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进行到一半。
庆皇偷偷摸摸的从后面过来。
兄弟几人背对着皇位,还没有发现。
倒是瞧见的臣子们,站得更庄重了许多,声音也越发的清晰。
今日早朝的诸多事务。
都由三王断决,百官执行,这点上基本已没有任何疑问之处。
唯有一些重大问题,才会由庆皇亲自裁决。
不是怕秦风等人裁决不了。
而是万一出现了疏漏,兄弟三人就要为此负责。
反倒是庆皇为主,大事儿上就算出了错漏,也能背得动那口大锅。
毕竟谁都不敢保证,底下的官员,会不会冒着九族被灭的风险,也要往三王身上扣上一口大锅。
并不排除会发生这种事儿。
对于这群官员来说。
别说往三王身上扣锅,就算往皇帝身上扣锅,也完全敢做!
在先前数百年的时间内。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彻底惯坏了文人。
皇权的神圣性,更是经过理学的洗礼,变得没那么重要。
皇帝的称呼,甚至从天子变成了官家。
这也让如今大庆即便收揽了大权,但许多文臣的内心深处,对皇权还是没那么在意的。
好点的来说,他们爱的是天下,而不是皇家。
差点的。
爱的只是自己,为了自己的权势,可以付出一切。
前者还好说,毕竟皇家也是为了整个天下,算是志同道合。
后者。
就很难讲了。
直到今日早朝完毕,都是按部就班,没出什么乱子。
兄弟四人在殿后又凑到了一块。
“没人发难。”
秦风率先开口,有些疑惑。
秦棣也随之点头。
“除了让允炆侄儿负责主持修缮大哥陵墓之事儿外,其他也没啥事儿。”
秦樉则不解。
“允炆侄儿诚孝,愿意如同民间一般给大哥守孝三年,年纪虽小,但破例让侄儿修缮东陵,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秦樉再度望向了秦棣秦风。
“此事儿为何要再议?”
秦樉觉得这是好事儿。
成全了允炆的孝心,落在民间也能成为美谈,让皇家人都大大的长脸。
看!
我们皇家之中,父慈子孝如此,尔等民间百姓,也当如此。
秦棣与秦风对视了一眼,对于自家事儿有些愚钝的二哥,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秦樉这些年在秦地,快活惯了。
虽然基本的做事能力是有的。
可若没有父皇、大哥。
如今甚至秦棣与秦风的护佑。
早晚得出事儿。
最后秦风直接开口。
“二哥这事儿你不要管。”
秦樉被秦风呛了句,虽然不解,但仍旧本能的点头。
“我听老六的。”
虽然不明白,但秦樉确定一件事儿。
那就是秦风不会害他。
哪怕不明白,但秦风既然说了不用管,那就肯定是为了他好,里面应该是有问题。
秦樉觉得听话就好了。
别看三王替父皇主理诸多政务。
但三王中,也是有主次之分的。
基本重要的事儿。
全都是秦风秦棣兄弟二人在做决定。
毕竟兄弟二人能力最强。
决断大多以秦风为主,做事儿以秦棣为主。
至于秦樉以及秦博,多辅佐作用。
因为二哥跟五哥的能力够,放眼天下,单凭能力也完全称得上人杰。
可若真要对上了朝堂这群人精一般的臣子们。
当真不够看。
当下大庆一朝,诸多臣子都是从乱世中活下来。
又经历了庆皇几番清洗,如今能活到现在,还坐到了高位上的人。
都有着自己的一番手段!
秦樉跟秦博若自行接触。
能被这群人玩死。
秦樉被玩过,自然明白。
秦博对自己内心更是有数,没了父皇兄弟,他啥也不是……
秦棣也随之道。
“他们终究忍耐不了太久,去谨身殿陪父皇处理政务吧。”
秦棣说完,兄弟几人便一同前往谨身殿。
如今这皇宫中,从奉天殿到谨身殿,兄弟几人都通行自如。
哪怕乾清宫与坤宁宫,通行起来也并无太多阻碍。
这也越发显得兄弟几人地位超然。
而且在谨身殿旁边,兄弟四人也各有一间屋舍。
平日里倒是可以在谨身殿旁的屋舍内睡个觉什么的。
只不过。
给四人收拾屋子,以及侍奉的都是太监。
兴许怕是宫女放在此处,传出什么不好的事儿出去。
况且谨身殿有屋舍的,也不止兄弟四人。
谨身殿大学士,也就是所谓的智囊团,也在谨身殿内有屋子。
平日里在看书整理书籍之类的。
有时候晚上也轮值留宿在书房内,防止夜晚庆皇召见问事儿。
“今日早点处理完政务,早点回去。”
该处理的奏疏,基本上就那么多。
处理完基本就没事儿了。
父子几人一同分担着,繁忙无比的政务,处理起来倒也容易不少。
只不过兄弟几人入了谨身殿后,秦博却有些意外。
“怎么多了一张桌子?”
以往谨身殿内,都是六张桌子。
后来又撤走了一张。
而如今,竟然又重新搬回来一张。
“凳子竟然也要高一些。”
兄弟四人各自的桌子,还是认得的。
庆皇的御案,更是摆放在主位上的。
多出来的这张桌子,就有些突兀了。
秦风也随之看去,观察许久道:“这张是当初大哥用的桌子,这上面一块是雪茄烫的。”
秦标后期兴许因为身体太差,精神不好,喜欢上了抽雪茄。
虽说平日里对桌案很爱惜。
但也难免会出现什么意外。
这被雪茄烫到一块的桌子,反而成为了昔日秦标留下的痕迹,一直存在在这了。
而这时,庆皇的声音也从殿后传来。
“都来了。”
于此同时,庆皇身边的孙儿也向几人拱手。
“二叔三叔,五叔六叔。”
庆皇自顾的坐在了御案后。
“从今往后,雄英就在谨身殿学习了。”
“咱这个当皇帝,还有你们这些当藩王的叔叔,以及那个不争气的老五,都看着雄英学习。”
“顺便也让雄英早点接触政务。”
秦樉听得,则有些意外。
“父皇,这未免有点太早了吧。”
庆皇目光一瞪。
“早什么?咱七八岁的时候,就给地主家放牛去了!”
“在民间,雄英这么大早就成种庄稼的一把好手了,家里上上下下的活都得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