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司下辖三个部门。
分别是军奉行所、军械所、军粮所。
先说军械所。
京极家规定,各地不能私造兵器,民间和个人组织也不能藏匿兵器,只可保留农具和工匠器械。
各地大名麾下足轻的装备由全国五个地方统一制造并且严格登记造册。
军粮所则是负责供给各地常备足轻的口粮和俸禄,并且在战时负责提供军粮。
大名需按照所辖人口比例上缴军粮,然后再由京极家统一调配。
这样一来,军粮和军械两项最关键的打仗必需品便都掌握在了京极家的手中。
最后的是军奉行所。
平时,军奉行所担任训练、纠察、巡视等任务,每个令制国都会派遣一名军奉行常驻。
军奉行没有军队的指挥权,但拥有监察权力,由总督府直接指派。
战时,军奉行便担任临时指挥,所有国内足轻调动都需要军奉行与所在国守、权守共同签字画押方可施行。
军制改革之后,相当于大名们不再拥有私兵,全国所有的足轻都直接对总督府或者京极家负责。
三个要害部门都直接归属总督府,从根本上杜绝了地方可能会发生的一揆和动乱。
公元1560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
第一任Rb总督京极高政宣布改元,舍弃了以往的天蝗纪年,改以京极为纪年法,称京极元年。
二月,明朝使臣蒋洲、葡萄牙使者门德斯、西班牙使者亚列克桑德到达伏见城,向京极家表达祝贺。
会见期间,京极家与三方达成了海上贸易协定。
协定规定,Rb的博多港、堺港、若狭小滨港、出羽凑港、关东镰仓港五个港口为自由贸易港,三国海商可在以上五个港口自由贸易。
三月,一向宗、天台宗、兴福寺等各宗宣布遣散寺内僧兵,仅保留合法僧众。
四月,各地天皇神宫陆续完工,总社位于京都,京极高政亲自带领京都公卿和大名进行参拜。
.....
时间来到五月,经过近一年的磨合,众议院已经能有条不紊的处理各地政务。
第一批当选议员的大名和公卿也开始忙碌起来。
下议院,萨摩岛津家当主岛津贵久神色凝重的放下了手中的书信,抬头看了看屋内,然后郑重的将书信收入怀中,起身走出了屋子。
穿过廊下,一个构造精美的唐门出现在岛津贵久的眼前,这座门后面便是上议院。
心情忐忑的岛津贵久敲开了众议院的大门,今日值守的是大友宗麟。
“萨摩守,怎么一幅忧心忡忡的样子,发生何事了?”
看到岛津贵久进来,大友宗麟也放下了手中的事情。
岛津贵久来到大友宗麟的案前,表情凝重的将怀中的书信掏出,递给了大友宗麟。
“管领殿请看这个。”
不明所以的大友宗麟接过信,只扫了几眼信上的内容,便直接变了脸色。
“消息可靠吗?”
“信上有本家和结城家的花押,萨摩、日向、肥后、大隅四国守护代的印章,做不得假。”岛津贵久一脸肯定的回答道。
大友宗麟“蹭”的一下从位置上站起来,“召开评定!”
“哈!”
岛津贵久走后,大友宗麟的脸色相当难看。
九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自己身为九州管领居然事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若是传入京极高政的耳中,对自己可不妙啊。
不到一刻钟,上议院和下议院的四十名议员便全部到场。
在座的除了岛津贵久之外,其他人都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主位上的大友宗麟。
大友宗麟沉吟片刻,然后开口道“诸位,九州出现了一揆的迹象。”
“一揆?!”
这个词对于在座的众人来说不算陌生,这在以前经常发生。
可现在是京极家治下,各地不说安居乐业也至少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怎么会发生一揆呢?
上杉政虎这时出声道“详情如何?”
“具体是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
“可能爆发一揆的原因是什么?”
“可有大名参与?”
上杉政虎一连问出几个问题直指要害,同时也是在座所有人想问的。
大友宗麟连忙回答道“消息是萨摩、大隅、日向、肥后四国传出的,各地均发现了可疑人员聚集的情况。”
“暂时还没有发现有大名参与的迹象。”
“起因是........是走私。”大友宗麟一脸无奈的说道。
走私?
这倒是个新鲜词。
人群中,岛津贵久这个时候站了起来,走到最中央的发言台说道“根据以上四国守护代的汇报,年初的时候,萨摩种子岛附近率先出现了走私船队。”
“萨摩守护代第一时间将消息告知了松浦水军,但不等松浦水军赶到,日向、大隅、肥后三国也陆续出现了走私船队。”
“这些船队绕开了博多港和松浦港,直接与南蛮商人进行交易。”
“二月中旬,松浦港水军抵达萨摩,但不知为何走漏了风声,走私船队一时间销声匿迹。”
“等松浦港水军返回,走私船队便又重新出现。”
岛津贵久将事情的经过一一道来。
伊达晴宗连忙问道“若只是走私,那与一揆有何关系?”
“问题就出在这里。”岛津贵久继续说道。
“走私船队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九州商人的利益,九州各地商人开始联合抵制走私品,致使各地物价飞涨。”
“民众无法正常购得货物,其中盐价更是直接翻了三十倍。遭受冲击最大的便是萨摩等四国。”
“与此同时,九州地区的切支丹开始频繁活动,借助南蛮商人的关系,趁机倾销了大批从南蛮商人处得来的货物。”
“如此一来,本地商人、走私商人、切支丹(南蛮商人)三方势力将九州搅的一团乱麻。”
“三月初,萨摩有三个郡陆续爆发了小规模一揆,但都被迅速镇压。”
“可是各地的动乱并未终止,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说完,岛津贵久也叹了口气重新坐了下来。
“纵使一揆,可兵械早已收归总督府,没有兵器一揆拿什么作战?”
“自然是从南蛮人处购得,现在一支铁炮在九州只需要花费几贯钱便可买入。”岛津贵久连忙回答道。
听到这里,上杉政虎也跟着起身说道“此事非同小可,势必有人在背后出力,否则光凭这些民众是不可能掀起这么大规模的一揆的。”
“眼下当务之急,是三件事。”
“第一,搞清楚走私商人的身份。”
“第二,赶紧从四国、西国地区调运各类物资前往九州,先平息民怨遏制物价上涨。”
“第三,九州总督府立刻进行备战状态。”
“在下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