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城
林青锋刚刚签完一份文件,还没等他把笔放下,一阵敲门声响起。
“进来!”
门开,黄浩黎急匆匆的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信封。
“站长!”
“日谍一案,我们有了重要发现!”
黄浩黎一开口,便引得林青锋精神一振。
“什么发现?”林青锋问道。
黄浩黎将信封打开,从里面倒出来数张照片。
这照片应该是刚刚清洗出来的,摸上去还有些发粘。
“这个人就是徐科,也就是伊川幸之。”
黄浩黎指着照片上一个西装男子说道,林青锋看了一眼那张熟悉的脸,只是点了点头,然后他便注意到和徐科交流的一个中年男人。
此时,黄浩黎说道:
“站长,我们的人在昨天上午拍到了徐科和这个男人接头的照片。”
“经过跟踪调查,此人名叫赵庸礼,早年在江浙一带经商,家产丰厚。”
“前段时间,赵庸礼举家搬到了渝城,他在江浙一带的产业据说也卖出了不少。”
虽然拍到了徐科和赵庸礼见面的照片,但光凭这个是没办法确定两人是不是在进行情报交流。
万一徐科和赵庸礼见面,只是谈生意呢?
所以,这件事还要再详细确认一下。
林青锋看着照片道:
“这个人有过留日经历、或者和日本交往过密的经历吗?”
黄浩黎说道:“有的,根据关局长手下几个弟兄们打探来的消息,这个赵承礼早年曾在日本留学,具体学校没有查到。”
“不过他的日语很好,可以和日本人流畅交流,无需翻译。”
林青锋点了点头,眉头微微皱起:
“有过留日经历,此人的嫌弃非常大了。”
黄浩黎说道:
“不止如此,我们还查到此人和86师的少将副师长赵承信是亲兄弟。”
“而且,赵承信的分管工作中就包含后勤、军需这一块。”
“再加上闻运达交代的一些情报,我们情报科可以确定这个赵承信就是86师军需盗卖的主谋!”
“嗵!”
林青锋没忍住,猛地一拍桌子,神情变得有些激昂。
“站长,怎么了?”黄浩黎有些诧异。
林青锋说道:
“太好了!”
“本来我就猜测86师军需盗卖一事,绝对不是几个后勤军官就能搞出来的。”
“这里面至少有一个将官在把控!”
“可是,想要搞掉一个将官,光靠贪污、盗卖的罪名是不够的。”
“86师虽然不是嫡系,但被中央收编这么多年,天知道他们会跟上面哪尊大佛有联系。”
“到时候无非是罚酒三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那就没有意思了!”
“咱们来渝城,可不是为了看他们罚酒的!”
“要办,就要办大案,办大官!”
“这样才能凸显咱们渝城站的能力和威风!”
听完这话,黄浩黎点点头道:
“明白了,您是打算将赵承信牵扯进徐科日谍案中。”
林青锋说道:
“对!”
“哪怕赵承信和日谍案没关系,只是他哥哥赵承礼掺和进日本人的事情。”
“也要把他拉进来!”
“现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军中人士和日谍案有牵扯,他的精力和人脉就会被耗干在这件事上。”
“如此一来,赵承信就无暇顾及、遮掩军需盗卖一事,我们调查此事才会更加顺畅。”
“其次,我们扳倒赵承信的几率也就越大!”
“只是弄几个校官,实在是没意思!”
“要办就办将官!”
黄浩黎点点头,又问道:
“那我们是现在就将徐科逮捕,还是再等一等?”
林青锋想了想:
“再等等!”
“看看能不能拍到赵承礼、赵承信同时和徐科见面的照片。”
“这样才能彻底钉死他!”
“这样,调两个兄弟,暗中盯梢赵承信!”
黄浩黎一听,顿时有些为难道:
“盯梢赵承信倒是不难,可是咱们现在人手不足了。”
“嗯?”
“人手不足了?”林青锋愣了一下。
黄浩黎点点头:
“对!”
“徐科的三个手下都已经摸清了,每个人至少都有两个弟兄在监视。”
“赵承信那边儿也派了两个人。”
“另外军需盗卖案,也需要有人跟进。”
“虽说还有几个空闲的人手,但是他们搞盯梢、跟踪那一套,还是差了点儿。”
“我担心打草惊蛇!”
林青锋拍了拍脑门,恍然道:
“哎呀!”
“怪我怪我!”
“我总以为咱们还像在总部那样,手底下总有得力的弟兄。”
“多大的案子,也不会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
“地方情报站的人员素质,还是要比总部差一些的。”
两个足以让渝城站在总部面前露面的案子,如今林青锋却面临着人手不足的窘境。
属实是有些尴尬了!
思索片刻后,林青锋拍板道:
“这样,你马上给总部发报,就说遇到重要案子,请求郑局座派侦察科的人过来帮忙!”
“肥水不流外人田,让老弟兄们吃一口肉!”
黄浩黎脸色一喜:
“对呀!”
“咱们可以把侦察科叫过来!”
“关键时刻,还得是这帮老弟兄们靠得住!”
“那我现在就去发报!”
林青锋点点头:
“告诉沈冬,直接给侦察科的电台发报,不要给总部电讯处发报。”
“电讯处人多眼杂,免得被外人知晓,跑过来摘了咱的桃子!”
之前在编组侦察科时,郑景山专门给侦察科搞了一个电讯组的编制。
有了这个编制,行动处成为除了情报处、电讯处以外,唯一拥有内部电台的部门。
因此,林青锋可以放心的给郑景山发报,而不必担心有泄密的可能。
毕竟行动处是郑景山的一亩三分地,外人根本无法染指。
很快,黄浩黎将此事告知给沈冬。
明白这件事事关重大,沈冬干脆直接上手发报。
沈冬原本就是侦察科电讯组的副组长。
所以当电讯组的报务员接收到电波讯号时,立刻就从这熟悉的发报方式中辨认出发报人应该是自沈冬。
渝城站发来的电报!
报务员不敢耽搁,赶紧将内容抄录下来,随后交给了译电员。
不多时,翻译好的电文被行动处长韦忠恕呈交到郑景山的面前:
“局座!”
“渝城站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