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集团的项目可谓重中之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支持。市委书记和市长深知这一项目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手续审批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助力。
各部门在两位领导的指示下,一路为风神集团的手续办理开绿灯,流程顺畅无比,很快,阳城市层面的手续就顺利完成。
然而,省里的手续却稍显复杂。宋江深知此事的紧迫性,身为负责人,他决定亲自出马,逐个拜访各相关单位。
这毕竟是阳城的重点项目,省里虽然没有刻意刁难,但繁琐的程序和层层的审批环节,还是让手续办理过程充满挑战。按照规定,手续需要相关副省长审批,之后再由各个相关部门签字确认,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宋江不辞辛劳,穿梭于各个单位之间。他凭借着出色的沟通能力和对项目的清晰阐述,努力推动着手续的进展。
这期间,他详细地向各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风神集团项目的规划、前景以及对全省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三天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片刻休息,白天奔波于各个办公地点,晚上还要整理资料、准备第二天的汇报内容。
终于,在宋江的不懈努力下,风神集团的手续成功跑完。既然来到了省里,宋江便决定充分利用这次机会,与各厅局部门进行工作对接。他心里清楚,能一次性解决的事情,就不要来回折腾,这样既提高效率,也能避免后续不必要的麻烦。
好在对接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各部门对宋江的工作都比较配合。大家都明白,风神集团的项目不仅对阳城市意义重大,对于整个省份的经济布局也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
省里这边的工作告一段落,宋江让秘书和司机先行回去。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家人了,心中满是愧疚。
恰好,再过不久就是女儿先汐和儿子小泽的生日,他决定借此机会好好陪陪家人,弥补一下长久以来缺失的陪伴。
作为父亲,宋江深知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失职。两个孩子如今已经7岁了,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自己因为工作忙碌,基本上没有时间陪伴和照顾他们,更别说辅导孩子学习了。想到这些,宋江心里满是自责。孩子们下半年就要上二年级了,而自己连他们的学校都没有去过一次。
当宋江回到家时,一家人的喜悦溢于言表。两个小家伙一看到爸爸,立刻兴奋地冲了过来,紧紧地抱住他,叽叽喳喳地分享着这段时间的趣事。
妻子看着久未归家的丈夫,眼中满是温柔与关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氛围让宋江整个人都彻底放松下来。此刻,没有工作的压力,没有繁琐的事务,只有一家人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在家中陪伴家人度过了温馨的两天后,星期天下午,宋江带着老婆孩子前往张兵家里。市委大院距离张兵的住所并不远,没过一会儿,他们便抵达了目的地。
自从前往阳城市任职后,宋江来这里的次数变得很少。看到张兵的那一刻,宋江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曾经精力充沛的老领导,如今鬓角已经出现了斑白,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整个人比以前苍老了不少。
然而,张兵的精神状态却比过去好了很多,眼神中透着一种平和与从容。
看到宋江他们一家人过来,张兵原本慈祥的脸上笑容更加灿烂。他连忙将手中正在逗弄的小孩交给赵清思,张开双臂迎接宋江一家。
“爷爷…奶奶……”小汐和小泽非常有礼貌地向张兵夫妇问好,清脆的童声在屋子里回荡。
“好…好…小汐小泽长高了,都有段时间没来爷爷这里了!”张兵笑着回应道,眼中满是疼爱。
“飞宇,给你哥倒茶。”张兵像往常一样,以一种带有领导风范的口吻吩咐着。
两家人围坐在一起,愉快地聊天。大家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欢声笑语不断。晚上,宋江特意陪张兵喝了一点酒。张兵今天的兴致格外高,他让儿子拿酒,想要好好和宋江喝上几杯。最后在赵清思的耐心劝解下,张兵才作罢。
随后,大家来到外面继续聊天,宋江和张兵则移步到书房喝茶。进入书房后,张兵从口袋里掏出烟,递给宋江一根。宋江连忙接过,然后恭敬地为张兵点上。两人静静地抽着烟,不一会儿,房间里便弥漫起淡淡的烟雾。
“工作怎么样?还顺利吗?”张兵把烟按进烟灰缸中,神色平静地问道。
看着张兵略显苍老的脸庞,宋江心中满是唏嘘,感慨地说道:“老领导,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宏斌书记还是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各项事务都开展得有条不紊。”
张兵看着眼前这个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晚辈,心中满是欣慰。如今的宋江,在工作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甚至快要赶上自己了。这种既欣慰又感慨的复杂情绪,在他心中交织。
“这次阳城全省都有大变动,阳城应该也动了吧?”张兵看似轻描淡写地问道。
“嗯,副书记和一位常委有所变动,老领导,这次省里为何这么频繁调动?”宋江心中充满疑惑,忍不住向张兵请教。
张兵用一种略带狐疑的眼神看着宋江,有些惊讶地问道:“没听到什么消息?”
“什么消息?难道省里有什么大动作?”宋江一脸茫然,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张兵笑了笑,缓缓说道:“埋头干工作的时候,也要多抬头看看路啊。全省这样频繁的人事调动,当然是有深意的。余书记要调走了,所以才有了这些人事安排。”
“啊?”宋江一脸吃惊的模样,脑海中瞬间回想起前几天省长跟他谈话时的情景。当时省长特意叮嘱他要去找书记汇报工作,现在想来,其中的缘由不言而喻。
突然,宋江像是想到了什么,惊疑道:“老领导,余书记要进局了?”
张兵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进局是必然的,但不是去燕京工作,而是去沪市。这个消息从上往下传,现在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了,就你还蒙在鼓里。有时候啊,还是要多找领导汇报一次工作。余书记还是很看重你的,这一步对余书记至关重要,下一步就直接进局委,到时候话语权可就非常大了。以后你想要在仕途上更进一步,这一步的关系一定要好好维持!”
宋江心中震惊不已,省部级这一步对于他来说,原本是连想都不敢想的目标。更让他震撼的是,余书记前往沪市任职,根据以往的经验,下一步极有可能进入局委,成为国家领导人之一,在未来的政治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宋江在心中迅速思考着,他明白,必须得找个合适的时机前往省委汇报一次工作,借此进一步拉近与余书记的关系,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聊了很多。宋江将阳城市的情况,包括经济发展、项目推进、民生问题等方面,都向张兵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张兵一边听,一边时不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他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让宋江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原本一些在宋江看来复杂棘手的问题,经张兵从不同角度一分析,顿时变得简单明了。
宋江意识到,自己之前只是钻进了牛角尖,没有从更全面、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经过与张兵的深入交流,宋江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更加关注省里的情况,及时掌握省里的动态信息。
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顾埋头工作,而对周围的大环境缺乏了解。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把握方向,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