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清晨六点,尖锐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警局的宁静。刚值完夜班,正趴在桌上打盹的刑警队队长林晓猛地抬起头,揉了揉眼睛,一把抓起电话。
“林队,城郊垃圾场发现一具女尸,颈部有勒痕,初步判断是他杀后抛尸。”电话那头,年轻警员小李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我马上到。”林晓挂断电话,迅速叫醒其他队员,一行人风驰电掣般赶往现场。
垃圾场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腐臭味,警戒线已经拉起。林晓戴上手套,走进现场。女尸静静地躺在垃圾堆中,头发凌乱地散在脸上,面容因死亡而扭曲,颈部那深深的勒痕触目惊心。
“林队,死者身份初步查明,叫苏瑶,25岁,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据同事说,她昨天下午下班后就失踪了。”小李拿着笔记本,快速汇报着。
林晓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尸体,心中涌起无数疑问:凶手为何要勒颈后抛尸在此?抛尸地点为何选择城郊垃圾场?这是随机作案还是有预谋的?
“小李,联系法医,尽快进行尸检,确定死亡时间和死因的详细情况。其他人,走访附近居民和苏瑶的公司,看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线索。”林晓站起身,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工作。
下午,尸检报告出来了。苏瑶死于昨晚十点左右,颈部勒痕为主要致死原因,凶器初步判断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绳索。林晓坐在办公室,看着报告,眉头紧锁。
这时,负责走访苏瑶公司的警员小王回来了。“林队,有个重要线索。苏瑶最近在公司和一个叫赵宇的同事闹得很不愉快。听说赵宇一直在追求苏瑶,但苏瑶拒绝了他,还在公司里当众让他下不来台。”
“赵宇?这个人有很大嫌疑。把他带回警局问话。”林晓立刻下令。
很快,赵宇被带到了审讯室。他看上去有些紧张,不停地搓着双手。
“赵宇,你知道苏瑶死了吗?”林晓盯着他,目光犀利。
“知道,今天听说的。我……我和她的死可没关系。”赵宇急忙辩解。
“昨晚十点左右你在哪里?在做什么?”林晓继续追问。
“我……我在家睡觉,我一个人住,没人能证明。”赵宇的声音有些颤抖。
林晓皱了皱眉,从目前的情况看,赵宇的嫌疑很大,但没有直接证据,不能轻易下结论。
“你和苏瑶在公司闹得不愉快,这是怎么回事?”林晓转换话题。
“我喜欢她,追了她很久,可她一直拒绝我,还在同事面前羞辱我,让我下不来台。但我真没想过要伤害她。”赵宇低着头,声音里带着一丝委屈。
审讯结束后,林晓觉得赵宇虽然有作案动机,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定他的罪。必须找到更多证据。
就在案件陷入僵局时,林晓的手机收到一条神秘短信:“苏瑶的死没那么简单,去查查她的社交软件,会有收获。”短信没有显示号码,林晓心中一惊,这是谁发来的?为什么会知道这些?
林晓立刻安排技术人员调查苏瑶的社交软件。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发现苏瑶在一个月前加入了一个摄影爱好者群,在群里和一个叫“暗夜行者”的人互动频繁。从聊天记录看,两人似乎约好了私下见面,但具体时间和地点并没有提及。
“林队,这个‘暗夜行者’很可疑,我们要不要顺着这个线索查下去?”小李兴奋地说。
“当然要查。尽快查出‘暗夜行者’的真实身份。”林晓说道。
与此同时,林晓又安排警员再次走访苏瑶的住所,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这次,警员们在苏瑶的房间里发现了一本日记。日记里记录了她最近的一些心事,其中有一段话引起了林晓的注意:“最近总感觉有人在跟踪我,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能感觉到那股阴森的目光。我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
从日记内容看,苏瑶在遇害前似乎已经察觉到危险。那么这个跟踪她的人会是凶手吗?和“暗夜行者”又有什么关系呢?林晓陷入了沉思。
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暗夜行者”的身份终于查明。他叫陈峰,30岁,是一名自由摄影师。林晓带着警员立刻前往陈峰的住所。
陈峰的家在一个老旧小区里,房间里摆满了各种摄影器材和照片。林晓走进房间,四处打量着。陈峰被警员们带到客厅,他看上去很镇定,没有丝毫慌乱。
“陈峰,你和苏瑶是什么关系?”林晓开门见山地问。
“我们是摄影爱好者群里认识的,聊得很投机,就约着见面交流摄影。”陈峰回答道。
“什么时候约的见面?”林晓追问。
“本来约在昨天晚上,但她突然说有事来不了。”陈峰说。
“昨晚十点左右你在哪里?”林晓再次问到关键问题。
“我在外面拍照,我经常晚上出去拍照,寻找灵感。”陈峰拿出相机,翻出昨晚拍的照片给林晓看。
林晓仔细查看照片,从照片上的时间和场景看,陈峰似乎有不在场证明。但林晓并没有完全相信他,这些照片有可能是伪造的。
“你和苏瑶在聊天记录里似乎关系不一般,仅仅是摄影交流吗?”林晓盯着陈峰的眼睛问。
陈峰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其实我喜欢她,想和她发展进一步的关系,但她好像对我不感兴趣。”
审讯结束后,林晓觉得陈峰虽然有不在场证明,但他和苏瑶的关系很复杂,不能排除他的嫌疑。案件再次陷入迷雾之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凶手?神秘短信的发送者又是谁?这一切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秘密。
林晓重新梳理案件线索,觉得苏瑶的社交圈子里可能还有未被发现的线索。她安排警员扩大调查范围,对苏瑶的朋友、同学进行深入走访。
几天过去了,终于有了新的发现。苏瑶的大学同学张悦告诉警员,苏瑶曾经在大学期间和一个叫林阳的男生有过一段感情,后来两人因为一些原因分手了。分手后,林阳一直纠缠苏瑶,甚至威胁过她。
“林阳?这个情况之前怎么没人说过?”林晓觉得这个线索很重要。
“苏瑶觉得这是她的黑历史,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很少提起。”张悦说道。
林晓立刻下令调查林阳的情况。很快,林阳的信息被查了出来。林阳,28岁,无业,住在城市的另一头。林晓带着警员来到林阳的住处。
林阳看到警察的到来,显得有些慌张。“你们找我干什么?”他紧张地问。
“你认识苏瑶吧?她死了,我们在调查她的案子。”林晓说。
听到苏瑶的死讯,林阳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死了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们早就分手了。”
“据我们了解,分手后你一直纠缠她,还威胁过她,是吗?”林晓盯着林阳问。
林阳沉默了一会儿,承认了这些事。“我是纠缠过她,也威胁过她,但我没杀她。我虽然恨她,但还不至于动手。”
林晓觉得林阳的话半真半假,他的嫌疑也很大。目前案件出现了多个嫌疑人,每个人都有作案动机,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林晓知道,要想揭开真相,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在对林阳的调查过程中,警员们在他的住所发现了一些可疑物品。一条和苏瑶颈部勒痕粗细相符的绳索,还有一张苏瑶的照片,照片上被划得面目全非。
“林队,这些证据足以证明林阳有重大作案嫌疑。”小李兴奋地说。
林晓看着这些证据,心中却没有那么乐观。“这些证据虽然对林阳很不利,但还不能直接证明他就是凶手。我们还要继续调查,找到更多证据。”
与此同时,技术人员对苏瑶的手机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发现她在遇害前几分钟曾经接到过一个匿名电话。林晓立刻让技术人员追踪这个电话号码。
经过一番努力,电话号码的主人找到了。是一个叫王强的人,他是一家小广告公司的老板。林晓带着警员来到王强的公司。
“王强,苏瑶遇害前你给她打电话,说了什么?”林晓开门见山地问。
王强显得很紧张,犹豫了一会儿才说:“我……我是想让她回来继续工作,她在我这儿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跳槽了。”
林晓觉得王强的话很可疑,继续追问:“就这么简单?你和苏瑶之间有没有其他矛盾?”
王强沉默了许久,终于说出了实情。“其实我曾经骚扰过她,被她拒绝后,我怀恨在心。但我真没杀她。”
案件越来越复杂,多个嫌疑人的出现让林晓感到头疼。但她知道,每一个线索都可能是解开谜题的关键。她坚信,只要不放弃,真相一定会大白于天下。
林晓将目前掌握的线索和证据进行了全面梳理。赵宇因求爱不成可能有作案动机;陈峰与苏瑶关系复杂,虽有不在场证明但不能完全排除嫌疑;林阳纠缠苏瑶且住所发现可疑物品;王强曾骚扰苏瑶也有嫌疑。
林晓决定从林阳的不在场证明入手,再次展开调查。经过警员们的走访和排查,发现林阳在案发当晚曾在一家便利店出现过,便利店的监控录像显示他在十点十五分左右购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这与苏瑶的死亡时间十分接近,如果林阳是凶手,他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作案和抛尸。
“林队,看来林阳的嫌疑可以暂时排除了。”小李说道。
“先别急着下结论,虽然他在便利店出现过,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他有作案的可能。继续调查其他几个人。”林晓说道。
与此同时,对陈峰的调查也有了新进展。警员在陈峰的相机里发现了一些被隐藏的照片,照片上的主角正是苏瑶。从照片的拍摄角度和场景看,陈峰似乎一直在暗中跟踪苏瑶。
“陈峰,这些照片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要跟踪苏瑶?”林晓拿着照片质问陈峰。
陈峰知道无法隐瞒,只好承认:“我太喜欢她了,想多了解她一些,所以就跟踪她拍了这些照片。但我真的没有杀她。”
林晓觉得陈峰的话不可信,他的嫌疑再次上升。而对于赵宇和王强的调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细微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林晓感觉到距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经过连日的奔波和调查,林晓和队员们终于找到了一些关键证据。在苏瑶遇害当晚经过的一条路上,监控摄像头拍到了一辆可疑的车辆。经过排查,这辆车的车主正是陈峰。
“林队,陈峰的嫌疑最大,我们可以申请逮捕令了。”小李兴奋地说。
“先别着急,虽然有了这些证据,但还缺少关键的一环。我们要找到他作案的直接证据,比如凶器。”林晓说道。
林晓带着警员再次搜查陈峰的住所,这次他们更加仔细。终于,在陈峰家的地下室里,找到了一根绳索,经过比对,这根绳索与苏瑶颈部的勒痕完全吻合。
“陈峰,你还有什么可说的?这根绳索就是你杀害苏瑶的凶器。”林晓拿着绳索,严肃地对陈峰说。
陈峰脸色变得惨白,瘫坐在地上。“是……是我杀了她。我太爱她了,可她却对我不理不睬,我一时冲动就……”
原来,陈峰一直痴迷于苏瑶,在多次表白被拒后,他心生怨恨。案发当晚,他提前得知苏瑶的行踪,开车跟踪她,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将她勒死,然后抛尸到城郊垃圾场。
至此,案件终于告破,林晓和队员们松了一口气。但林晓知道,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有着复杂的人性和社会问题,她将继续在维护正义的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