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源岭坐落于雪原最西端。
其地理区位特殊,东端与飞雪山余脉相连,西端临近埋骨沙漠边缘,南侧与魔沙湖之间仅隔着一片宽约二十余里的缓坡地带,北侧五十里处则遗留着早已废弃的黄沙堡遗址。
从风源岭出发,向西行进三百里便可踏入埋骨沙漠,向东北方向沿古道跋涉数千里,便能直达原破岭军大营,正是凭借这种雪原与沙漠过渡枢纽的位置优势,风源岭既能便捷地监测埋骨沙漠的动向,又可快速衔接后方的物资补给线,自然而然成为了驻守与调度的理想之地。
与寂静岭陡峭的山势、落泪谷复杂的地形相比,风源岭的整体地势相对平缓,区域内以低矮丘陵与开阔雪地为主,地面多为半沙半土的混合质地,尽管偶尔能见到风蚀形成的沟壑,但并无大规模流沙区,这样的地形条件十分适合搭建大规模营寨,为后续驻军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更关键的是,风源岭常年受北风影响,风沙虽频繁但强度有限,且因靠近魔沙湖,空气湿度显着高于纯粹的沙漠区域,能有效减少修士因干燥气候导致的灵力滞涩问题,为长期驻守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此次入驻风源岭,与当初紧急进驻寂静岭、落泪谷时的紧迫态势截然不同,无需提前布设复杂的防御法阵,更不必担忧敌军随时可能发起的突袭。
早在主力部队抵达之前,古兰已率领祈原宗诸位武修先行抵达风源岭,他们不仅完成了对当地地形的全面勘察,还搭建起了临时营寨的框架。
以魔沙湖方向为正南基准,古兰团队明确划定出核心指挥区、修士营房区、物资储备区、法阵布设区四大功能区域,为后续营地建设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计划部署的十座小型聚灵法阵中,已有五座提前运抵风源岭,并布设在核心区域,初步形成了灵气汇聚带,为后续高阶法阵的部署提供便利。
就在古兰有序推进风源岭营地营建工作的同时,陈序已提前一步抵达了原破岭军要塞营地,这座要塞曾是破岭军大营的核心驻地,当年陈序参与雪原战场作战时,便是加入了破岭军前锋营。
从早期参与小规模部族冲突,到后来惨烈的幽冥海滩血战,破岭军要塞的每一处营垒、每一段城墙,都承载着陈序早期修行与作战的记忆,对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如今,随着破岭军大营主力迁往天都山营地,这座要塞已不再承担前线要塞的职能,仅作为普通行营中转站,负责接收与整编从北域各路人马调遣而来的兵力。
程子庚与孟彩已先期抵达破岭军要塞,二人分工明确,协同推进兵力整合工作,程子庚负责核验调遣兵力的身份与修为,他对照各营传来的名册,逐一确认修士的姓名、所属宗门、过往战绩,严防出现冒名顶替或战力不符的情况,确保每一位入驻修士的身份真实、战力达标,孟彩则专注于物资登记与分发工作,为每一位抵达的修士发放基础沙漠作战武备,细致清点、逐一派发,确保人员装备齐全。
由于诸路大营的兵力分散于北域各地,从飞霜城、落渊城等地赶来需跨越数千上万里路程,且部分士卒需完成本营的交接工作后方能动身,因此兵力整合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推进,陈序抵达要塞时,已接收的兵力约有一万五千人,刚超过总编制的一半,剩余兵力仍在陆续赶来的途中。
面对这种情况,陈序并未急于催促,而是与程子庚、孟彩一同巡查营地,仔细查看已到兵力的集训情况,他们走到修士操练的校场,询问集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进,不出现任何疏漏。
正当陈序在营中与程子庚、孟彩一同规划下一步集训计划,讨论如何提升修士们在沙漠环境中的作战能力时,营地外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传讯信号,那是天云道宗内部用于识别同门的灵纹信号,独特的灵力波动不会被轻易模仿,负责警戒的斥候迅速上前核查,片刻后回报,称有一队修士前来,为首者自称是陈序的同门师兄宁泽,还带着一队曾参与过幽冥海滩血战的旧部。
陈序心中顿时一喜,听闻师兄前来,当即起身前往营门迎接,营门外,为首的修士身着青灰色道袍,衣袍上绣着天云道宗的标志性云纹,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历经战事沉淀的沉稳气度,正是他多年未见的师兄宁泽。
两人已有十多年未曾相见,如今重逢,彼此难掩欣喜之情,陈序快步上前,与宁泽用力拥抱,拥抱间能清晰感受到对方周身灵力的稳定波动,那种厚重而凝练的灵力气息,让他知晓宁泽的修为已更上一层,远超当年。
寒暄过后,宁泽向陈序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自从在桃林修入通灵境后,宁泽便返回幽冥古道防线,负责抵御来自无极海方向的零星袭扰,那条防线虽不如前线那般战事密集,却也需时刻警惕,期间,宁泽虽偶尔从其他渠道口中听闻陈序的消息,但因自身防线任务繁重,始终未能抽身相见。
直到不久前,宗门颁布组建三支行营的令旨,宁泽得知陈序出任第三行营都尉,且任务区域在埋骨沙漠,便主动向所属大营申请调遣。
获得宗门批准后,宁泽先返回渔城处理个人事务,在前往破岭军要塞的途中,他恰好遇到同样接到召唤、正前往要塞的冷且等人,便索性结伴一同前来。
陈序的目光诸人身上,当年幽冥海滩血战中,冷且曾带领族人组成敢死队,在敌军严密的封锁线下撕开一道缺口,为后续大部队的进攻立下大功,那份悍不畏死的勇气让陈序印象深刻。
幽冥海滩战事结束后,冷且等人担心雪原的战争波及所属宗族,族人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便向陈序提出,希望将族人迁徙到他在荒原的封地内,纳入祈原宗的庇护范围,陈序感念冷且等人的功绩,也理解他们对族人的牵挂,当即同意了这一请求。
这些年来,冷且的族人一直在陈序的封地内安稳生活,族人无需再担忧战火侵扰,逐渐成为祈原宗一脉的重要力量,此次接到陈序的调令,得知要组建第三行营前往埋骨沙漠执行任务,冷且第一时间便在族中挑选最精锐的百余名武修,带领他们赶来破岭军要塞。
看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有云秀峰一同修行的同门师兄,有幽冥海滩并肩作战的生死战友,还有如今汇聚于破岭军要塞的旧部,陈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众人围坐在大帐内,谈论着过往的经历与如今的局势,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一同征战的岁月。
........................................
就在破岭军要塞兵力整合逐步推进的同时,古兰从风源岭传来的传讯,传讯中明确提及,风源岭营地的主体架构已基本布设完成,功勋院与炼器院调配的补给物资已大部分运抵风源岭,既包括剩余的五座小型聚灵法阵,以及两座级别较高的攻防法阵。
与此同时,破岭军要塞内聚集的第三行营士卒数量也突破了关键节点,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兵力整合,此时要塞内的兵力规模已接近第三行营总编制的九成。
陈序当即令程子庚、孟彩、宁泽牵头,会同此前已抵达要塞的天元境长老韩志远、杜晖,以及周族通灵境弟子周菁,一同率领这些士卒前往风源岭,尽快完成小型聚灵法阵与两座攻防法阵的布设,确保营地的灵气供应与防御体系完善。
而陈序则选择继续留在破岭军要塞,继续等待尚未抵达的核心人员,还有就是协调各地仍在赶路的零星队伍,通过传讯符与各队伍保持联系,确保所有兵力都能有序、安全地抵达指定地点。
在陈序驻守破岭军要塞的一个多月里,第三行营的高阶修士阵容持续扩充,不断有实力强劲的修士前来报到,最先抵达的是宁氏天元境长老宁影、掌教峰天元境长老丁石,紧随其后的是掌教峰通灵境弟子枕月,坠空峰天元境长老项归、道宗峰天元境长老庄行周等人,都先后抵达要塞。
此后的半个月内,高阶修士的入驻仍在继续,掌教峰通灵境弟子易荀、道宗峰通灵境弟子俞渱、武先行、鲁南中,渔城宁氏通灵境弟子宁守礼、渔城沈氏通灵境弟子沈韵、渔城周氏通灵境弟子周仰,以及落渊城白氏通灵境弟子白野,均各自率领族中武修赶到要塞,这些修士来自不同的宗门与宗族,擅长领域各异,有的擅长阵法布设,有的擅长实战御敌,有的擅长物资管理。
在这些修士中,宁影与枕月是算是陈序的“旧部”,当年寂静岭攻防战中,宁影曾以援军的身份追随在他左右,并在关键时刻布设防御法阵,挡住了敌军的多次进攻,为守住寂静岭立下汗马功劳,枕月则是跟随陈序在幽冥海滩血战数年。
其余修士则都是首次与陈序见面,尽管他身为第三行营都尉,是明面上诸人的顶头上司,手握兵力调配与任务部署的主导权,但他很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每一位核心修士抵达时,他都会到营门迎接,让他们快速了解行营的整体规划。
在人员调配方面,陈序只将宁影与枕月二人留下,协助处理剩余兵力的整合,其余修士、士卒则分批前往风源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