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也表示赞同:“行,寒妞,既然你这么有决心,我也加入。”
第一步融资问题算是有了着落,初寒妞倍感欣喜,她开始着手准备详细的运营计划书,计算着需要的资金数额、场地规模以及预计能吸纳的就业人数。
上班后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桌上堆满了各种资料和一个计算器。她一边计算,一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如果场地大的话,投资人每人出些资金就够了,按照人员配置,至少能解决几百人的就业问题。”初寒妞自言自语道。
几天后,初寒妞把杨志、熊迹象、栗冰和叶秋都召集到了自己的商贸公司会议室。
站在会议室的白板前,初寒妞拿着笔详细地讲解着自己的设想:“各位,这是我做的商业计划书。我们租下场地后,要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一部分对外招商,吸引其他商家入驻,这样我们可以收取租金。而我们自营的部分,要涵盖生活用品、食品、服装等多个品类。前期我们需要招聘销售人员、收银员、仓库管理员、采购员等多个岗位,初步估计能解决大几百人就业。随着商场的发展,这个数字还会增加。”
每人手里有一份计划书,杨志看着,点了点头,“寒妞,你这个计划做得很详细。不过这资金方面,我们每个人具体要出多少呢?”
初寒妞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数字,“按照我的计算,我们五个人每人大概需要出这个数。这个数字是根据场地租赁、装修、前期运营等费用算出来的。当然,后期实现盈利,我们可以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红。”
熊迹象皱了皱眉头,“这个数字可不小啊。不过既然大家都同意了,我也没意见。”
栗冰笑着说:“我相信寒妞的能力,这个卖场肯定能成功。”
叶秋也附和道:“没错,咱们就放手干他一把。”
“谢谢大家信任我。那我们就尽快开始行动吧。第一步先把资金凑齐,然后我就去联系场地租赁的事情。”
就这样,初寒妞和几个投资人迈出了帮助年轻人就业计划的第一步,他们满怀希望地朝着目标前进,仿佛已经看到了卖场开业后热闹的景象,以及那些年轻人脸上重新洋溢起的笑容,他们是在“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
达成投资共识后,初寒妞便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全身心投入到开卖场的筹备工作当中。
首先,是场地的租赁。初寒妞亲力亲为,几乎跑遍了镇内的各个角落,也联系了房产中介。她顶着凛冽的秋风,穿梭在各个可能成为卖场的建筑之间。
每到一处,她都仔细地查看场地的面积、布局、周边环境以及交通状况。
一天,她来到一个位于镇中心边缘的大型建筑。中介带着她在空荡荡的大厅里转着,一边介绍着这里的优势:“初小姐,您看这个场地,面积够大,而且周边有好几个居民区,交通也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还有多家企事业单位。”
初寒妞一边听着,一边盘算着,脑海里已经开始构思卖场的布局。“这里可以作为食品区,那边可以设置成服装区……”她喃喃自语。
但是,这个场地的租金却超出了她的预算。她皱着眉头,对中介说:“这个租金太贵了,能不能和业主再商量商量,我们这个卖场也是为了帮助年轻人就业,如果租金能降一些,也可以降低一块成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个闲置老旧厂房进入了初寒妞的视线。
这个厂房虽然看起来有些破旧,但是面积很大,而且位置也还不错,交通较为方便。初寒妞联系上了厂房的所有者,一位和蔼的老先生——赵一普。
初寒妞诚恳地向赵一普讲述了她开卖场的初衷:“赵师傅,我想在这里开一个卖场,主要是为了给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这个厂房,如果能租给我们,我们一定会好好利用,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赵一普被初寒妞的真诚所打动,同意以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把厂房租给她。
租下厂房,场地解决了,接下来的装修和布置将是这个老旧厂房转变为充满活力卖场的关键步骤。
初寒妞找来了原来给chN商超卖场装修的施工队,让他们一起参与商超卖场的装修风格和布局设计。
初寒妞首先邀请了几位在商业空间设计方面颇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实地考察现场。他们在厂房里走来走去,一边测量尺寸,一边讨论着各种构想。
“寒妞,这个厂房的空间很大,我们可以打造出一个宽敞明亮的购物环境。”设计师林萧说道。
初寒妞点头表示赞同,“我希望能够有一些独特的区域设计,让顾客一进来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在确定了整体的设计风格为现代简约且富有活力之后,初寒妞与缪艳芳一同着手挑选装修材料。要在有限的预算内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她们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几家建材市场之间。
走进一家建材店,看着琳琅满目的地砖,初寒妞对店员说:“我想要那种既耐磨又美观的地砖,适合商场这种人流量大的地方。”
店员给她推荐了几款,初寒妞仔细地比较着它们的颜色、质地和价格。最后,她选择了一款浅灰色的地砖,这种颜色既耐脏又能给人一种简洁大气的感觉。
对于墙面,初寒妞决定采用白色的防火板。这种材料不仅防火性能好,而且白色能够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宽敞明亮。
在照明方面,初寒妞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她不想采用传统商场那种过于明亮刺眼的灯光,而是想要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她和灯光设计师一起规划,在卖场的中央区域设置了一些大型的吊灯,这些吊灯的造型独特,像是一片片漂浮的云朵,散发出柔和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