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福子还是夏冬春,宜修可从来都没有心软的。
该捧杀就捧杀,该送华妃就送华妃。
只有面对甄嬛时,宜修就变得不像宜修了。
绣夏还想再劝,就听宜修说:“既然要掐灭苗头,就要该一箭双雕。”
“本宫不能再让华妃嚣张下去,莞贵人就是死,也该死在华妃的手里。”
“莞贵人死于华妃之手,皇上就是用的着年家,心里也会厌恶华妃。”
绣夏放下一点心来,宜修能想到用甄嬛的死来作文章,想来就不会像前世那样悲惨了。
华妃受宠多年,年家又有从龙之功,宜修忌惮华妃是正常的。
反正今天也只是劝宜修对甄嬛起杀心,并不是要今天就杀了甄嬛。
绣夏随即说起了喜事:“华妃的手下余氏,在御花园被还是常在的莞贵人为难,皇上却下令贬余氏为官女子。”
要是剪秋说御花园的事,就会说余莺儿以下犯上,活该被降位。
剪秋甚至还把余莺儿贬的一无是处:“余氏轻浮不检点,本就不配侍奉皇上。”
可事实上,甄嬛并非是剪秋说的那样无辜,余莺儿也不是剪秋说的那样糟糕。
绣夏经历过前世,到最后才看明白,甄嬛不管做什么样的坏事,自己身边的人都会给甄嬛美化。
就算是甄嬛害死别人的九族,也还是说甄嬛不得已,甄嬛只是被迫反击,总之甄嬛太可怜,太无辜了。
神奇的是,就连甄嬛的仇敌都会开口美化甄嬛的行为。
所以后来甄嬛不管是在甘露寺跟果郡王,还是果郡王被甄嬛毒死后,甄嬛都说:“我从来没有害过人。”
宜修要是没听到绣夏的话,就听到剪秋说余莺儿降位,只会觉得甄嬛有能力,可以重点培养,将来对付甄嬛。
可是听完绣夏前面的话,宜修已经不会这样想了。
余莺儿是这几个月的宠妃,就是被太后褫夺了封号,那也是很快就复宠了。
可甄嬛一出来,余莺儿就被降位成官女子,那给甄嬛再多一点时间,宜修的后位不保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想到此,宜修后背都惊出一身冷汗。
宜修只觉得自己又大意了,前一回大意是十多年前,那个时候失了福晋之位。
这一回,要是不是绣夏提醒,宜修怕是会一错再错。
这时,剪秋也进来了,高兴的上前禀报:“娘娘,莞贵人被皇上一路抱回碎玉轩。”
“还不止呢,皇上让莞贵人坐在桌子上,皇上都没得坐,站在一边说话。”
宜修听到这话,面色又难看了两分。
这样的待遇,皇帝所有的女人中,只有纯元和甄嬛有。
纯元好歹是皇上的妻子,可甄嬛不过是一个小妾。
宜修不由看向绣夏,只觉得还好有绣夏。
剪秋看二人不吭声,又说起皇帝给甄嬛的赏赐:“皇上赏了十几抬的东西给莞贵人,碎玉轩殿外都快摆满了。”
“皇上还赏了莞贵人笛子,生怕莞贵人病中无趣。”
剪秋一脸羡慕的说完,才发现宜修脸色更不好看了,连忙闭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