当先改革户籍,让江东诸世家交出仆从曲部,而后再整理田地分配,和教育科举。”
徐庶特地赶回来,可不仅仅是押送俘虏这么简单。
这次江东这边的政务,只怕依旧还是由他徐庶牵头。
至于张昭,张纮,吕范这些人,或许会留下帮个忙,但实际上,依旧还是徐庶拍板。
而徐庶的意思,则是其他什么都可以放下,先把这些江东世家缴械了,让他们手上不能再聚集起军队来,才是最关键的。
否则,后面和季汉起冲突后,这些人在南面,说不定就要搞事情。
“元直之言,甚合我心!”
士颂连忙认可,而后转头看向了投降的江东武将们。
这些人,以贺齐父子领头,全琮,周鲂,于诠,凌统,吴硕,张弥,韩综等将都在。
其中,周鲂,于诠,凌统三将,是看到了孙权的投降诏书后,才选择了投降。
周鲂,于诠二人也就罢了。
可凌统这里有点麻烦。
准确来说,全琮,凌统,韩综三将的父亲,都死于楚军之手。
不过,全琮的父亲死前,亲口让全琮投降。其实也是为了保全家族。
韩综又是个不要脸的,贪财好色,轻易可以拿捏。
只有凌统,这个讲情谊,讲道理的人,也是最让士颂为难的人。
历史上,凌统在东吴,被活活憋屈死。
明明他们凌家,一直就跟着孙家打天下,父亲凌操为此还被甘宁杀了,但是随着甘宁投入东吴,证明有存在价值后,孙权对于凌统的态度就变了。
孙权也好,吕蒙也好,都劝说凌统,你爹死的时候,甘宁还不是自己人,那是战场厮杀,是两家敌对,是公事,现在不能杀甘宁报仇了。
后面,吕蒙自己的下属被甘宁杀了后,吕蒙知道自己打不过甘宁,直接是擂鼓点兵,集合军队就直接冲甘宁军营,也要杀甘宁报仇。
这个时候,吕蒙把劝说凌统的话,全部都抛于脑后了。
可惜那时候,凌统已经因为憋屈,早早郁郁而终。不知道劝他不要为父报仇的人,因为自己一个属下被杀,就要带着军队和吕蒙火拼。
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凌统点灯,这种不要脸的规则,被东吴玩得炉火纯青。就是欺负凌统是个老实人。
整个东吴,也就只有凌统,因为有学识,有涵养,结果就被东吴集团,给“君子欺之以方”了,真就以为自己不能为父报仇。
不过若是带入凌统自己的视角,也能明白他的难处,他固然可以不顾一切,拼死报仇。
但杀了甘宁之后呢?
他母亲怎么办,他凌家锐士,他表哥,二舅,三姑父死后,留下的亲眷怎么办?
这个时代,可不讲究一人做事一人当。他要是真敢在内部火拼,这些凌家锐士,挚爱亲朋的家眷亲属,都不会有好下场。
凌统是理智的,更是看重感情的,所以历史上,最终他只能自己忍受这份憋屈,郁郁而终。
士颂也是明白了这点,才放心接受凌统的归顺,让他此刻出现在这大殿之上。
“诸位。”士颂盯着凌统看了看,而后拱手道。
“今日诸位既然愿意相信在下,那过往恩怨,我自是不会再提。”
“诸位麾下军队,我也会按照楚国军制,进行改编。”
说着,士颂手指抬起,指向陆逊。
“这位陆逊,诸位即便不认识,也应该知道他陆家。”
“后面,江东这边的军旅事务,都会交给他来牵头,江东镇军,或者叫扬州镇军的打造,也请诸位多加配合。”
“喏!”这些江东降将,轰然应声。
士颂点点头,又道:“我也是先小人而后君子,诸位的家人,我会接到襄阳或者武陵居住,还请理解。”
这些人手上的军权,士颂可以轻易拿走。
但这些人投降之后,自己不可能不用,若是这些人以后起了什么心思,或者被刘备给策反了,自己多少还是得防上一手。
让这些人手上捏兵权的人,交出人质,也算合情合理。
还好,眼前这些人都,明白他们此刻必须低头。
至此,江东再无反抗力量。
整个长江以南,逐步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