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整个防线,即将崩溃,李成手提长柄大刀,带着亲兵死士,策马顶在最前。
“杀......”
“给我顶住......”
李成边挥舞大刀,边大声吼叫。
一众亲兵、死士,跟着李成,不避箭矢,举刀砍人,横刀砍马,死命撑住行将崩溃的防线。
就在李成、马进忠苦苦支撑之时,谷外,突然传来喊杀声。
被包围的众将士抬眼看,是亮如满天星的火把。
“冲啊.......”
卢鼎提两把六棱锤,率领六万步兵,终于赶到。
一赶到,便立马加入战团。
卢鼎两把六棱锤,挥舞如风,杀在最前。马上锤人,马下锤马,锤锤见血,锤锤骨碎。
刘芳亮大军后阵,立马被搅动。
刘芳亮持戟回首,知道已无法再歼灭围住之敌,立马命人鸣金收兵,往谷底方向撤。
李过听到撤兵的信号,也无奈叹息一声。
暴喝一声,一枪挑开马进忠的宣花斧,带着麾下兄弟,跟着刘芳亮,迅速脱离交战,迅速撤出山谷、撤往灵宝。
此战,埋伏挺好,围得挺好,虽未全歼,但打击追兵的目的已经达到。这一战之后,大顺军就能安心撤入潼关,量不敢再有明军追击。
马进忠提着大斧,呼呼喘着怒气,看着李过和刘芳亮趁夜逃走,知道再追无益。
只好会同李成、卢鼎,收拢兵马,徐徐撤军。
这一战,遭遇埋伏,明军四万骑兵,足足折损了一半,损失惨重,疼得马进忠和李成,一路无言。
要不是卢鼎及时率军杀到,他们极有可能全军覆没,葬身山谷。
李过、刘芳亮追到灵宝,才追上大军。
哨骑来报,明军胆寒,追兵已撤,李自成得知大喜。
立即召集一众文臣武将,在灵宝城县衙议事,大大表彰。
李自成很是兴奋,把李过、刘芳亮两员大将,拉到身边坐下,兴奋道:
“诸位爱卿,我等弃洛入潼。撤军,极其繁琐,但这第一战,非常漂亮,圆满结束。”
“如此顺利,全赖亳侯、磁侯出力。疲惫、麻痹明军在先,埋伏攻击明军在后,致其不敢追击。”
“朕听说,这一仗,就一个时辰,阵斩明军两万多人,可喜可贺啊!”
“亳侯威武......”
“磁侯威武......”
牛金星带头,一众文臣武将立马大声称赞。
李过偏头,看李岩微微一笑,很是欣慰。
“陛下,诸位,这一战,我和磁侯,用的是军事教的战法,缓缓佯败,吸引住明军,始终保持一定距离,让他们眼看快要追上,将他们带入埋伏圈。”
“若不是后续明军太多,那四万人,都能包了饺子。”
李过话里话外,都把李岩带上,牛金星和宋献策一时有些尴尬。
李自成则立马转移话题:“诸位爱卿,既然咱们走出了第一步。那第二步,该怎么走,诸位都说说?”
话音刚落,突然,门外一六百里加急信使,翻身下马,飞奔过来:“陛下,泽侯有紧急军报。”
李自成亲自接过,急忙打开,只见信曰:
“大顺永昌皇帝陛下御览:”
“臣田见秀叩首急陈:明军攻破陈仓之后,将歇三日,近日动向诡谲。”
“其军前锋,由秦良玉为帅,已杀入凤翔府,距西京仅三百里。竟扬言:克凤翔则长安指日可下。”
“目前,陈仓兵已亡,凤翔府仅有一万多兵马,料难抵敌。”
“西京虽有十万大军,粮草充沛,但臣担心,派军援助凤翔,去的少了,反而被围;去得多了,又会致使西京空虚。”
“军情如火,刻不容缓!臣冒死急报,伏望陛下速派援军,保卫凤翔,保卫西京。”
“臣田见秀顿首!”
李自成忧心忡忡,立马将信,给左右传看。
一众文臣武将,也都忧心忡忡起来。
不管是凤翔,还是西京,都有他们的家产、家眷和土地田亩。明军一过,所有家眷都是戴罪之身,还能有个好?
李自成急得额头冒汗,焦虑道:“诸位,看来,咱们还是退的迟了。”
“关中军情紧急,该当若何?”
“陛下,凤翔乃西京门户,丢不得。当令泽侯率一半兵力守城,再令副将吴汝义率一半精兵,支援凤翔。”
“同时,命驻守延安府的高一功,率王良智、王永强、高友才三员大将,以及五万精锐主力,火速驰援西京。”
“命驻守宁夏府的党守素、镇守平凉府的辛思忠,率左勷、郑嘉栋、米喇印、丁国栋四员大将,以及三万西凉骑兵,火速入卫西京。”
“如此,西京无忧也!”
“陛下,臣附议,臣赞同丞相之策。”宋献急忙站出来,第一个支持牛金星。
“陛下,丞相之策,乃万全之策。”顾君恩也支持牛金星。
“陛下,丞相之策,兼顾凤翔和西京,为最优解。”杨永裕也大声支持。
知道被李自成设下鸿门宴,知道被李自成、牛金星猜忌,知道被小太保张鼐监视的李岩,此时竟有些心灰意冷,一言不发。
可是,他一日为大顺人,就终生为大顺鬼。想学“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万万不可能的。
李自成转头,看向李岩:“李将军,弃洛入潼的大战略,是你提出来的,朕采纳了。”
“此时论攻守之策,你一言不发,所为何事?”
李岩无奈,李自成的语气,充满责备。
意思是,这个大顺朝,他李岩要包死、包抬、包埋.......一包到地喽?
不得已,李岩还得开口。
李岩一开口,绝不敷衍,一定不同凡响。
李岩拱手道:“陛下,臣刚才,在冥思苦想战守之策呢?”
“李将军,可有妙算?”李自成追问。
李岩轻轻一笑:“陛下,臣有一计,叫:收拢兵马,关门打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