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任何科技树的点亮,都不是只靠嘴炮就能完成的。

斐潜脑海之中有非常多的东西,但是受限于天、地、人,很多东西根本就造不出来,用不了,甚至连替代品都没有。

比如船。

比车船要先进很多的自然有,可是能造得出来吗?

就连简单的组合都出现了问题,更不用说还要用一些汉代根本获得不到的材料,一些暂时还做不出来的机械组合了……

汉代船舶的发展,其实已经算是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但是很遗憾的是也和大多数的玩具一样,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传承,导致一些造船的技术从西汉并没有传递到东汉来,也没有保留下一些技术性的文献,只是一些文学性的,描述性的语言居多。

汉代已经有楼船出现,并且有大量辅助船只,比如艨艟之类的协助作战,甚至还有专门的将军校尉职位,楼船将军,楼船校尉等等,也就证明了其实在汉代,尤其是在西汉时期,对于轮船的重视以及运用,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到了东汉之后,因为刘秀以及刘秀之后的东汉皇帝,大部分都采用收缩政策,导致原先秦朝在南越修建的灵渠都放弃了,更不用说对于一些水域的控制和船工的培养,以至于斐潜当下在长安之中,竟然找不到什么专职的船工。

所幸的是,马钧这个家伙的到来,改变了一些斐潜对于船只研究比较尴尬的局面。

毕竟黄家之中,对于船只的研究并不是很擅长,有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搭配上了斐潜这个更加半桶水的家伙,组合起来的时候难免晃荡得厉害。

对于造船,并非是说找几根木头,然后锯一锯,刨一刨,钉一钉就可以用了。斐潜原本以为造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又不像是后世那种机械铁甲船,就改进一下现有的木质船舶,应该是一件动动嘴皮子就能完成的工作,但是现实则是给斐潜好好的上了一课。

首先的麻烦,不是解构问题,而是木材。

谁能想象,造一只大约一百料的木船,竟然所用的大小木头要三百到四百多块,或者说片,尺寸大小各异,然后经过造船工匠的修整,一点点的添加组合,最终才能成为一艘船。

所谓的船料,并不是承载单位,而是造船所用木料的数量。

古代船只都是用木材来建造到,一艘船需要许多根木料。如造一艘需要用二十根木料才能建成的船,古人就会先计算用料数量。二十料船,意思就是要用二十根木料才能造成这艘船。后来随着称呼的习惯性慢慢演化,船匠用来衡量船只大小,便以木料使用数量多少来计算。

秦汉时期,料,指的是一根普通的用船木料。这样的木料,一般长度大概在五六米之间,直径约二三十公分之间。由于这样的一根木料在水中的浮力,基本可以承载二至三个成年人的重量,也就在三百多斤左右。因此随着习俗惯性的延续演化,便渐渐的把船木料在水中浮力的承载量,用来计算船只大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技术用词传承上的问题,到了宋代的时候,一料又变成了体积单位,一料等于十立方尺(宋尺)……

因此,华夏这些科技传承的尴尬就出现了,懂得做的人呢,不懂的说,懂得说的人呢,未必懂得写,懂得写的人又不懂如何做,因此在历史记载之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容易混淆的量词和描述,最终云里雾里混沌不堪。

如果说只是造一两个小模型,那么骠骑将军府后院的池子也就代替上够用了,但是如果说要做一比一的实体性研究,那么将军府的空间就太小了。因此斐潜就将昆明湖的一角围了起来,专门用来给马钧来做轮船研究。

一到了昆明湖这里的造船工房,便是被各种木头包围了。

船桅当用直杉木,船梁船枋用楠樟,浅板用杂,舵需用榆,关棒亦用榆,船橹用桧,桨当用高山之栎……马钧一边领着斐潜和黄月英前行,一边对着两边堆积的木材讲解道,闻珠崖有奇木,材质细腻,光滑紧密,重且耐渍,干之不裂,浸则不腐,奈何不得也……

哦……嗯……

斐潜只能发出一些有听没有懂的声音来附和着,装出一副内行的模样来。毕竟马钧所指的木材,斐潜大多数都辨认不出来,只是知道,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后世一些模拟经营类的游戏已经是够良心了,否则真的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处理,要造一艘轮船,就要十几种不同的木材,然后卡在某一种木材上眼睁睁的就是造不出来,那么玩三国的玩家怕是不当场疯掉才怪……

再往前走,便是已经做出一个实体来的车船。

历史上的车船,大概最早出现在东晋末年。《资治通鉴》之中所记载:王镇恶率水军自河入渭以趋长安……镇恶溯渭而上,乘蒙冲小舰,行船者皆在舰内,秦人见舰进而无行船者,皆惊以为神……

虽然这个描述当中并没有直言车船,但是行船者皆在舰内,秦人见舰进而无行船者,则是说明了当时没有人看见有桨,所以看到船无桨自行,便十分吃惊。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东晋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将踏轮隐藏起来的技术。

可是不知道是因为技术保密的原因,还是说战乱所致,一直到了唐代,因为大运河的需求,车船才比较明确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到了车船的近前的时候,斐潜才真切感受到了船的大小。怎么来说呢,华夏人么,就是喜欢又大又白,呃,又黑又长,嗯,反正就差不多这个意思就是了。马钧也秉承了华夏的优良传统,虽然说是实验作,但是一点都没有模型化的意思,也是造得相当大。

斐潜有些大概的印象,当年看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福船和哥伦布的船的对比,简直就像是姚哥和长江哥站在了一起似的,足可见华夏人对于大的追求。

只可惜的是那个该死的兵部尚书……

斐潜吸了一口气。

如果将来要控制江南,水军自然必不可少,与其火烧眉毛的时候才来想着要组建水军,那还不如早一些的未雨绸缪。

退一步来说,即便是不惦记着孙十万,那么想要对于交趾有更好的控制力度,也是一样需要一只能够从川蜀到交趾的水军部队,再次打通当年马援进交趾的水路,承担转运人马和物资的重任。

汉代当下,船只都是用桨的,越大的船只,便是要用越多的桨。但是问题就在这里,想想后世赛龙舟的运动员,要训练多久才能达成速率一致的桨速?要知道那么多根的桨,若是速度不一的话,别说前进后退了,船桨自个儿都能打成一团。

车船就弥补了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减少训练量,而且在短途冲刺的时候有更高的速度和爆发力。当然,如果说长时间长途的话,那么自然还是以帆船最佳。

马钧建造的车船,也是有帆的,两帆,只不过现在只有直立的船桅杆立着,帆布都收了起来,成成叠叠的堆在船板之上。车船的翻轮在两侧正中,很明显,甚至有些大得不怎么协调,在其左右两侧还各开了三个桨孔,大概是用来补充动力,亦或是车船翻轮动不了的时候用来辅助航行的。

且试行之……

是骡子是马,都需要遛一遛,船只也是如此,斐潜在岸上,看着船只在马钧的号令之下,开始运作起来,巨大的轮车在人力的踩踏之下旋转了起来,涌动起大量的水花,离开了岸边,朝着昆明湖内部驶去。

翻滚的轮车,击打着水面,激扬起巨大的浪花,然后提供了前进的动力,车船在昆明湖上的新进速度非常快,大概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是走了接近大半圈,然后重新绕了回来,停在了岸边,下了锚。

一切似乎都对,似乎又不是很对。

船只在岸边停稳了之后,斐潜登上了船。

果然,就像是黄月英所说的那样,因为翻板的作用,带出了大量的水,不仅是甲板上有明显的水渍泼溅的痕迹,掀开上面的船板,也能看见在船舱之中也有一些淤积的水。几名船工正在船舱之中清理。

嗯……斐潜有些皱眉。毕竟这样开出去才半个时辰左右,如果说这么一会儿工夫就有了这么多的水,确实是不适合使用,即便是派遣人专门在船舱中清理积水,长时间的浸泡也会导致船底粘合部位容易损坏、腐蚀。

有什么东西,是没有做好的呢?

翻车的技术很成熟了,毕竟很多地方用来灌溉农田的就连翻车的二代,改进版的筒车都用上了,所以基本上移植到轮船上,技术层面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困难才对啊……

等等。

斐潜忽然感觉自己抓住了什么问题,但是一时间想不起来具体是什么,有些郁闷的摸了摸自己的后脖子,皱着眉头,左看看,右瞅瞅。

防渗透的水密舱?

也有了啊,虽然不多,只有纵向的五个,难道说应该再多几个?似乎也是不对。

水密舱这个东西,一开始斐潜就有和黄月英提及了,毕竟这个玩意是船舶的大杀器,几近于骑兵的马掌一般。汉代这玩意其实也有,只不过没普及而已,到了魏晋时期,才算是船只的标配。

哦,想起来是什么问题了,斐潜不由得哑然失笑……

原来如此!翻车,哈哈,这完全就是一个翻车啊……斐潜拍着车船旁边的大型轮板笑着说道,便是这个问题了!

黄月英愣了一下,然后似乎略有所思。

马钧有些皱眉,显然还不是很明白。

斐潜大笑,翻车之物,原是何用?

马钧渐渐的张大了嘴,然后跺脚叹息,哎呀!某竟然没想到此处!

其实有些事情,没说破之前么,似乎完全不知道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单看船只么,没问题,再看翻车也没问题,两个加一起,结果就有了问题。找船只的问题,似乎也没有做错什么,再检查翻车,也和之前做的是相同的,也没有什么做错了的地方。

然而问题就出在了这里。翻车原本的用途,就是从低处将水提到高处来方便浇灌的……

因此这个车船在行进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大的水花!

车船只需要前进的动力,不需要浇水灌溉轮船自身,而严格按照翻车标准制作出来的车轮,那个水量啊,能不出问题么?根本就不是黄月英一开始以为船只身上的孔洞和缝隙的原因。思路错了,自然就走不出来。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将翻车原本提水的功能去掉就是了。

当然,站在上帝的视角,就会觉得这个也是笨蛋,那个也是傻瓜,怎么连这么最简单最基础的东西都想不到,但是实际上华夏的历史之中,大部分的发明和创造,就是这些傻瓜和笨蛋在撞得头破血流之后,依旧执着的去专研,才有了华夏璀璨的文明。

马钧急急的就要亲自动手改,却被斐潜拦了下来,此事交给工匠即可……来来,再看看其他事物……

斐潜也没有时间天天来盯着昆明湖的造船工房,既然来了一趟,自然尽可能的利用起来,看看还有没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来,如果说不去找越来越无底线有钱就让上的度娘,有几个人真的就能清楚汉代的船只和后世的木质船有多少区别?或者说比宋代,明代还差了什么部件或是结构?

有龙骨,有水密舱,有船板,有女墙,有橹、桨、舵、帆、锚……

似乎现在有的,后世的船也有,后世那些船有的,现在看起来似乎也是有。

斐潜绕着船缓缓的走着,然后站到了帆桅之前。

帆桅很直,很高。

其下的帆层层叠叠,堆积在帆桅之下。

斐潜指着风帆说道:扯起来看看……当下昆明湖并没有什么风,所以直接扯起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很传统的,长方形的风帆,通过风帆中间的五六根横木和绳索固定着,虽然站在船上的斐潜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风,但是扯起来之后在空中依旧有些微风流动,将风帆撑得有些鼓起来。

行了,放下来罢……斐潜注意到,风帆上下的横杆是不能动的,也就意味着这个风帆实际上是在顺风的时候才能起到最大的功效,平时一般都用桨和橹居多,所以才有赤壁之战孔明一定要借东风么?

利用风力来推动船舶,可以说是人类最实用、最有效和最有深远影响的航海技术发明了。华夏风帆的发展,和世界其他的文明,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众所周知,风从船尾吹来是最好不过的了,因为这是顺风,顺风是航船吸收风力的最佳风向,华夏最常用的祝愿用语一路顺风、一帆风顺便是如此。

然而,自然界的风是四面八方来的,逆风之时,风力反倒成了航船前进的阻力,所以汉代船就只能收起风帆,改用人力。

而想要充分的利用侧面来的风,风帆的方向就必须要能调整,也就是和来袭的风有一定的夹角,然后就能产生垂直于风向的力量,从而分解为将船只向前的推力,所以要求这个风帆应该是可以活动的,可以根据不同的风向来进行调整……

因此当斐潜将这个想法告诉马钧的时候,马钧顿时如获至宝一般,立刻叫来了几名工匠,开展风帆的改进工作,然后紧紧的跟着斐潜,看看能不能从斐潜那边再得到一些什么其他的指点。

但是很可惜的是斐潜自己也是半桶水,所有的关于木船的印象全数都来源于后世的网络和影视,具体实务其实一窍不通,所以又转了两圈之后,也没有什么后续的灵感跳出来,便只能是就此作罢,等马钧将改进的车船2.0版本制作出来之后再来看。

等斐潜一行回到了骠骑将军府,刚下马,斐潜一眼看见了骠骑府衙前门之处摇曳着的旗帜,忽然心中一跳,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来,皱起了眉头。

似乎在某个地方看到,三角帆的适用性比四角帆更高?

夫君……黄月英走到了斐潜身边,问道,怎么了?

你看那几面旗帜……斐潜指了指府衙之前的那几根大旗,像不像风帆?此时风大小应是一样的,那两杆旗帜长短也差不多,可是为什么四角旗帜动得慢,三角旗摆得快呢?若是船上也改用三角形的风帆,会怎样?

黄月英也抬起头,盯着府衙之前在风中飘荡着的旗帜,三角形的风帆么……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南明:重生朱由崧穿越大唐,我丈母娘是长孙皇后徐知证传漠唐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小子,快给爷科考去盛唐舰载特重兵趣味世界简史倾城欢都市邪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重生三国魏延,睁眼就被刘备坑死双枪皇帝大唐:兵圣驸马爷回到古代打江山三国昭烈皇帝大唐:我有一个微信聊天群谍影森森离婚后,陆总只对她服软大秦:多重人格,被祖龙模拟人生玩转明末萌妻私房菜李自成:重整河山复大顺错进洞房:娘子快到碗里来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唐晟春秋帝宠二嫁王妃皇上你不行:七日宠妃乱世皇孙之言旬传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全民穿越:原始时代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重生之鬼眼妖后重生之我真没有想当皇上汉末求活开局小岛称帝:大航海君临天下!娘娘,请升级(系统)锦衣状元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晋坞大炎帝国,吾济苍生大秦:午门斩首,长公主求留个种末日大秦:带着秦始皇吃鸡签到
骑士书屋搜藏榜: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明日传奇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重生世子平天下纵天神帝重生之大科学家八零之悍媳的甜蜜时光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千面邪妃大汉:开局拯救王昭君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重铸汉骨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穿越占座山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开局穿成奶娃子神威天降九皇子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重生农家致富科举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汉征服者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带着AI去穿越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隋末唐初之秦琼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穿宋,造反!【变宋】穿越时空王朝命运万世之大唐大乾:帝国独裁者风雨话东周江汉儿女英雄传于是我成为了神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三国之小曹贼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大晋第一才子三国之纨绔霸天下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