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齐国传来消息,说是不少的商人也想做大秦的青瓷代销商。”小黑手上拿着一份信件,满脸恭敬地站在嬴骜身旁,轻声说道。
嬴骜闻言,眼睛一亮,连忙伸手接过小黑递来的信件。他快速地浏览了一遍,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嬴骜抬起头,小手不自觉地挠了挠自己那粉嫩的脸蛋,然后转头看向一直伺候在一旁的红芍嬷嬷,开口问道:“嬷嬷,最近有齐国那边的动静吗?”
红芍嬷嬷见到眼前的情景,心中一惊,急忙躬身施礼,动作优雅而恭敬,同时轻声回应道:“回公子,并没有。”她深知自家公子的心思,自然明白他所问何事。
然而,这次齐国商人的违约行为给齐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这一事件让齐国方面变得老实了许多。不仅如此,就连边境地区也比以往更加安宁稳定。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齐国有一位睿智的老丞相。这位老丞相眼光犀利,洞察力惊人,他一眼就识破了秦国所采用的策略。
尽管老丞相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阳谋才是最让人恐惧的。因为这种策略光明正大,让人无法躲避,只能正面应对。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秦国按照合同规定,将那群人弄得倾家荡产,甚至还欠下了巨额债务的事情被曝光后,儒家的那帮人,尤其是以淳于越为首的,可没少对秦国进行指责和谩骂!
但结果呢?却被几位公子联手压制了下去。毕竟,这可是淳于越他自己亲口说过的话:为人者,需以信义立身持正啊!
嬴骜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似有似无的轻笑,他对眼前的局势早已了然于胸。他轻声说道:“看起来齐国的商人们是尝到了甜头,如今又按捺不住,想要来分一杯羹啊。”
他的眼眸闪烁着光芒,像是在深思熟虑着应对之策。沉默片刻后,他转头对身旁的红芍嬷嬷吩咐道:“嬷嬷,你去回复齐国那些商人,就说由于上次的事情,大秦的青瓷代销商名额已经非常有限了,所以需要通过考核才能获得。”
红芍嬷嬷恭敬地应了一声,正准备转身离去,嬴骜又补充道:“不过,你要告诉他们,大秦可不单单只有青瓷这一种宝贝。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亲自来咸阳看看,我大秦还有许多好东西等待他们发掘呢。”
红芍嬷嬷领命而去,留下嬴骜和小黑在原地。小黑见状,好奇地问道:“公子,您让他们来咸阳,究竟是何用意呢?”
嬴骜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解释道:“这自然是要让他们先拿出诚意来。先让他们来咸阳见识一下我们的好东西,吊起他们的胃口。”
“然后,再让他们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以确保他们的合作诚意。接下来,我们会对他们的信誉和实力进行考察。”
“若是他们当中有人像上次那样违背合同,那么保证金自然是要没收的,同时还要让他们赔付我们的损失以及违约金等等。”
“最后,我们要当着所有人的面,郑重地宣布,从今往后,我们大秦将永远不会再与他们合作!”嬴骜一脸严肃地说道,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要将这个决定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小黑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嬴骜的话语,突然间,他像是明白了什么,眼睛猛地一亮,心中对嬴骜的手段不禁涌起一股钦佩之情。
与此同时,在齐国的土地上,那些商人们也在纷纷议论着大秦青瓷的事情。他们听闻了大秦将要寻找代销商的消息,一个个都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想要成为那个幸运儿,能够与强大的大秦合作,无疑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然而,这些商人们并不知道,嬴骜早已为他们精心布置了一个陷阱,一个看似诱人的甜头,实则是一个让齐国国内货币再次被掏空的计谋。
。。。。。。。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顺民之经,在明鬼神,只山川,敬宗庙,恭祖旧。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菅,上无量,则民乃妄。文巧不禁,则民乃淫,不璋两原,则刑乃繁。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不只山川,则威令不闻;不敬宗庙,则民乃上校;不恭祖旧,则孝悌不备;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你们用一段话,来讨论吧。”李斯看着这群坐在自己面前的学生,含笑的问道。
听到李斯说的这一段话,嬴骜心中暗自思忖:“嗯,这段文字我倒是印象很深,一段话是出自《管子》中的牧民篇章。”
他仔细琢磨着李斯所说的每一个字,仿佛能透过这些文字看到古代先哲们的智慧光芒。这段话的意思,经过他的解读,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