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说就得拉个大金主呢,这一路出来又是私人飞机,又是专业摄像车,又是车队接送。
不管到什么地方都一路顺畅,这金钱堆积起来的味道,真是迷人啊。
嗯,就和拌粉一样迷人。
助理刚才就提着大大小小十来份出来了,这都是从店里买来的,只要不要座位,很快就能拿到。
打开包装呼噜噜吃上一大口,再来几片牛肉。
真香!
陈导觉得下一部电影,他干脆拍个大山里或者戈壁滩吧。
这纪录片拍的太滋润,他拍完怕是要长二十斤肉了。
店里面,白叶给爱德华讲了一下店里的几种粉。
从来都不会委屈自己的爱德华,那必须是要顶格来的。
所以要了大份的拌粉,还要了一份牛肉,以及老板推荐的汤。
不过他要的是排骨莲藕汤,而白叶和江小年俩人要的都是皮蛋肉饼汤。
莲藕汤喝得多了,但只在此地才喝过这皮蛋肉饼汤。
当初可真是惊为天人啊!
爱德华看两人挑选的汤,还是一样的汤,顿时就觉得自己可能选错了,“老板,给我再来一个他那个。”
老板瞥了一眼,打开大锅,“炖化的,还是完整的。”
爱德华压根就没听懂这句话,“白,什么意思。”
白叶打开自己的瓦罐汤,“里面有个蛋,有人喜欢吃完整的,有人喜欢吃炖的化开一半的。”
“噢噢,这个我懂。我要炖化了的。”
“爱德华,你怎么知道要选这个?”江小年好奇的询问。
“你以为我傻么?你们俩都选择的这个,都知道该怎么选了吧?”
说话间,老板已经将瓦罐汤送了过来,“两碗能吃的了么?”
“放心吧老板,我们很能吃的。”江小年说道,“我一会儿没准还加呢。”
爱德华先喝了一口汤,然后朝着老板竖起了大拇指,大声赞美,“很好喝!”
或许是外国人的性格造就,爱德华觉得如果真的好,就值得大声赞美。
虽然每一罐品种不同,但也确实都很好。
这一罐子没有多少东西,一两块排骨,几块莲藕,半瓦罐的汤,味道还是很浓郁的。
国外的汤和国内的汤区别还是挺大的。
尤其是排骨莲藕汤也算是汤品之中一个很容易爱上的单品,所以爱德华一口气就炫了半罐子。
将里面排骨和莲藕吃掉后,发现汤才是最好喝的。
“那一罐我慢慢吃。”吃了一口拌粉,爱德华再次感叹,“好吃。这个,很那个,跟我吃过的面条都不一样。”
“这个面条是用大米做的。”
“大米?”爱德华不太理解,因为他印象中的面都是用小麦粉制作的。
比如意大利面。
“大米也可以啊,小麦能磨成粉,大米也一样。这个是将大米打成米浆然后做出来的。”白叶给爱德华比划了一下,对方也不明白,“嗯,回头我带你去现场看看就知道了。”
“懂了,和我们上次吃的那个一样!”
他们面前的拌粉,都是超豪华的版本。
一大盘拌粉,里面菜和花生都加的不少,拌匀之后,还额外加了牛肉之类。
这家的牛肉也特别好吃,不干不柴很是入味。
吃几口拌粉,塞嘴里一大块牛肉,幸福满满的。
爱德华一开始说这拌粉有点辣,可很快就发现根本停不下来。
事后爱德华还和白叶说,以前他是可以吃辣的,但是并不爱吃辣。
但是来到中国之后,他吃过了各种各样的辣,现在觉得没有辣反而吃不下去。
只是中国的辣和他们那边完全不一样。
这边的辣,更香,更回味无穷,而不是单纯作为辣一个味道出现的。
他们在飞机上折腾半天,刚才又是一路过来,还真是饿了,大口大口就将拌粉都吃的七七八八。
江小年还想再来一碗,被白叶拦住了,“留点肚子,我们多买点东西,多拍点素材给导演。”
“好。”
其实这一组的镜头只需要缩短一些,其他都可以用得上。
小小的馆子,七八张小桌,食客们交叉挨坐。
男女老少祖孙母女都有,大家在同一家小店吃喝。
尤其是那拌粉一看就觉得很香,这镜头都不用设计。
听到白叶还要去多做一些镜头,陈导在摄像车里笑了。
小白还是这么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