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郡?”
陶谦眼中精光一闪,随即黯淡下去,他缓缓摇头,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道:“子鱼美意,袁公厚待,谦心领了。
只是丹阳郡隶属扬州,非我徐州所辖。谦身为徐州牧,岂敢觊觎邻州疆土?
此于礼不合,于制不符,恕难从命。”
陶谦将“徐州牧”三字稍稍加重,明确表示了自己权力的界限,也委婉的拒绝了这看似诱人,实则可能引火烧身的承诺。
甚至还暗示他并非袁公路这等目无法纪,恣意妄为之人。
华歆早已料到陶谦会有此顾虑,也没有在意对方的暗讽,他淡然一笑,身体微微前倾,声音愈发低沉而清晰道:“陶公恪守臣节,歆深感敬佩。然则,如今时势异也。
陶公应该也知道,现在的江东之地,实际掌权者是何人吧?”
“名义上是会稽太守唐瑁,实际上是昔日楚国贵族项氏后裔!”陶谦如实说道。
“经过大汉四百年的发展,现在哪里还有当年的楚国贵族后裔?
此人自称是霸王转世,却桀骜不驯,拥兵自重,隔绝江东,形同割据。
江东之地,除了丹阳郡,其他诸郡已经完全被项羽所掌控。
丹阳郡现在虽然被张角掌控,实则已在那项羽兵威笼罩之下,朝廷政令久已不通。
试问,即使剿灭张角,后将军愿意让出丹阳郡。
在项羽虎视眈眈之下,朝廷又敢派何人前来接手?即便派了,何人又能在那虎狼之侧坐稳丹阳太守之位?”华歆侃侃而谈道
“项羽能在极短时间拿下会稽郡、吴郡、豫章郡,据说如今岭南的南海郡也被其所占,确实有些能力。
项羽一日不除,即使剿灭张角,朝廷应该不会任命新的丹阳郡太守。
毕竟没人愿意接这烫手山芋,也没人有能力接得住。”陶谦微微颔首,赞同了华歆的观点。
华歆见到陶谦点头认可自己,继续说道:“换言之,今日之丹阳,已是有主之地,却也是无主之局。
陶公若取之,非是僭越,而是代朝廷镇抚地方,廓清寰宇。
只要项羽一日不除,丹阳郡便一日无主,陶公据之,名正言顺,谁敢非议?
朝廷,又岂会不愿见此强藩扼守江东门户呢?”
华歆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陶谦的心上。
他不再提州郡界限,而是直指当前力量真空的现实。
在强权面前,朝廷的法度已然苍白。乱世之中,夺取和占据,需要的已非名义,而是实力与胆魄。
陶谦闻言,沉默良久,时光仿佛在此刻停止,他的记忆也回到了四十五年前。
…………
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丹阳郡,丹阳县郊外的土路上扬起漫天烟尘。
七八个赤脚童子举着五颜六色的布条狂奔,为首少年跨着竹马一骑当先,褪色的青布衫在微风中轻舞飞扬。
“贼寇休走!”十四岁的陶谦勒住竹马,将手中桑木剑指向土坡,大声嚷嚷道。
破旧的葛布战旗在风中卷动,旗面上褪色的“陶”字时隐时现。
坡下经过的马车突然掀起布帘,几个锦衣少年探出头来,指着他们笑得前仰后合道:“快看!陶家痴儿又带着乞儿演猴戏呢!”
竹马上的陶谦脊背微微一僵,他认得那些绣着崔氏家纹的马车。
数年前,父亲英勇就义后,当地的士族、豪绅们竟然嘲笑自己父亲不过是个余姚小吏,竟然自不量力的带人前去平定山贼之乱,结果把自己也交代进去了。
没有父亲教导的他,从此也变得性格放浪不羁,经常与乞丐的孩子们混在一起玩耍。
这些年,与他同龄的世家孩童,亦经常嘲笑其又痴又傻,长大后必定毫无作为,丢尽了丹阳陶氏家的脸面。
“接着玩!”陶谦猛地调转竹马,布旗扫过马车辕木。
车中传来更大声的哄笑:“哈哈哈哈!无度游戏,枉为士族!”
这时另一辆玄色马车缓缓驶来,车辕上丹阳甘氏的徽记让崔家马车瞬间安静。
车帘掀处,一位中年男子凝望正要离去的少年,此人正是回家探亲的苍梧郡太守甘公。
但见那孩子虽然衣衫破旧,可眉宇间英气勃发,被阳光镀金的侧脸竟有龙章凤姿。
“少年留步!可愿与甘某同乘?”甘公出声唤道。
待陶谦登车,甘公递来一盏苦茶,两人开始闲聊。
陶谦侃侃而谈,将丹阳郡的形势分析得丝毫不差,并且开始预测起天下大势来。
甘公越听越感到惊奇,心下已经有了主意,突然间抚掌大笑道:“昔年吾与汝父有些交情,吾亦敬仰汝父之为人。吾家有一明珠,当配良缘。”
这门婚事在甘府掀起了波澜,甘公的夫人摔碎了陪嫁的玉梳,不满的说道:“满城谁不知陶家子终日嬉游?你这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凤非梧不栖。此子眉藏山河,他日必振翅九霄,成就必将超过吾与其父。”甘公望着庭中老松,沉吟良久,缓缓说道。
新婚夜,陶谦卸下玩闹时的布旗挂在书房。
新娘子忐忑不安的递来合卺酒(交杯酒)时,看见夫君正将昔日竹马劈开,削成镇纸压在一本《春秋》上。
“当年因为父亲之死,大受打击,这些年过得确实有些荒唐。待我他日乘真正驷马归乡,必让今日笑我者,皆赞岳父慧眼。”陶谦在红烛下握住妻子的双手,信誓旦旦的说道。
此后丹阳县少了个嬉游少年,多了个彻夜苦读的身影。
每当倦意袭来,陶谦便展开那面褪色战旗,布角新绣的甘氏芙蓉,正与褪色的“陶”字交相辉映。
很多年后,徐州牧陶谦督数万兵马迎战本地贼寇时,中军大纛依然保留着少年时最爱用的靛蓝色。
有次醉酒,他指着战旗对长子道:“这世上最锋利的箭镞,从来都藏在最初的嘲笑里。”
如今的他,已经是一州之牧,整个徐州也被他打造得乃大汉最为富庶、繁华的州。
曾经嘲笑过他的人,早已经闭上了嘴,然而他还有一个心愿未了,那就是衣锦还乡。
自从出任舒县县令以来,他在朝廷担任过尚书郎,前往北方担任过幽州刺史,跟随车骑将军皇甫嵩与司空张温前往凉州平定过羌人叛乱。
他很少回过家乡丹阳县。
想必当年嘲笑他与父亲的人大多已经不在人世了。
不过,他还是想衣锦还乡一次,让当年的那些人看看,他父亲是为民请命,英勇就义的好男儿,甘公是慧眼识珠的英才,他陶谦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一方大吏。
如今整个大汉的东南,以他陶谦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